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車企”后,特斯拉市值繼續飆漲。如今,其市值已經是第二名豐田的三倍有余。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全球新能源車企都吸引了外界更多目光。近期,蔚來、小鵬、理想三家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評級也被不斷上調,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相比之下,老牌車企的日子顯得愈發艱難。北汽藍谷產銷快報顯示,今年前十月,其銷量同比跌幅達78.39%。
從銷量上來講,北汽藍谷曾輝煌一時。今年(2020年)以前,這家公司連續7年衛冕中國純電新能源銷量冠軍。3年前(2017年),其銷量甚至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時過境遷,如今的新能源市場有多熱鬧,北汽藍谷就有多落寞。
01冠軍的危機
2009年,我國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便于此時成立。2012年北京霧霾霸榜熱搜,北汽E系列正式上線,隨后一年中,E150V等拳頭產品相繼上市,北汽新能源銷量開始快速爬坡。
一年(2013年)后,北汽藍谷便摘下中國純電車輛銷量桂冠。2017年,其更是其成長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隨后的2018年,北汽藍谷借殼先鋒上市,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順應國家補貼政策,北汽藍谷以A0/A00級低端車型為切入點,憑借低廉價格,迅速搶占市場。在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冠軍的2017年,北汽藍谷當年的銷售冠軍是均價5-6萬EC系列。
市場方面,北汽藍谷則更傾向于運營車端。在網約車強勢崛起的背景下,北汽藍谷憑借高性價比和廉價的單位公里消耗,成為運營車市場的重要玩家。
通過“低端車+運營車市場”的組合拳,北汽迅速切入當時還沉寂的純電動車市場。2013年,北汽藍谷純電動車銷量為1628輛,而到了2018年其銷量已經達到15.8萬輛,增長近100倍。
但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正是“低端車+運營車”的組合,將北汽藍谷帶入落寞之路。
首先,中國汽車市場結構正在快速改變。恒大研究院數據和銀保監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營運車輛占比逐步下滑,個人購車占比則快速上漲,從2016年不到的50%快速提升2020年初70%。個人車主逐步成為新能源市場市場的主力軍。運營車和低端車市場外,北汽藍谷缺乏有效的切入消費者市場的手段,盡管銷量不斷上漲,但并沒有真正跟上消費者市場發展的節奏。
另一方面來講,北汽藍谷長期專注于運營車市場和低端車市場,其毛利低下的問題開始凸顯。雖然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但北汽藍谷的毛利率長期低于比亞迪和特斯拉等頭部競爭者。補貼退坡后,北汽藍谷面臨的挑戰加劇。
更嚴峻的情況是,北汽藍谷過去三年的凈利潤長期大幅低于政府補貼金額。
2018年和2019年,北汽藍谷分別獲得政府補貼金額10.41億元與9.17億元,而其凈利潤僅為7329萬元和9200萬元。
雖然身軀看似龐大,但北汽藍谷缺乏抵抗市場和政策變化風險的能力。
02疫情重擊
2020年初的疫情加速了一切變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下滑37.4%。
其中,北汽藍谷的銷量跌幅更是達到70%,其此前重點布局的運營車市場成為疫情重災區。
億歐汽車分析師樸正浩認為,“受年初疫情影響,網約車需求銳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約車從業者和車隊的購車需求,車企拓客受阻。疫情逐漸恢復后,市場觀望情緒則使購車需求回彈疲軟,車企上半年在B端拓客受到一定影響。”
雪上加霜的是,北汽藍谷庫存頗多,2019年3.3萬輛的庫存,為上市以來的峰值。巨大的庫存壓力和快速下降市場需求,致使北汽藍谷多個生產基地或面臨停擺。
據財聯社報道,北汽藍谷在黃驊、常州兩大基地或將停擺,在崗人數僅為原員工總數的零頭。黃驊工廠商品停車場內積壓了近萬輛EU300,而每天的發貨僅為十余臺。
在此情形下,北汽藍谷的財務狀況堪憂。
北汽藍谷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整體虧損高達28億元,如果計算扣非凈利潤(即減去非經常性政府補貼等內容),虧損則高達31億元。如果將其上市3年以來,所有財年都按照扣非計算,其整體虧損已超過50億元。
03留給北汽的時間不多了
北汽藍谷也在自救。
今年下半年,北汽藍谷“拉”來了原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宇,接替馬仿列,出任公司董事、經理。過往時間,劉宇曾通過改變北京現代經營策略,在品牌建設和終端價格方面幫助公司銷量實現雙位數增長。
與此同時,北汽藍谷在智能駕駛領域與華為HI系統達成深度合作,希望借助后者的品牌勢能和技術團隊,增強其在C端市場的存在感。
B端市場,北汽藍谷也在率先試水換電模式,近期引發了一輪市值反彈。
2019年報中,北汽藍谷明確提出三條發展路徑——高端化、強化對私銷售渠道和大客戶渠道。
但想重現補貼時代的輝煌,北汽藍谷“有點難”。
如今,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頭部玩家,已經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榜的前十名。資本市場的關注點不僅僅局限于新能源領域,而是對汽車的智能化展現著更大興趣。
北汽藍谷原本希望通過跑量、搶占市場份額,進而通過規模優勢建立市場壁壘的打法,是典型的工業時代商戰方式。其客觀上幫助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快了市場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但卻沒能笑到最后。
但背靠北汽集團這顆大樹,北汽藍谷仍有提升空間。面對特斯拉和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壓力,傳統車企開始覺醒。通過產業合作,并依托集團規模和制造能力,北汽藍谷有望在新能源市場中找到自己更多的位置。
責任編輯:xj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34瀏覽量
231691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535瀏覽量
107645 -
北汽
+關注
關注
2文章
176瀏覽量
116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