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像海綿一樣吸收雨水,與此同時,部署在地上和地下的傳感器將采集到的水位、雨量等數據信息,傳輸到后臺,起到實時監測作用。這是廈門軟件園三期企業廈門計訊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計訊物聯”)研發的智慧海綿城市解決方案的細分應用場景。此前,該方案已在我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核心區域——海滄馬鑾灣片區成功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場景的實現離不開網關——物物相連都得依靠網關,我們家里的路由器就是一種網關設備。計訊物聯最早做網關起家,并逐步延伸至應用層,將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無線通信、地理信息等技術集成運用于智慧水利、智慧環保、智慧農業、智慧路燈等領域,并依托相關場景應用的云平臺,打造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
憑借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計訊物聯成功入選廈門市創新型試點企業,同時,計訊物聯也是廈門市“三高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
前段時間,“路燈能給手機充電”的新聞引發熱議。實際上,智慧路燈的高科技不止于此,它還可以用作噴灌、做WiFi。在這方面,計訊物聯已有不少探索。
“智慧燈桿可以說是智慧城市的一大神器,我們可以把眾多功能集合在燈桿上,依托網關來控制設備。”計訊物聯總經理唐良帥說,網關好比神經中樞,能控制多種功能的實現。公司打造的智慧路燈云平臺解決方案集合照明控制,監測空氣、濕度、人流、車流等周邊環境信息,還有一鍵報警等功能。目前,計訊物聯在深圳、揚州、杭州等十多地均有智慧燈桿落地案例,并參與福州、溫州、重慶等地的智慧公園融合桿項目。
眼下,團隊正圍繞5G商用升級硬件和軟件產品。“5G高速率、低時延的特點可解決大數據傳輸的問題,應用十分廣泛。4G升級到5G也意味著網關產品的升級換代,這使我們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唐良帥還表示,廈門物聯網產業發達,在廈門研發生產的網關幾乎占全國物聯網網關市場的半壁江山,良好的產業氛圍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土壤。
從專注硬件到向“制造+服務”轉型
2014年,在網關行業從業多年的“技術男”唐良帥和伙伴一起創立了計訊物聯。“網關是很好的觸手,可以應用于很多行業,延展性強。”基于這樣的判斷,唐良帥一方面帶領團隊推進網關產品的迭代升級,另一方面密切關注物聯網應用市場,著手籌劃從專注硬件向“制造+服務”轉型。起初,團隊也走過彎路。“一開始我們做車載項目,但后來發現這條路并不適合我們。”偶然之下,唐良帥接觸到智慧水利這個細分領域,“比如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及時獲取汛情,預測山洪的爆發,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唐良帥由此萌生進軍智慧水利的念頭。
經過市場調研,唐良帥了解到,灌區農業水價改革項目推進過程中,需要信息化的支撐。為此,計訊物聯針對相關需求打造了“灌區信息化農業水價改革項目”,可實現灌區供水遠程控制、水量計量自動采集,促進節水減污,提質增效。
這一項目贏得客戶的高度認可,計訊物聯也由此打開智慧水利的大市場。目前,計訊物聯產品已落地新疆、內蒙古、四川、重慶等多個省份。
fqj
-
WIFI
+關注
關注
81文章
5308瀏覽量
204708 -
智慧路燈
+關注
關注
2文章
756瀏覽量
172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