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始,商湯科技攜同智元匯等合作伙伴在地鐵業主的指導支持下,建造了全球第一個人工智能軌道交通通行平臺——SenseMeteor商湯睿知智慧軌交平臺。
這些城市的日通行量達數百萬級,而像北上等一線城市甚至達到千萬級,商湯的“超級平臺”是如何Hold住的呢?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2020年度大會”上,商湯科技交通行業總監李拯發表主題為《AI軌道交通行業實踐》的演講。首次揭秘了商湯智慧軌交通行平臺背后的硬核技術,并分享了商湯在推動個人信息安全標準的落地、驅動行業規范前行方面的最新成果。
以下為李拯演講內容整理:
▎信息安全先行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對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17年以來,國家相繼推出了多個人臉識別、個人信息安全等相關的標準和規范文件。
商湯積極參與了個人信息安全法規的立項和起草,并在2019年11月被委任為“人臉識別技術國家標準工作組組長”,目前已經完成兩份標準的立項發布工作。
那么這些標準如何與軌交通行場景結合?
李拯以地鐵場景舉例,面向個人信息所有者“乘客”,需要在進站前、進站時、出站時、出站后等過程中,保持對個人信息所有者“乘客”的知情權;在通行時,要以強化明示的方式告知信息獲取的需求;“乘客”擁有隨時變更、注銷個人信息的能力。
面向“地鐵運營方”,在獲取信息時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則,如:不應超過向個人信息主體告知同意的范圍收集相關信息;隱私政策要向用戶明確呈現,數據要存儲加密并且要做全線管理;圖像數據和身份信息要分開存儲,甚至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個人信息注銷后,不可重復使用。
隨著標準規范的不斷完善,以及行業認知度的不斷提高,智慧軌交行業才能迎來更加便捷、安全的新時代。
▎高精度、低延遲、高并發打造便捷通行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在軌交行業應用的難度系數是行業頂級的,那么它到底難在哪?
第一,算法精度要求高。據悉全國軌交年客運量將近250億人次,其中如北上等一線城市均超過1000萬的日通行量,對算法精度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誤識率要達到支付級別,需要做到百萬分之一的誤識率才不會出現大量的客訴情況。
第二,要實現惡劣環境下的活體識別。軌交環境涉及強光、逆光、嘈雜的人員流動,活體識別要比常規門禁場景難度大得多。
第三,通行速度要非常快。如果想做到每分鐘40人的高效通行,就需要在400ms內,完成一個人從信息獲取、識別、比對、支付以及票務平臺的端到端處理。
第四,并發處理需求高。很多地鐵公司的檢票機數量可達5000至1萬臺,通行高峰時期對后臺的并發要求非常高。
面對以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難題,商湯科技逐個攻破,并成功應用實踐。
首先,基于自建的算力和算法平臺,商湯的算法精度能夠以每年一個量級的水平持續提升,今年已經實現了百萬分之一誤識率。
SenseMeteor睿知智慧軌交平臺被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推薦為“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要支撐軌交這種復雜場景,還需完成特征過濾和特征融合。
特征過濾可以保證注冊時得到高質量的底庫人像;特征融合是指在用戶每次通行后,持續更新用戶的特征變化情況,實現支付級精度的持續提升。
其次,在端到端瞬時搜索問題方面,商湯通過“先粗搜,再精搜”的兩步走方式。滿足地鐵快速通行小于400ms的時間要求。
基于在AI領域的長期積累,商湯還采用技術成熟的分布式架構以及異構計算優化,在滿足地鐵場景萬路并發的同時,持續提升軌交系統的穩定性。
未來,人工智能與軌道交通的結合將極大推動城市運轉效率,創造更加智慧、安全、便捷的城市生活體驗。
編輯:hfy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22瀏覽量
93058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69瀏覽量
97469 -
商湯科技
+關注
關注
8文章
513瀏覽量
361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