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電路基本模型
首先對于純組合邏輯電路來說,其邏輯功能塊的輸出僅僅與當前的輸入值有關系,其電路延時分析也非常的簡單,只考慮輸入到輸出的信號延時Tdelay,但是影響Tdelay時間的因素比較多,比如不同的器件輸入到輸出的延時時間不同,不同的工藝條件以及在不同的環境下,Tdelay的時間也不同。
所以組合邏輯電路的延時參數是不固定的,我們研究組合邏輯電路的延時沒有實際意義。
對于絕大部分的電路來說輸出不僅取決于當前的輸入值,也取決于原先的輸入值,也就是說電路具有記憶功能,這屬于同步時序電路,其基本時序模型如圖1所示,?;镜臅r序模型就是由D觸發器和多個延時參數組成的。在時鐘的驅動下,從一個D觸發器到另外一個D觸發器信號傳輸過程中,為了保證信號的穩定傳輸,需要考慮到如下時序參數:
tCLK是時鐘的最小周期,
tCO是寄存器固有的時鐘輸出延時,
tLOGIC是同步元件之間的組合邏輯延遲,
tNET是網線的延遲;
tSU是寄存器固有的時鐘建立時間,
tCLK_SKEW是兩個DFF之間的時鐘扭曲
圖1基本同步時序電路模型
三個重要的時序參數
同步時序電路由寄存器和組合邏輯組成,系統中所有的寄存器均在一個全局時鐘的控制下工作,有三個重要的時序參數與寄存器有關。
1. 建立時間(tSU)
建立時間是在時鐘翻轉(對于正沿觸發寄存器為0→1的翻轉)之前數據輸入(D)必須有效的時間。
2. 保持時間(tHOLD)
保持時間是在時鐘邊沿之后數據輸入必須仍然有效的時間。
假設建立和保持時間都滿足的情況下,那么輸入端D處的數據則在最壞情況下的傳播延時(tNET)之后被復制到了輸出端Q,如圖2所示。
圖2 同步寄存器的建立時間、保持時間以及傳播延遲的定義
3. 最高時鐘頻率
熟悉了建立時間、保持時間以及傳播延遲的基本概念,下面通過這三個基本參數來推導時鐘的最高頻率,對于同步時序邏輯電路,對時鐘激勵做出響應的開關事件是同時發生的,但是運行結果必須等到下一個時鐘翻轉時才能進入到下一級,也就說,只有在當前所有的計算都已經完成了并且系統開始閑置的時候下一輪的操作才能開始,
因此,為了保證時序電路數據采集和處理的正確性,時鐘周期tCLK必須能容納電路中任何一級的最長延時。假設該組合邏輯的最長延時等于tLOGIC,那么時序電路正確工作要求的最小時鐘為:
tCLK = tCO+tLOGIC+tNET+tSU(公式1)
其中tNET為傳輸延遲,tCO 是寄存器固有的時鐘輸出延時,那么通過公式1很容易得到系統的最高頻率fMAX,常用表示:
fMAX = 1/tCLK (公式2)
我們假設寄存器的固有最小延時時間為tCOregister,那么為了保證時序電路正常工作,還需要如下的約束:
tCOregister + tLOGIC >= tHOLD (公式3)
這一約束保證了時序元件的輸入數據在時鐘邊沿之后能夠維持足夠長的時間,并且不會由于新來的數據流而過早的改變。
總結
本文介紹了時序模型和時序電路的幾個重要參數,在下面的文章中,會重點介紹同步和異步的區別以及異步電路同步化的處理技巧。
編輯:hfy
-
寄存器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357瀏覽量
120659 -
時序電路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4瀏覽量
217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