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消息,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5G發展和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20年)》顯示,適度超前的網絡建設為5G應用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5G對經濟社會影響潛力開始顯現。
一是推動ICT產業步入增長新軌道;
二是與千行百業的廣泛融合,正在為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打開廣闊空間;
三是推動我國就業結構調整升級,催生新的就業崗位并推動勞動力市場從低技術崗位向高技術崗位轉移。
預計2020年5G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8109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1897億元。
白皮書還指出,5G釋放增長潛力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5G網絡尚未實現全國廣覆蓋;二是5G支撐行業應用的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提升;三是應用配套支撐產業仍處于培育初期;四是跨行業產業生態尚未建立。
中國信通院預計未來2~3年,我國5G網絡建設仍將呈持續推進趨勢,逐步實現廣域覆蓋,具有5G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可能在2022-2023年規模增長。
責任編輯:YY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82瀏覽量
88949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RedCap技術展示5G應用新潛力
RedCap技術在各個行業拓展5G應用的巨大潛力。 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意義重大,為更加經濟、節能的5G設備鋪平了道路。RedCap技術的引入,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福音,也為企業帶來了前所
5G商用五年成效顯著: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
潛力。 與此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數據更是揭示了5G商用五年來對中國經濟的深遠影響。據測算,這五年來,5G技術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高
AI大模型的倫理與社會影響
AI大模型的倫理與社會影響是一個復雜且多維度的話題,以下是對其倫理與社會影響的分析: 一、倫理挑戰 數據隱私與安全性 AI大模型學習通常依賴于大量的個人數據。在收集、處理和使用這些數據時,必須確保
6G:開啟萬物智聯新時代,重塑全球經濟社會數字化格局
移動通信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更新,而6G技術的研發與商用化進程漸漸成為了當前科技領域的熱點。在5G技術尚未完全普及的今天,全球各國已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更加遙遠而充滿想象的6G時代。本文將探討全球6
利好傳感器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1日發布,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 ? ? ?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新時代黨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在高度數字化的智能時代,Linux嵌入式板卡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4G/5G技術的普及,如何高效、穩定地管理這些嵌入式設備上的無線模塊,成為了用戶面臨的一大挑戰——嵌入式設備中的4G
發表于 07-13 16:45
有方5G模組深化物聯網技術在千行百業的應用
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典范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標桿。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商用五年來,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累計建成
請問Lierda 5G EVK具體支持哪些linux系統?
Lierda 5G EVK這款產品的開發驅動適用于Ubantu 18.04或者centos嗎,ARM架構的主機,接這個調驅動麻不麻煩
發表于 06-04 07:50
請問mx880 5G數據終端可以設置優先5G網絡嗎?
固件版本固件版本5G_DTU master 1.2.5 當地5G網絡夜里會關閉, 設置lte?nr 或者nul?nr,夜里自動跳轉4G 網絡, 白天有5G 網絡時候不能自動切回來,得手
發表于 06-04 06:25
國內首個傳感器產業生態服務大數據平臺來了
智能傳感器和半導體作為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在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珠海發布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計劃,設定十大預期目標
至于2024年的重大經濟與社會發展任務,《計劃》提出如下要點:圍繞廣東省對珠海“一點兩地”的新定位新要求,推進珠三角大灣區的新階段建設;抓住擴大內需這一核心戰略,推動“雙循環”新格局的形成;深度發揮創新驅動策略的力量
美格智能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組SRM813Q驗證,推動5G輕量化全面商用
全球5G發展進入下半場,5G RedCap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成為行業焦點。近日,中國移動攜手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規模、最全場景、最全產業的RedCap現網規模試驗,推動首批芯片、終端具備
發表于 02-27 11:3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