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開始行動
自從華為芯片事件發生之后,臺積電這家半導體公司就開始被國人熟知,因為它曾是華為最重要的芯片供應商。但是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臺積電早已不能向華為供貨,二者的合作在今年9月份就截止了,原因每個人都很清楚,正是所謂的芯片規則。
其實除了華為的供應商這個身份之外,臺積電還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其客戶實力是同類公司中最頂尖的。雖然華為可以說是國內最強的科技型企業,但是它在臺積電的全部客戶中也只能排第二,位居第一的是人盡皆知的美國蘋果公司。
所以對于臺積電而言,失去華為盡管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但是損失也并非是不能承受的。因此,之前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才會表態稱:華為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臺積電失去的訂單很快就會有別的客戶補上。
事實證明,劉德音沒有說錯,臺積電近幾個月的營收并沒有明顯的下滑,而且芯片產能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為此,臺積電只好繼續擴建工廠和生產線,以爭取更好的發展空間,保持住在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近日外媒傳來消息稱,臺積電開始行動,赴美建廠即將成為現實!據了解,目前臺積電正在大量招聘人才和工廠員工,除了是因為擴建工廠的需求之外,還是為了將這些人員派去美國的工廠,著手準備開工建廠的事宜。
而且此前劉德音也表示,臺積電為美國建廠準備了一支300人的先遣隊伍,他們都是半導體方面杰出的人才,將實地考察美國工廠的情況。顯然,這些行為都預示著臺積電赴美建廠的計劃已經被提上了日程,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開工動土。
用某些媒體的話來說就是,這是臺積電20年來首次去美國建廠,自然要為之做好完善的準備,而招募人員只是第一步。不出意外的話,臺積電的下一步行動應該是將這些人員派去美國,為建廠事宜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對于這個消息,國內很多人都高興不起來,雖然距離臺積電美國工廠建成肯定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它既然有這樣的動作,就證明了未來國內想要得到臺積電的技術供應就更加困難了。那么在這種局面下,華為該怎么“破局”呢?
華為該怎么“破局”?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美國不會輕易開放臺積電的供貨許可,華為的芯片只能靠自己。好在目前海思正在經歷一次尤為關鍵的轉型,如果一切順利,以后海思將會具備制造芯片的能力。
盡管剛開始的時候,海思能生產的芯片肯定比較低端,但是只要華為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地努力前進,就一定能收獲到好的結果,實現芯片的自給自足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華為可以與國內大陸的芯片代工廠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其中中芯國際就是最好的選擇。雖然無論是工藝技術還是產能效率,中芯國際都比不上臺積電,但是華為與之合作可以為二者帶來全新的機遇,或許有望擺脫無芯可用的問題。
而且今年早些時候,華為曾和中芯聯合生產了一款純國產芯片,這代表二者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只要將來中芯國際買到ASML的EUV***,它的工藝技術就會突飛猛進,到時候華為的芯片代工任務就可以放心地交給中芯了。
最后,華為現在最需要的其實不是芯片,而是時間,因為華為完全有實力取得技術突破,但需要時間的積累。所以華為才會出售榮耀,為的就是爭取更多的時間,要想成功“破局”,國內一定要給華為提供幫助,讓它有時間實現技術自主的目標。
寫在最后
雖然臺積電赴美建廠不是什么好事,但是這同樣會變成促進國產芯片事業崛起的動力,因為當買不到別人的芯片了,國內就會開始自己造。相信在華為的帶領下,國內的半導體公司一定能突破種種困難,幫助國產芯片成功崛起!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7瀏覽量
42709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98瀏覽量
222464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98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9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