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網數研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就“共建智能傳感器創新鏈戰略合作”在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舉行了簽約儀式。此舉旨在響應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強市的號召,加快建設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打造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廣州市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周亞偉,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市場監管局局長姚建明,廣州市政府秘書長陳杰、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南網數研院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及廣納院執行副院長楊軍紅共同見證了簽約儀式的順利舉行。黃埔區常務副區長毛松柏、南網數研院紀委書記杜云輝、廣納院副院長李紅浪分別代表三方簽約。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達到1472億元,同比增長13.2%,近5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而智能傳感器作為廣泛的系統前端感知器件,相當于工廠和機器的感官器官,是工業4.0場景中的基石。本次智能傳感器產業創新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增強廣州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在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實力,助力工業4.0,成為未來實現智造中國騰飛的強大引擎。
合作方向將聚焦數字電網、環境監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家居、車聯網等重點領域,共同打造智能傳感器創新鏈。力爭5年內建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南方電網公司將發揮智能傳感研究基礎和科研能力優勢,以智能傳感器產業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為目標,持續開展智能傳感技術攻關,實現研發到中試到量產的三線貫通,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南方電網公司預計將率先在數字電網智能傳感領域提升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建設電力智能傳感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獨有知識產權護城河,支撐電網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及高質量供電。
打造智能傳感器創新鏈,活躍全產業鏈
南網數研院將攜手廣納院發力智能傳感器研發、生產、應用及產業化,引領智能傳感器產業鏈的創新發展。并在開發區政府的領導下,構建智能傳感器的創新與轉化平臺,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上下游核心技術、科技成果、智力人才等創新資源的集聚,開創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創新與轉化平臺預計吸引多家上下游先進企業的加盟,將定期舉辦產學研討會、技術創新展等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動,活躍全產業鏈,促進企業合作與技術升級。
專注智能傳感器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帶動產業升級
為引領智能傳感器的發展,南網數研院將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聚焦智能傳感器先進技術的創新。并將與廣納院共組專項研發團隊,以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中試為核心,專注傳感器設計集成技術、先進制造及封測工藝,布局傳感器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和物聯網應用方案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同時發揮自身在行業的影響力,聯合傳感器上下游及產業鏈龍頭企業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帶動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技術的產業升級,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
聚焦行業前沿研究,培育跨學科人才
為了進一步提升廣東省在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影響力,戰略合作將聚焦國家智能傳感器的前沿基礎研究方向,布局傳感器未來升級發展的板塊。同時,南網數研院將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聯合傳感器產業鏈申報國際、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專利及創新獎項,推廣智能傳感器領域的研究成果。
同時,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引進。南網數研院將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引進海外領軍人才和高端技術人才,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建立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為產業鏈輸送高層次技術創新人才。
深化改革創新,增強新發展格局的內生動力
南方電網公司一直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深刻認識和切實履行作為央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重大責任,幫助上下游各類企業升級發展。特別是在技術研發領域,南方電網公司將發揮先導作用,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南網數研院作為南方電網公司下屬單位,是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目前專注于能源電力數字化、智能化以及網絡安全,是集“產、學、研、用”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行動”企業,獲2019年度創新技術應用企業、中國大數據能源行業創新企業、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在本次的智能傳感器戰略合作中,南網數研院一定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充分發揮“頂梁柱”作用,深度融合創新鏈、產業鏈,建立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協同作戰的創新網絡,為產業升級發展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lq
-
智能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6文章
602瀏覽量
55408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5瀏覽量
97705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6瀏覽量
118841
原文標題:廣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