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在安卓旗艦手機中早就普及,小米、OV、三星,以及華為等都配置了屏下指紋。可是,在屏下指紋領域,蘋果一直沒有動靜,不過,最近有爆料稱下一版本iPhone 13或將同時配備屏下指紋和Face ID傳感器。屏下指紋在安卓旗艦手機中早就普及,小米、OV、三星,以及華為等都配置了屏下指紋。可是,在屏下指紋領域,蘋果一直沒有動靜,不過,最近有爆料稱下一版本iPhone 13或將同時配備屏下指紋和Face ID傳感器。
鑒于廠商通常會提前一年開始研制新機型,蘋果或許也已在自家秘密實驗室中研究 iPhone 13 的原型設計。
回想 iPhone X 推出前幾個月,曾有大量爆料稱該機會用屏下指紋來取代被砍掉的 Touch ID 傳感器。但在鄰近 2017 年 9 月的時候,Face ID 的爆料熱度開始反超。
然而隨著 COVID-19 全球健康危機的來襲,個人防護用戶的佩戴,再次將人們拉回了現實 —— Face ID 無法準確識別口罩下的 3D 面容,迫使許多 iPhone 用戶只能不厭其煩地用 PIN 碼來解鎖。
好消息是,@L0vetodream 在近日的一條推文中指出,Mesa 是 Touch ID 的內部代號,而 uts 可能指代“屏下”(Under the Screen)。
自屏下指紋傳感器的概念興起以來,廠商們主要分成了光學和超聲波識別這兩派。不過上月的第一場秋季新品發布會上,蘋果還是史無前例地為 iPad Air 4 引入了與電源鍵集成的 Touch ID 傳感器方案。
此前,蘋果已嘗試為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筆記本產品線引入與電源鍵集成的 Touch ID 傳感器,但 iPad Air 4 是其首次為 iOS / iPadOS 設備引入。
事實證明,這種解決方案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十分有效。不過在 iPhone 12 立項的時候,大家顯然都沒有預料到全球健康危機竟然持續了這么久。
好消息是,蘋果至少可以從現在起,考慮為新一代機型重新引入 Touch ID 方案,無論是基于屏下識別、還是實體按鍵。若真如此,那 iPhone 13 或有望成為首款同時配備了 Touch ID 和 Face ID 的蘋果智能機。
此外有報道稱,蘋果可能正在研發一款無劉海的 iPhone,猜測該公司或許會考慮引入屏下隱藏式前置攝像頭和 Face ID 組件。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仍有待時間去檢驗。
詳解屏下指紋技術
指紋識別是生物識別中的一種技術路徑,根據美國咨詢與市場調研機構 Lucintel 的統計與預測數據,2017年全球指紋識別市場約為 13億美元,占生物識別市場份額為 10.32%。預計 2022 年指紋識別市場將增長至 28 億美元, 占當年生物識別市場份額為 8.62%。 指紋識別未來將依然是生物識別領域的重要市場, 行業復合增速 16.59%,在智能終端保持創新的持續動力,屏下指紋的趨勢正在引發行業發展的二次加速。
2017-2022 年全球生物識別系統市場收入預測(十億美元)
指紋識別技術最早發源于蘋果在 2013 年推出的 iPhone 5S,當時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粘性的迅猛提升, 便捷的解鎖方式是用戶的一大痛點。因此指紋識別的問世,將蘋果創新力推向新的高峰。 然而, 2017 年蘋果推出的十周年紀念機型 iPhone X 中, 卻首次棄用Touch ID,改為 Face ID,主要原因在于蘋果期望實現的全屏幕屏下指紋識別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不具備可行性。
iPhone多年前使用 Touch ID 解鎖
iPhone X 首次以 Face ID 代替 Touch ID
屏下指紋識別是全面屏時代的必然,提升屏占比成為 2018 年創新的兩條核心主線之一。劉海屏、美人尖、水滴屏、挖孔屏等等設計是對前置攝像頭空間的擠占,而 COF、 FOD等新技術則是對邊框和 Home 鍵的壓縮。
不同于蘋果, 站在時代十字路口的安卓陣營對 FOD(Fingerprint-on-display) 屏下指紋識別表現出極高的興趣,特別是人臉識別推出后并未得到消費者的一致認可。隨著技術的發展,不僅使 FOD 成為一條硬件創新的高速通道,且可以取得創新的領先。2018 年的 CES 大會上,vivo 率先發布屏下指紋識別的旗艦機, 開啟了安卓陣營在屏下指紋識別的裝備競賽。
電容式、 屏下光學、屏下超聲波與熱敏指紋識別技術原理
目前主流的 FOD 技術主要有光學式與超聲波式: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光學指紋識別憑借更好的體驗、成本優勢以及相對更加成熟的供應鏈,取得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根據 TrendForce 預測, 2019 年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占比有望達到 82%。三星在年初發布的基于高通超聲波方案旗艦機型將貢獻剩下 18%份額中的主要部分。
vivo X20 Plus 光學指紋識別
三星 Galaxy S10/S10+使用超聲波指紋識別
從 2018 年到 2019 年, 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經歷了一輪技術升級, 由準直光方案變為小孔成像方案, 最后變為攝像頭模組方案,識別方案的改進使得模組價格顯著下降。
屏下光學式指紋識別位置
初代光學指紋光線穿透 OLED 是通過準直孔
2018 年國產旗艦中, 匯頂與新思的光學式指紋識別是通過 OLED 屏幕微孔,以微透鏡陣列搜集光線成像,并識別指紋圖像是否符合。
OLED 屏下光學指紋識別結構及原理
考慮到屏幕與玻璃蓋板的厚度,光學式指紋技術在準直層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小孔成像方案,將原先較厚的一塊準直層拆分為兩層薄的小孔板及中間的透光材料, 能夠降低厚度與成本、增加透光量和識別率。
準直層方案(左)與小孔成像方案(右)
為了降低屏下指紋的成本,以便未來增加識別覆蓋區域, 攝像頭方案應運而生。 通過安裝屏下攝像頭,以圖像傳感器識別手指反射的光線加以比對和識別。 屏下攝像頭方案的優勢在于:
1)大幅降低貼合成本。 由于無需將指紋模組與 OLED 屏幕貼合, 避免了貼合良率帶來的損失(可能使得屏幕也同樣報廢)。屏下攝像頭模組固定在中框上。
2) 成熟的模組。 屏下攝像頭模組制造較主攝像頭簡單許多, 擁有成熟的攝像頭供應鏈,因此成本更加低廉。
3)清晰的識別。 屏下攝像頭方案只需提升像素即可獲得更清晰的成像, 而不用因為準直孔徑提升而被迫增加像素大小,降低清晰度。
關于詳細的屏下指紋技術,可以參考EDN《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責任編輯:haq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06瀏覽量
180474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72瀏覽量
201938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31瀏覽量
199182 -
屏下指紋
+關注
關注
9文章
284瀏覽量
185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