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機器人,如第一批消費級機器人吸塵器,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自我導航和執行任務的能力有限。這些機器人通過紅外發射器等探測障礙物,使用震動傳感器檢測碰撞。但是,這些都已成為歷史。
隨著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和計算機視覺(CV)等融合技術的進步,現在,機器人可以看到周圍的環境,分析動態場景或變化的條件,并做出決定。而硬件創新進一步推動了這些功能的完善,比如越來越強大的移動平臺、更復雜的傳感器和高分辨率圖像捕獲。
有了這些資源,開發者可以專注于開發更少依賴外部硬件(如GPS)的更自主的智能機器人,機器人的工作環境也得到大大的拓展(如,在室內、在弱光下等),并且可以處理不斷變化的環境和移動物體。為零售、汽車、農業、工業物聯網(IoT)、健康和企業等領域的新型機器人應用鋪平了道路。
為實現上述目標,機器人開發者應努力克服機器人視覺三大挑戰:
? 確定對象的方向:不僅要識別周圍環境中的對象,還必須確定它們在3D空間中的方向,以便機器人與這些對象交互和/或回避這些對象。
? 處理移動對象:給定環境中的對象可能不是靜態的。機器人需要在空間和時間上檢測、識別和跟蹤對象。
? 導航:要使機器人具有自主性,還需要相應的算法,允許其在變化的環境中進行移動。
四階段戰略
開發者可以根據要求,通過采用四階段策略來克服這些挑戰:
1. 預處理:從現實世界(如,傳感器和相機)收集數據并轉換,使數據更加方便使用。
2. 特征檢測:從預處理數據中提取諸如角落、邊緣等特征。
3. 對象檢測和分類:從特征檢測對象,并且可以根據已知的特征圖對對象進行分類。
4. 對象跟蹤和導航:跟蹤已識別對象,包括對象和在機器人導航時改變環境的視點。
然后,這些階段生成的數據可用于控制伺服、制定決策以及執行其他高級機器人任務。
聽起來好像工作量很大,事實上也可能如此,但幸運的是,現在有相應的框架和硬件,幫助您解決這個問題。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最近發布了 Qualcomm機器人RB3平臺(RB3)(基于QualcommSDA845 SoC(SDA845))及相關的Qualcomm RoboticsRB3開發套件。該套件為開發者提供了移動硬件功能和豐富的工具支持,助力您解決上述挑戰。
本系列文章共兩篇,在第一篇中,我們將介紹該策略的前兩個階段:預處理和特征檢測,以及如何使用功能豐富的開發工具包(如Qualcomm Robotics RB3開發套件。
預處理
機器人使用一個或多個攝像頭和/或其他傳感器從現實世界收集數據。但是,這些原始數據可能不適合于滿足既定目標所需的準確計算和預測。此時,可以使用數字信號處理(DSP)等方法,“清理”數據,使其方便使用。比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清理圖像數據,包括調整大小、伽馬校正和對比度增強;而傳感器數據,如來自Qualcomm Robotics RB3開發套件上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加速度計、氣壓計和/或麥克風的傳感器數據,可以進行融合、內推和/或過濾。
在處理圖像數據時,必須規劃好收集數量和速度。Qualcomm Robotics RB3開發套件支持兩個(立體)圖像,這意味著系統必須同時處理兩個平面。此外,還可以支持16-32萬像素的分辨率和30-60 fps的幀速率。同樣,可以使用Qualcomm SDA845上的高速和低速連接器以及您采用的傳感器類型,以各種頻率和比特率收集傳感器數據。
為減少處理這些數據的開銷,一般希望使用最低采樣率和分辨率,滿足應用程序所需的數據量即可。此外,還應盡可能將處理流程卸載到合適的處理器。Qualcomm SDA845與專用硬件兼容,包括Qualcomm Hexagon 685 DSP和Qualcomm Spectra 280 ISP,以及更通用的Qualcomm Kryo385 CPU和面向圖形的Qualcomm Adreno 630 GPU。
在API方面,開發者可以使用Qualcomm計算機視覺庫,該庫包含許多用于圖像預處理的硬件加速API。也可以使用Qualcomm神經處理引擎SDK,其中包含圖像預處理API,用于處理神經網絡中的圖像。另外,還可以選擇使用Qualcomm驍龍異構計算SDK,進一步控制計算操作的執行方式。
特征檢測
通過提供干凈的數據,可以提取功能。對于可視化數據,計算機視覺開發者希望的四種常用特性包括:
? 角落:具有局部2D結構的點狀特征
? 邊緣:兩個區域之間的一組點
? Blob:感興趣的區域
? 脊:具有脊點的曲線
這篇維基百科文章提供了有關這些特性的更多信息,并列出了許多特性檢測器算法以及以檢測的特性類型。下圖顯示了從可視數據中檢測到的特性:
特征檢測算法需要大量處理能力,但通常逐個像素運行,因此,很適合在Qualcomm SDA845不同處理器上并行執行。開發者可以使用計算機視覺庫中的特性檢測API,其中包括Harris角檢測器、FAST、Hough Transform和其他檢測器,以及基于最大穩定極值區(MSER)的對象檢測API。
結論
前兩個階段為機器人視覺處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預處理將數據轉換為可用形式,而特征檢測則是了解數據的過程。在以后的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探討最后兩個階段:對象檢測和分類、對象跟蹤和導航,為機器人提供導航和與周圍環境交互所需的數據。(來源于Qualcomm)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機器人視覺處理四階段策略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新機器視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26瀏覽量
207592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4389瀏覽量
120465 -
CV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瀏覽量
16879
原文標題:機器人視覺處理四階段策略
文章出處:【微信號:vision263com,微信公眾號:新機器視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