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哟哟视频在线观看-色哟哟视频在线-色哟哟欧美15最新在线-色哟哟免费在线观看-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Linux中的fdisk命令簡介

Linux愛好者 ? 來源:csdn ? 作者:戀貓大鯉魚 ? 2021-02-23 11:24 ? 次閱讀

1.命令簡介

fdisk 命令用于創建和維護磁盤分區表。它采用傳統的問答式界面,而不是類似于 fdisk 的 cfdisk 的互動式操作界面,因此在使用上較為不便,但功能卻絲毫不打折扣。它兼容 DOS 類型的分區表、BSD 或者 SUN 類型的磁盤列表。

2.命令格式

fdisk [-uc] [-b sectorsize] [-C cyls] [-H heads] [-S sects] device

fdisk -l [-u] [device.。.]

fdisk -s partition.。.

fdisk -v

fdisk -h

3.選項說明

-b [sectorsize]:指定硬盤扇區大小,可用數值為512, 1024, 2048 or 4096;

-c:關閉DOS兼容模式;

-C [cyls]:指定硬盤的柱面數(number of cylinders);

-H [heads]:指定硬盤的磁頭數(number of heads),當然不是物理數值,而是作用于分區表。合理取值是255和16;

-S [sects]:指定每個磁道的扇區數,當然不是物理數值,而是用于分區表。一個合理的數值是63;

-l:列出指定設備的分區表,然后退出。如果沒有給定設備,則使用在/proc/partitions(如果存在)中提到的那些設備;

-u:在列出分區表時,給出扇區大小而不是柱面大小;

-s [partition]:以塊(block)為單位,顯示指定分區的大小;

-v:顯示版本信息

-h:顯示幫助信息。

閱讀以上選項說明,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塊(block)與扇區(sector)的區別。

扇區是對硬盤而言,扇區是硬盤的最小存儲單位,塊是對文件系統而言,塊是文件系統最小存取單位。一般而言,一個扇區大小為512B,一個塊大小為4KB,一個block是由連續的8個sector組成。

(2)理解上面選項的含義,需了解磁盤的物理組成結構與相關概念,例如sector、cylinder、head等組成部件的具體含義,可參見硬盤的存儲原理和內部架構 。

4.常用示例

(1)列出指定設備的分區情況。

[root@add_friend_protect /home/oicq]# fdisk -l /dev/sda

Disk /dev/sda: 300.0 GB, 299966445568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6468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9808c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306 10485760 83 Linux

/dev/sda2 1306 1566 208896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3 1566 4177 20971520 83 Linux

/dev/sda4 4177 36469 259387694 83 Linux

對fdisk -l相關數值的解釋如下:

第一行中說明硬盤/dev/sda總大小為300.0 GB;

第二行中heads表示硬盤磁頭數,也是盤面數,因為磁頭數等于盤面數。隨后63 sectors/track說明每條磁道分63個扇區。共36468個柱面,柱面是分區的最小單位;

第三行說明每個柱面單位是8225280 byets,柱面單位大小=磁頭數*每條磁道的扇區數*扇區大小=255*63*512B=8225280B;

第四行說明扇區的大小是512B;

第五行說明硬盤最小與最佳的存儲單位是512 bytes,等于扇區大小,因為扇區是硬盤的最小存儲單位;

第六行說明硬盤標識符是0x0009808c。

第七行表示每個分區相關參數的含義。

Device:分區名稱;

Boot:是否是活動分區。活動分區只能是主分區,一個硬盤只能有一個活動的主分區;一個硬盤的主分區與擴展分區總和不能超過4個。硬盤分區遵循著“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的次序原則,而刪除分區則與之相反。

主分區:一個硬盤可以劃分多個主分區,但沒必要劃分那么多,一個足矣。

擴展分區:主分區之外的硬盤空間就是擴展分區,

邏輯分區:是對擴展分區再行劃分得到的。

Start:分區柱面的開始下標;

End:分區柱面的結束下標;

Blocks:該分區的塊數量。當前文件系統block=2*sector,所以塊數量=(End-Start)*柱面的扇區數/2=1305*255*63/2=10482412.5;

Id:各種分區的文件系統不同,如有ntfs分區,fat32分區,ext3分區,swap分區等。每一種文件系統都有一個代號,對應這里的Id。常見的文件系統ID有:

f:FAT32 Extend,只限于擴展分區。

86:NTFS。

7:HPFS/NTFS

b:FAT32。

83:Linux Ext2。

82:Linux 交換區。

System:文件系統名稱。

總結:

一個磁盤的大小=一個柱面大小*柱面的總數=磁頭數量*每個磁道上的扇區數*一個扇區大小*柱面總數

即:

磁盤大小=8225280*36468=299959511040 bytes=299GB=255*63*512*36468

上例中顯示出的硬盤大小與實際計算出來的有少許出入,這個不必太在意,Linux顯示的這些數據不會十分精確。

(2)對指定設備進行分區并掛載。

第一步,選擇要進行操作的磁盤,進入問答式界面。

fdisk /dev/sdb

第二步,輸入m列出可以執行的命令。

Command (m for help): m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第三步,輸入p列出磁盤目前的分區情況。

Disk /dev/sda: 300.0 GB, 299966445568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6468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9808c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306 10485760 83 Linux

/dev/sda2 1306 1566 208896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3 1566 4177 20971520 83 Linux

/dev/sda4 4177 36469 259387694 83 Linux

第四步,輸入d然后選擇分區,刪除現有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d

Partition number (1-4): 1

Command (m for help): d

Selected partition 2

Command (m for help): d

Selected partition 3

Command (m for help): d

Selected partition 4

第五步,輸入n建立新的磁盤分區,首先建立兩個主磁盤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建立主分區

Partition number (1-4): 1 //分區號

First cylinder (1-391, default 1): //分區起始位置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391, default 391): 100 //分區結束位置,單位為柱面

Command (m for help): n //再建立一個主分區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Partition number (1-4): 2 //分區號為2

First cylinder (101-391, default 101):

Using default value 10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01-391, default 391): +200M //分區結束位置,單位為M

第七步,確認分區建立成功。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3221 MB, 3221225472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9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00 803218+ 83 Linux

/dev/sdb2 101 125 200812+ 83 Linux

第八步,再建立一個邏輯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e //選擇擴展分區

Partition number (1-4): 3

First cylinder (126-391, default 126):

Using default value 126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6-391, default 391):

Using default value 391

第九步,確認擴展分區建立成功。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3221 MB, 3221225472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9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00 803218+ 83 Linux

/dev/sdb2 101 125 200812+ 83 Linux

/dev/sdb3 126 391 2136645 5 Extended

第十步,在擴展分區上建立兩個邏輯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l logical (5 or over)

p primary partition (1-4)

l //選擇邏輯分區

First cylinder (126-391, default 126):

Using default value 126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6-391, default 391): +400M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l logical (5 or over)

p primary partition (1-4)

l

First cylinder (176-391, default 176):

Using default value 176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76-391, default 391):

Using default value 391

第十一步,確認邏輯分區建立成功。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3221 MB, 3221225472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9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00 803218+ 83 Linux

/dev/sdb2 101 125 200812+ 83 Linux

/dev/sdb3 126 391 2136645 5 Extended

/dev/sdb5 126 175 401593+ 83 Linux

/dev/sdb6 176 391 1734988+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從上面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硬盤 sdb 我們建立了 2 個主分區(sdb1,sdb2),1個擴展分區(sdb3),2 個邏輯分區(sdb5,sdb6)。

注意: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磁盤號位1-4,也就是說最多有 4 個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邏輯分區開始的磁盤號為 5,因此在這個實驗中是沒有 sdb4 的。

最后對分區操作進行保存: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建立好分區之后我們還需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才能在系統中使用磁盤。

在 sdb1 上建立 ext2 文件系統。

[root@localhost ~]# mkfs.ext2 /dev/sdb1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100576 inodes, 200804 blocks

10040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09715200

7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14368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2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在 sdb6 上建立 ext3 文件系統。

[root@localhost ~]# mkfs.ext3 /dev/sdb6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217280 inodes, 433747 blocks

21687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444596224

14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15520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2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root@localhost ~]#

建立兩個目錄/oracle和/web,將新建好的兩個分區掛載到系統:

[root@localhost ~]# mkdir /oracle

[root@localhost ~]# mkdir /web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oracle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6 /web

查看分區掛載情況: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6.7G 2.8G 3.6G 44% /

/dev/sda1 99M 12M 82M 13% /boot

tmpfs 125M 0 125M 0% /dev/shm

/dev/sdb1 773M 808K 733M 1% /oracle

/dev/sdb6 1.7G 35M 1.6G 3% /web

如果需要每次開機自動掛載則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加入兩行配置: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dev/VolGroup00/LogVol00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VolGroup00/LogVol0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sdb1 /oracle ext2 defaults 0 0

/dev/sdb6 /web ext3 defaults 0 0

參考文獻

[1] fdisk(8) manual

[2] Linux命令大全.fdisk命令

[3] 磁盤的塊大小(Block Size)和扇區大小(Sector Size)

[4] fdisk -l 命令詳解

給我們公號發送 命令 二字,獲取“每天一個Linux命令”系列的完整目錄。

- EOF -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可跳轉

1、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20):tee 命令

2、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19):echo 命令

3、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18):rename 命令

原文標題: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24):fdisk 命令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Linux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11342

    瀏覽量

    210336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

    文章

    6889

    瀏覽量

    123719
  • 命令
    +關注

    關注

    5

    文章

    696

    瀏覽量

    22105

原文標題: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24):fdisk 命令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Hub,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常用linux命令

    使用command A | command B | command C命令,將A命令產生的標準輸出作為B命令的標準輸入(注意只能接收前一個命令的標準輸出)。
    的頭像 發表于 01-20 14:26 ?116次閱讀

    Linux實時查看日志的四種命令詳解

    如何在Linux實時查看日志文件的內容?那么有很多實用程序可以幫助用戶在文件更改或不斷更新時輸出文件的內容。在Linux實時顯示文件內容的常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1-13 10:45 ?240次閱讀
    <b class='flag-5'>Linux</b>實時查看日志的四種<b class='flag-5'>命令</b>詳解

    Linux grep命令詳解

    Linux grep命令是一種非常常用的文本搜索工具,它可以在給定的文件搜索匹配的字符串,并輸出匹配的行。grep是全稱“global search regular expression print”,可以識別正則表達式,并使
    的頭像 發表于 12-25 09:39 ?262次閱讀

    盤點Linux系統的常見命令

    作為運維同學怎能不知道Linux系統的lsmod、lsof、lspci、lsscsi命令呢,今天就來盤一盤她及實例。
    的頭像 發表于 12-03 09:48 ?360次閱讀
    盤點<b class='flag-5'>Linux</b>系統<b class='flag-5'>中</b>的常見<b class='flag-5'>命令</b>

    全志T113-S3板載Linux系統信息查詢

    前言:作為普通Linux用戶或軟件開發人員,查看Linux系統系統信息是一項基本且重要的操作。這可以提供關鍵的系統配置和狀態信息,幫助用戶和管理員對系統進行監控、診斷和優化。Linux
    的頭像 發表于 11-22 01:07 ?461次閱讀
    全志T113-S3板載<b class='flag-5'>Linux</b>系統信息查詢

    Linux系統shell命令解析

    shell是Linux系統的用戶界面,提供了用戶與內核交互的一種接口,它接收用戶輸入的命令并到送到內核去執行,因此也被稱為Linux命令解釋器。
    的頭像 發表于 11-05 15:40 ?376次閱讀

    Linux實用命令大全

    Linux實用命令大全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3:50 ?302次閱讀
    <b class='flag-5'>Linux</b>實用<b class='flag-5'>命令</b>大全

    Linux lsof命令的基本用法

    linux 系統,一切皆文件。通過文件不僅僅可以訪問常規數據,還可以訪問網絡連接和硬件。所以 lsof 命令不僅可以查看進程打開的文件、目錄,還可以查看進程監聽的端口等 socket 相關的信息。本文將介紹 lsof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1:52 ?421次閱讀
    <b class='flag-5'>Linux</b> lsof<b class='flag-5'>命令</b>的基本用法

    Linux磁盤分區擴容方法

    linux分區常用命令fdisk,修改MBR分區表,MBR格式,被修改的分區大小最大為2T。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1:46 ?564次閱讀
    <b class='flag-5'>Linux</b>磁盤分區擴容方法

    Linux系統man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統提供了相對比較豐富的幫助手冊(man),man是manual的縮寫,在日常linux系統管理中經常用到,今天就簡單聊聊man。man 本身也提供自己的幫助手冊,通過man就可以查看。
    的頭像 發表于 09-29 15:59 ?544次閱讀
    <b class='flag-5'>Linux</b>系統<b class='flag-5'>中</b>man<b class='flag-5'>命令</b>的基本使用

    全志Linux磁盤操作基礎命令

    磁盤操作 fdisk命令 fidsk是一個用來創建和維護磁盤設備分區的一個實用工具。 [ubuntu@book:~]$ fdisk -l//列出當前系統所有的磁盤設備 [ubuntu@book
    發表于 09-02 10:47

    Linuxcut命令的實用示例

    Linux command cut 用于文本處理。您可以使用此命令通過選擇列從文件中提取部分文本。
    的頭像 發表于 08-05 15:14 ?367次閱讀

    使用 PREEMPT_RT 在 Ubuntu 構建實時 Linux 內核

    盟通技術干貨構建實時Linux內核簡介盟通技術干貨Motrotech如果需要在Linux實現實時計算性能,進而有效地將Linux轉變為RT
    的頭像 發表于 04-12 08:36 ?2737次閱讀
    使用 PREEMPT_RT 在 Ubuntu <b class='flag-5'>中</b>構建實時 <b class='flag-5'>Linux</b> 內核

    util-linux修復WallEscape漏洞,影響Linux系統wall命令使用

    WallEscape 主要影響“wall”命令操作,Linux 系統的常規下,該指令被用作向系統所有登錄用戶的終端發布消息。然而在處理命令行參數輸入時,過濾器未正確識別和過濾轉義序列
    的頭像 發表于 03-29 14:35 ?1031次閱讀

    linux命令概述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linux命令概述.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3-11 09:18 ?3次下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张开腿露出尿口扒开来摸动漫 | 99er4久久视频精品首页 |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视频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国 | 青娱乐视觉盛宴国产视频 | 亚洲欧洲免费三级网站 | 日韩爽爽影院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 美女洗澡脱得一二干净 | 午夜剧场1000|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 老头狠狠挺进小莹体内视频 | 美女胸被男子强捏视频 | 有人有片的观看免费视频 | 草莓视频免费看 |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AV麻豆 | 亚洲 欧美 国产在线视频 |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中国 | 69精品国产人妻蜜桃国产毛片 | 大肥女ass樱桃 | 欧美AAAA片免费播放观看 |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 久久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 国产区精品综合在线 |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天美传媒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 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 | 国产九九九九九九九A片 | 精品夜夜澡人妻无码AV | 吃奶摸下的羞羞漫画 | 跪趴式啪啪GIF动态图27报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黄老大爷 | 快播理伦片 |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 菠萝菠萝蜜免费播放高清 | 亚洲妈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