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還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來看,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集成電路都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領域。
根據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的八大重點任務中,第一和第二分別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明確提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十四五”期間,政、產、學界應該如何在集成電路領域通力合作,自主創新?在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上海)集成電路創新峰會上,多位兩院院士和知名專家圍繞技術突破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探討,他們強調,集成電路的發展不能靠單點突破,而是要重視產業的整體發展,同時應重視產教脫節的問題,培養高質量人才。
重視產業整體發展
集成電路的產業鏈較長,除了設計、芯片制造和封裝測試三個分支產業外,還包括集成電路設備制造、關鍵材料生產等相關支撐產業。與會專家認為,要加強產業技術導向,注重系統思維。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1)專家組總體組組長、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在院士圓桌會議上作主旨報告,他認為,經過60多年發展,集成電路技術又一次到了一個關鍵時刻,現在看來有三個方向發展,即主流器件、芯片架構、微納系統集成等三個領域急需技術創新。
“三個方向涵蓋了幾乎所有領域的內容,器件結構的選擇將決定未來競爭的制高點,芯片架構創新將引領計算領域變革,微納系統集成技術將開辟摩爾定律延續的新路徑。三者相互支撐和影響,是在5納米之后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魏少軍表示。
魏少軍還強調了要注重產業整體的發展,“集成電路是全系統的產業,某個單點突破并不說明問題,雖然會引起大家的關注,但是整個產業的發展不是以個別點的突破為代表的。”
他說,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連續多年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在今年依然增長超過16%,如果再經過3~5年每年百分之十幾、二十的增長,幾年后在全球占有率可以達到20%甚至30%,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突破。“要通過整個產業發展,而不是寄希望于某個點上的突破就可以翻身。”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也表示,從集成電路發展歷史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由產業需求引領的領域。因此,集成電路研發應以產業技術為導向,科研項目要積極為產業需求服務。“我們的重大專項已經比較重視產業引領了,但重視程度還不夠。”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素心則提出 ,要以產業為導向,重視提升集成電路的系統化能力。“制造能力的形成不是簡單的學術課題,而是一種系統化和工程化的能力。”
他在談到全國各地推進生產線的問題時表示,“十三五”期間,各地推進芯片生產線項目,但是真正投產的只有兩條生產線。“生產線需要系統工程思維,不是簡單資金投入和幾個大咖就能解決的。一條生產線沒有幾百個成熟技術人員組成的管理團隊,項目是很難投產的。”
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國家近日出臺了具體細則。12月1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工信部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明確了相關企業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具體條件,以及新老所得稅優惠政策銜接問題,并對部分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及項目采取清單進行管理。
這也是繼今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后,進一步明確了涉及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相關問題。
財稅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告》提高了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享受政策優惠的技術標準,這符合這一行業快速發展的現狀。同時,技術含量越高給予的所得稅減免力度越大,且減免范圍比以前更廣,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江高科總經理何大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企業是一個大利好,尤其是初創企業對稅收是很靈敏的,他們一方面需要融資,一方面要節約開銷,“我們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最關心的就是稅收”。
產教脫節亟待解決
除了技術和產業,人才培養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發展的重中之重。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下稱“報告”),截至2019年底,我國直接從事集成電路產業的人員規模在51.19萬人左右,比2018年增加了5.09萬人,增長了11.04%。
報告顯示,從相關專業畢業生去向來看,本科生畢業有將近60%的學生進入民營企業,碩士有將近60%的學生進入民營企業工作,博士則近一半是進入高校和科研院所。此外,在未參與工作的情況下,有44.44%的相關專業學生們認為學校的培養方式對往后就業有一定幫助,有36.9%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幫助,但仍有18.7%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培養方式對就業的幫助非常小,甚至沒有幫助。
“這說明產教脫節依然存在,希望通過一級學科建設把產教脫節問題盡快解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集成電路所所長王世江表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建設存在四點問題,分別是領軍和高端人才緊缺,對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培養師資和實訓條件支撐不足,產教融合有待增強;我國集成電路企業間挖角現象普遍,導致人才流動頻繁;我國對智力資本的重視程度不足,科研人員活力有待激發。
本次集成電路創新峰會上,多位院士專家也談到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舉例稱,斯坦福大學的集成電路專業不要求研究生寫論文,而是要求他們自己做芯片,并接受實踐的檢驗。研究生設計的芯片必須流片成功,才能畢業。
吳漢明也強調了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學生至少要會做晶體管,你才是一個合格的集成電路的學生。”在他看來,國內高校的集成電路專業應加強產教融合,教師要了解產業需求;學生特別是研究生在選擇研究課題時,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我國每年有六七千集成電路畢業生,有多少人會在硅片上做晶體管?基本上都不會,這是一個很大的短板。”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周玉梅說,雖然政策、資金對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都給予了高度關注,但企業界認為招人用人還是很難,數量還是上不去。
“集成電路人才的缺口,代表整個社會可能缺乏一種正確引導、缺少一些政策引導,或者企業能支付的薪酬和行業吸引力沒有那么強烈。我們需要需求方、供給方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來緩解矛盾,逐步達成供需平衡狀態。”周玉梅說。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并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于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準后,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上述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也提出,鼓勵社會相關產業投資基金加大投入,支持高校聯合企業開展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專項資源庫建設,在產業集聚區或相關產業集群中優先探索引進集成電路和軟件人才的相關政策等。
原文標題:前沿資訊 | 集成電路迎重磅政策利好,院士專家劃出“十四五”發展重點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安芯教育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65瀏覽量
424839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9文章
11576瀏覽量
362362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7文章
7948瀏覽量
143114
原文標題:前沿資訊 | 集成電路迎重磅政策利好,院士專家劃出“十四五”發展重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Ithingedu,微信公眾號:安芯教育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