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穩壓二極管漏電流偏大的案例,問題還在持續分析中,借助這個由頭,總結下穩壓二極管方面的基礎知識。(圖片來源于VISHAY官網)
穩壓二極管的工作原理
定義:穩壓二極管,英文名稱Zener diode,又叫齊納二極管;穩壓二極管是二極管中的一種,由硅材料制成,也是一個PN結,但是由于制造工藝不同,當這種PN結處于反向擊穿狀態時,PN結不會損壞,并且當電流在一定范圍變化時,穩壓值幾乎不變;穩壓二極管就是利用這種反向擊穿特性。(圖片來源于VISHAY官網)
進一步地,穩壓值在4V以下的管子屬于齊納擊穿(可恢復),為負溫度系數;而穩壓值在7V以上的管子屬于雪崩擊穿(也可恢復),為正溫度系數;4V~7V之間的穩壓管,溫度系數非常小,齊納擊穿與雪崩擊穿可能都存在;穩壓管在正向導通時為負溫度系數。(關于電壓劃分的邊界值,說法并不統一,有5V的、有6V的,不過基本都很接近)
下圖為穩壓管的伏安曲線,可以分為4個區域。
正向導通區域與普通二極管特性相同,PN結正向偏置。
當施加反向電壓在穩壓管兩端,電壓VR由0逐漸增大,就進入了截止區域,這個區域中穩壓管不工作,會存在很小的漏電流IR。
當反向電壓增加到VBR后,穩壓管的漏電流開始迅速增大,穩壓管開始進入了擊穿區域;反向電壓達到VZ后,即使大幅度增加反向電流(從IZT到IZM),穩壓值卻變化很小(VZ到VZM),這個就是我們想要的穩壓狀態。
繼續增大反向電壓超過VZM后,穩壓管上面的功率會出現超出最大限制值,進而結溫過高而燒毀。
上面是科普文章中都會介紹的基本原理,在BMS中主要有如下幾個地方應用穩壓管。
BMS上面應用穩壓管的地方
電壓基準源
例如大家熟悉的ADR504X系列,基本原理就是穩壓管擊穿后穩壓。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應用場景需要穩壓管持續工作在擊穿狀態,而且電壓變化不能很大,以提供一個幾乎恒定的基準電壓,這就要求ADR504X工作在一定的電流區間內(50uA~15mA),電流太大了會燒毀穩壓管;電流太小了電壓值不穩定,稍微電流值有點變化,就會導致穩壓值跳動;而且還要考慮負載的大小以及外部供電電壓的大小,折中選取一個符合要求的限流電阻。
MOS管或MCU輸入保護
這種用法就比較常見了,MOS管的柵極-源極之間為了防止過壓而并聯一個穩壓管,如下圖所示;在單板正常工作時這個穩壓管是處在反向截止狀態下的,只有出現異常浪涌電壓時,穩壓管才會被擊穿,將柵極-源極之間電壓鉗位住。
還有就是主控板上單片機的AD口或IO口處,會放置一個穩壓管作保護。
因為這些場景下的保護,不需要穩壓管擊穿后的電壓多么穩定,只要不超過被保護器件的極限電壓即可,所以穩壓管前面的限流電阻在選取時,大小其實大家都沒怎么仔細關注,有點憑感覺的哈。
AFE的輸入防護電路
這個用法也是很常見的,例如ADI早期的LTC68XX系列的AFE,基本都會建議在采樣通道上面并聯一個穩壓管,來實現熱插拔的防護;這里的穩壓管不僅實現了電壓鉗位,而且也有分流功能,讓一部分本來需要從AFE內部流過的電流,而從穩壓管流過,降低了內部燒毀的風險。
目前很多廠家的AFE都不需要增加這個穩壓管了,而且我們從成本出發也是不想加,不過這個穩壓管的防護作用是真實存在的;我之前體會過它的重要性,在某個應用下,沒有這個穩壓管的話,AFE就很容易熱插拔燒毀,你會聽到細小斷裂的聲音,然后就冒煙了。
總結:
最近沒啥感悟,不多說了;以上所有,僅供參考。
-
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9700瀏覽量
167508 -
穩壓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2文章
529瀏覽量
433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