小米造車、OPPO發布造車相關專利、中興通訊成立汽車電子產品線、華為聯手廣汽埃安開發智能車……
今年伊始,手機廠商“造車”的各種傳聞和消息不斷。事后證明,部分手機廠商“造車”只是業內人士和媒體的一廂情愿。
不可否認,汽車正在成為下一個被科技顛覆的行業。尤其在近年來智能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缺口正逐漸擴大,新能源汽車因此成為被追捧的“風口”。
相關權威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車的滲透率將提升至60%;而中國市場的智能汽車滲透率將達到75%。
與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相比,智能手機市場則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
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總計13.325億部,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該數字從2017年的15.567億部下降至2018年的15.052億部、2019年的14.791億部,三年來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下降約15%。雖然未來隨著5G的普及,可能會帶來智能手機市場的反彈,但相較于汽車,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可以預見,中國市場未來必將成為“造車新勢力們”(包括可能進入的手機廠商)重點爭奪的主戰場,這是手機廠商決定切入造車“實”的一面,即實實在在的市場擺在那里。
那么接下來就是手機廠商如何造車?
從筆者的觀察看,華為、小米、OV、中興等均具備與車相關的專利,這也是外界普遍認為手機廠商造車的技術儲備或者說是信號。不過在筆者看來,先不說與車相關的專利數量(其實并不多)和質量(無從考證)如何,單憑專利就證明手機廠商具備了造車的實力,這并不具備很強的商業邏輯,畢竟“紙上談兵”和“親自操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不過筆者還是看到了某些手機廠商的親歷親為。例如華為已經推出了車規級的激光雷達,據稱還與國內車企長安和國外知名汽車品牌奧迪以及奔馳簽署了合作協議,至于究竟如何,尚需繼續觀察。
接下來就是中興。實際上,早在2009年中興通訊旗下鋰電池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派能成立,同年中興通訊開始布局無線充電技術,并在2012年正式推出。最典型的事件是中興通訊在2016年成功收購珠海廣通客車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該筆收購完成后,中興通訊旗下子公司中興智能汽車有限公司隨之成立。此外,目前中興智能汽車全球總部及研發生產基地也已在珠海完成奠基,規劃年產能3萬輛。從這些舉措看,中興通訊應該是造車很“實”的手機廠商。
筆者這里之所以以華為和中興為例說明手機廠商造車,是因為從過往和現在看,這兩家手機廠商至少有了實在的產品和戰略舉措。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小米、OV們。小米之前造車的傳聞,最終被官方確認尚在商討中,不過小米倒是借助媒體造車的炒作,在資本市場“實際”了一把。至于OV,筆者認為,其短期內造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近期甚囂塵上的手機廠商造車,可謂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但不管是哪家手機廠商,短期內在造車上有大的作為,或者說從營收的角度可以給其整體業務帶來相關的影響均不現實。這種情況下,在真正發力之前,多思考挑戰再行動,對于手機廠商才是最理性的選擇。
原文標題:別瞎說!手機廠商跨界造車的“實”與“虛”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通信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34瀏覽量
231642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81瀏覽量
99733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9瀏覽量
252168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67瀏覽量
144421
原文標題:別瞎說!手機廠商跨界造車的“實”與“虛”
文章出處:【微信號:txshj123,微信公眾號:通信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