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Facebook 和 Google為例的國外“信息繭房”案例研究
互聯網為我們快速獲取信息創造了便利,與此同時,它也可能于無形之中誘導我們進入信息密閉的空間。什么是“信息繭房”?其形成原因有哪些?可能帶來哪些危害?針對信息繭房,我們需要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新浪新聞新媒體實驗室、新榜研究室聯合發布了《以 Facebook 和 Google為例的國外信息繭房案例研究》報告,報告以Facebook和Google為例,分析了兩個平臺上的“信息繭房”表現、形成原因和應對措施。以下為報告概覽:《以Facebook和Google為例的國外信息繭房案例研究》
一、從信息窄化到信息繭房
2003年,桑斯坦提出了“信息窄化”的概念,并在2006年將其發展為“信息繭房”。所謂的“信息繭房”是指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使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信息繭房”的實質就是信息消費的個人化、消費內容的重復化、消費群體的割裂化。Facebook和Google是人們經常使用的兩款軟件,一方面,它們為我們提供了個性化服務,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信息繭房”效應。
二、Facebook不承認“ 信息繭房”的存在
研究發現,Facebook用戶在選擇好友時,往往傾向于選擇與自身生活方式、政治派別和同質化的群體。此外,不同用戶因“趣緣”而組成的群組,強化了內部認同感,同質性的交流使得用戶所持觀點變得極端,加重了群體極化現象發生,這都是“信息繭房”的具體表現。
Facebook“信息繭房”的形成因素眾多,包括用戶主動尋找消費內容、群組內分享的內容等等,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Facebook的算法機制。
但Facebook并不承認“信息繭房”的存在,盡管其在算法、用戶和社群方面進行了調整,包括嚴格管理群組內的極端言論、種族歧視等方面的言論,但它并不承認“信息繭房”的存在,并表明這一系列政策變化是基于美國社會層面的問題,而非針對信息繭房。
三、注銷Google賬號,“信息繭房”仍在起效
在Google瀏覽器上,不同用戶搜索相同詞匯卻得到不同的結果,他們也無法得知搜索結果的缺失。此外,同一用戶在私密瀏覽模式(退出Google賬戶)下的搜索結果與正常模式下的搜索結果大致相同,這就說明,私密瀏覽和注銷不會顯著減弱信息繭房,“信息繭房”依舊在起效。
研究認為,用戶在搜索時的位置、賬號、使用設備、歷史記錄和Google產品使用情況等會影響最終的搜索結果。雖然Google瀏覽器滿足了大眾在搜索時的個性化需求,但也增強了用戶的預見性偏見,這是造成“信息繭房”的原因之一。
與Facebook不同,Google采取了相應措施來避免“信息繭房”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優化算法、優先推薦人工審核編輯過的信息以及獨立運營等措施。
四、“信息繭房”長期存在,平臺算法的優化只是平衡“信息繭房”的因與果
“信息繭房”可能帶來個人認知窄化、族群極化、虛假信息泛濫、影響社會穩定等結果,因此針對“信息繭房”進行管理和優化顯得十分重要。但用戶數量眾多且調整難度大,打破“信息繭房”的嘗試就集中在信息供給側——媒體與平臺,尤其集中于平臺算法機制方面,平臺算法的優化,只是減輕信息繭房,平衡“信息繭房”的因與果,無法消滅“信息繭房”。
責任編輯:PSY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0瀏覽量
103492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22瀏覽量
93060 -
信息安全
+關注
關注
5文章
656瀏覽量
38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