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到自動駕駛芯片,蘋果在自研芯片之路上正在狂奔。
誠然,蘋果的一系列動作,也是基于多年的研發積淀,在其硬件產品上基本都實現了自研芯片的成果,囊括其智能手機A系列芯片、iPad的A系列芯片、Mac的M系列芯片、Airpods的H系列芯片、AppleWatch的W系列芯片等。縱觀近年來不少終端大廠在自研芯片領域的前赴后繼,關鍵芯片自主化或已成為一股潮流。
蘋果的芯版圖戰略
不久前,蘋果宣布自研基帶芯片后,再次傳出蘋果自研射頻芯片的消息。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4G和5G小基站射頻器件市場將達到21.54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140.61%。
對于蘋果而言,伴隨著5G的商用化逐步成熟,6G技術也在持續開拓中。業內人士分析:“射頻元件因肩負無線通訊品質的重責大任,且攸關用戶體驗,因此蘋果才會想要取回主導權。”
眾所周知,蘋果RF元件主要由博通、Qorvo等大廠供貨。此次自行涉及射頻元件后,其設計完成直接交由穩懋代工,與此前蘋果的A系列與M系列芯片在自行設計后,交由臺積電代工的模式。
可以說,蘋果自研射頻芯片,與砷化鎵芯片代工龍頭穩懋的合作,也成為助力。據悉,憑借在砷化鎵代工領域拿下的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場代工份額,穩懋在射頻元件代工領域的優勢和豪擲850億新臺幣的擴產投資,為這段合作錦上添花。
“在基帶芯片領域壓制高通,在RF射頻組件領域不在依賴博通、Qorvo,蘋果在芯片領域掀起的波瀾正在產生連鎖反應。”業內人士表示。
“自研芯片之路不易,但蘋果的資金和技術實力毋庸置疑。一旦成功,對降低成本,穩固供應鏈安全,提高利潤等都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國內終端大廠持續在此領域加碼深耕的緣由。”上述人士分析。
終端廠商的抉擇
可以說,中美貿易摩擦和科技領域的對壘,成為近年來芯片產業競爭加劇,整機終端大廠自研芯片的轉折點和助推力。
眾所周知,近年來,不僅蘋果和谷歌都在自研芯片,從國內市場來看,華為早在自研芯片之路上快馬狂奔,推出的麒麟、鯤鵬、巴龍等多個系列芯片產品,涉獵到智能手機、安防監控、智慧屏等多個領域。
回顧此前,小米的自研芯片澎湃S1發布后,其澎湃S2歷經多次流片失敗,進展相當不順,但市場消息稱,小米仍未放棄研發芯片。
此外,值得一體的是,OPPO爆出自研芯片計劃也很久了,就在今年12月中旬,OPPO為加碼芯片設計,入股了上海瀚巍微電子。
對此,業內知情人表示:“自研芯片似乎掀起了一股潮流,國內外巨頭廠商都有布局或相關產品出爐。從大環境來看,在產業鏈的安全不太確定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技術創新,實現迭代升級循環的必然選擇。”
與此同時,對于單純的芯片設計公司而言,不論基帶,還是射頻等領域,終端大廠的“橫插一腳”,也將加劇行業競爭和洗牌,特別是核心技術并未具備強大競爭力的企業,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將承擔著更大的壓力。
總體而言,華為的“前車之鑒”也給終端大廠敲響警鐘,伴隨著芯片和整機產業鏈的成熟,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的自主化仍是產業鏈發展的主旋律,華為在突圍,力圖建立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的IDM;蘋果在進階,正在實現全硬件產品配備自研芯片;國內眾多的芯片大廠和終端大廠也在著力成長,想把關鍵技術掌控在自己手中,但芯片之路本就道阻且長,且看終端大廠各自如何大顯神通。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50瀏覽量
424763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7瀏覽量
252137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29瀏覽量
199170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