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0月,海康云眸已經服務著超過15萬家連鎖門店、160萬小區業主、130萬學生家長、1萬個辦公點、45萬個物流節點。從行業公開披露信息來看,已然成為大連鎖行業“視頻+AI”云服務市場的領導者。
用“安防巨頭”的標簽來定義海康威視,已是一孔之見。早早布局城市數字化、企業數字化業務的海康威視,正在“視頻+AI”的場景應用中逐步落地AI技術,在行業數字化浪潮中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伴隨數字化業務的推進,企事業事業群(EBG)已成為海康威視業績增長的有力引擎。2020年上半年,EBG在疫情影響下實現20.15%的同比增長,營收高達59.14億元,正向著用戶數字化轉型的合作伙伴的目標穩步邁進。
海康云眸,海康威視EBG服務大連鎖用戶數字化轉型的主要解決方案之一。作為一個內部團隊孵化、創造出來的產品,海康云眸從原本針對零售連鎖門店視頻設備在線化管理的SaaS云服務,已發展成為提供SaaS與PaaS能力的企業視頻云平臺,向社區、普教、物流等細分行業拓展落地。
截至今年10月,海康云眸已經服務著超過15萬家連鎖門店、160萬小區業主、130萬學生家長、1萬個辦公點、45萬個物流節點。從行業公開披露信息來看,已然成為大連鎖行業“視頻+AI”云服務市場的領導者。
數字化轉型是內生需求
從“信息化”、“互聯網+”到“數字化”,信息革命帶來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已經被定義為“關鍵生產要素”。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以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廣泛深度融合,為產業轉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新的動能。
對于企業來說,擁抱“數字化轉型”似乎是一條必由之路。IDC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1000強企業中的67%、中國1000強企業中的50%都將把數字化轉型當作企業的戰略核心。數字化轉型能夠加快企業信息生產和流動效率,進而驅動企業完成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層面的變革。
不過,數字化轉型依舊是一個“現實骨感”的挑戰。Wipro Digital曾在2017年調查了400名美國高管,其中有半數高管稱他們的公司沒有能完成50%的數字化投資,甚至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是在浪費時間。
曾在企業信息化行業從業多年的徐習明眼中,數字化轉型和傳統信息化有很大不同。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立足完善企業的管理組織模式,將業務流程和業務交易數字化,而數字化轉型需要引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進而帶來一種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新形態。
“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一定來自于企業內省。”徐習明總結說。在他看來,如果企業沒有想清楚自己數字化路徑,很難轉型成功。Wipro Digital的調查也顯示,35%的高管認為缺乏明確的轉型戰略是實現全面數字化潛力的關鍵壁壘。
與信息化推行“管理最佳實踐”、擁有成熟的咨詢服務和軟件產品不同,目前成功的數字化轉型其實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存在統一的數字化轉型模板,頭部服務企業也沒有產生。海康的云商、云眸等數字化轉型產品,都是從海康內部“自己走出來的”。
數字化轉型的難點和落腳點都在“轉型”,這意味著企業的業務流程、業務模式都要作出相應改變。
在零售連鎖管理的場景中,海康威視通過“視頻+AI”的方法將門店數據結構化,讓線下巡店有了數據抓手,連鎖客戶線下巡店模式和門店管理方法都需要進行調整和改變。原本負責線下督導的員工也需要具備相應數字化的能力,讓自己的工作得到數據、經驗和方法上的支撐。
自海康云眸上線以來,已經有3萬家連鎖門店使用了云眸線上巡查功能,累積了15萬個巡查項目。云眸的“云巡店”將原本需要1-3個月的線下巡店周期縮短至1-2周。而云眸11月初上線的AI點檢巡查,則將線上巡查的效率進一步提升,管理員線上巡查一項內容時,1000家門店的巡查時間縮短到僅需15分鐘,與以往低效的線下巡查不同,有了AI技術的加持,巡查效率有了質的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在AI技術的幫助下,結構化后的數據能夠協助用戶完成決策。2000家連鎖行業用戶已經使用云眸的AI能力開展日常管理,累積整改問題達99萬個。
結合客戶內生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海康威視將自己定位為“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 在具體場景和應用中實現業務價值。
成為客戶數字化轉型伙伴
從安防巨頭“跨界”數字化轉型伙伴,海康威視找到了人工智能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契合點,“視頻+AI”得以施展拳腳。數字化轉型需要將物理世界映射到數字世界里,形成“數字孿生”。海康威視以“視頻+AI”切入數字化轉型賽道,其長處在于能更加高效地實現場景的數字化,幫助用戶快速構建數字孿生。
當然,海康威視的傳感器早已不再局限于視頻可見光,紅外熱成像、毫米波等非可見光感知技術和視頻共同形成了多維感知,讓海康威視能夠通過場景物聯和設備設施物聯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數字孿生。
雖然感知技術是海康威視涉足數字化轉型“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要為客戶提供具體業務層面的價值,離不開海康在AI開放平臺、連接能力和系統化能力的積累和提升。
AI開放平臺讓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相對廉價的落地應用。海康威視的AI開放平臺不僅可以自學習、自標定和自增長,而且能夠和各IT系統緊密結合。通過小樣本遷移學習,用戶可以自己去訓練算法,適應自己場景和業務需要。
其次,海康威視的連接能力在不斷提升。不管是公有云里面的螢石云還是私有云部署的統一軟件架構,都提供了很好的連接能力。
最后,海康威視還具有極強的系統化能力。通過整合軟硬件技術,海康能夠結合用戶具體的場景和業務需求,實現系統化落地。
在軟硬件共同加持下,海康威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形成數字化閉環,滿足具體場景和業務的數字化需求。
比如云眸目前服務上萬間教室的智能班牌,就是海康威視在教育場景中打造的數字化閉環。在疫情防控期間,智能班牌提供了學生打卡和智能測溫的功能,數據匯總形成的報告能直接上傳給有關管理部門。智能班牌還提供了“家校通”功能,滿足家長、老師、學生之間的溝通需求。
貼近用戶數字化轉型需求
不管是強大的軟硬件系統化能力還是降低用戶算法訓練門檻的AI開放平臺,用戶數字化轉型的顧慮仍在于需求能否得到滿足、投入產出是否合算。
在便利店的場景中,安防監控是剛性需求。通常一個便利店至少需要三個監控攝像頭,分別對著門口、收銀臺和倉庫。
基于海康云眸的“烤腸缺貨AI檢測”應用,能夠在不增加便利店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智能檢測烤腸缺貨情況,并及時推送到店長手機。因為占據便利店20%SKU的鮮食往往提供了40%的利潤,不起眼的烤腸缺貨檢測作為標桿案例,有廣闊的應用潛能等待發掘。
徐習明說,云眸最初只是幫助用戶有效感知和連接,運用公有云幫助用戶把前端視頻和數據結構化后的客流情況連接起來。通過不斷強化應用、反復迭代,海康云眸的適用場景不斷擴充。
如今,海康云眸已經成為海康威視用AI服務用戶的主要解決方案之一。通過海康云眸,用戶能以較低的技術門檻應用AI能力,不斷提升其業務效率、擴大數字化能力的范疇。
EBG業務在2020年上半年營收一度逼近老大哥PBG,但在成為用戶數字化轉型伙伴的道路上,EBG和云眸依然面臨著挑戰,產品和服務都在打磨中不斷積累、成長。
在未來,海康云眸將進一步用好大數據智能,將數字化能力PaaS化,成為開放的開發平臺,更好地融入用戶整體的數字化生態,在更多領域輸出數字化能力。
“未來,我們想讓云眸真正成為大連鎖用戶智能化運營的一個首選伙伴。”徐習明如是說。
責任編輯:pj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55瀏覽量
26948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8993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83瀏覽量
619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