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在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以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AI)、量子信息科學(QIS)、5G通信等未來產業的領先地位。2020年8月26日,美國白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美國能源部(DOE)宣布投入超過10億美元建立12個新的AI和QIS研發機構。新機構將作為美國未來關鍵產業的國家研發樞紐,驅動創新、支持區域經濟增長、培養下一代勞動力。
一、五個量子信息科學研究中心
美國DOE將在未來5年內向5個新建的QIS研究中心中心投入6.25億美元,同時私營部門和學術界也將為這些中心提供3.4億美元的額外資助。從國家計劃執行層面來講,這5個QIS研究中心是美國2018年《國家量子計劃法案》核心條款的具體實施。隨后,8月28日,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宣布成立國家量子計劃咨詢委員會(NQIAC)。NQIAC也是美國《國家量子計劃法案》的組成部分,其成立進一步推進法案的實施。NQIAC將定期評估計劃的執行、QIS的發展趨勢以及國際合作機會,其成員來自工業界、大學、聯邦實驗室和其他聯邦政府機構。
新成立的五個量子中心分別為:
(1)下一代量子科學與工程中心(Q-NEXT),由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牽頭,重點開發安全的量子通信鏈路和傳感網絡。該中心還將建立兩個國家制造基地,生產標準化的量子材料和器件。Q-NEXT旨在建立一個集中且連接的生態系統,以提供量子互聯,建立國家工廠,演示通信鏈接、傳感網絡和模擬試驗臺。Q-NEXT將建立一支量子智能勞動力隊伍,制定量子標準(如國家量子器件數據庫等),為量子技術商業化提供途徑(如工業應用和初創企業等)。
(2)量子優勢協同設計中心(C2QA),由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牽頭,將為量子計算機設計軟件及組件,旨在克服現有嘈雜中級量子(NISQ)計算機系統的局限,實現高能、核能、化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科學計算的量子優勢。C2QA的五年綜合目標是在軟件優化、基礎材料和設備特性、量子糾錯方面提供10倍改進,綜合改進達到1000倍。
(3)超導量子材料和系統中心(SQMS),由美國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牽頭,研究將致力于延長量子系統的相干時間,以便開發下一代量子計算機和傳感器。該中心將利用費米實驗室在射頻超導腔方面的專業優勢,將其擴展應用到量子領域。SQMS將交付獨特的鑄造能力和應用于多領域的量子試驗臺,以服務全國QIS生態。
(4)量子系統加速器中心(QSA),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牽頭,致力于開發新方法來控制量子計算平臺(基于中性原子、囚禁離子和超導電路等量子原型)同時設計相應的專用算法,以實現軟硬件協同解決科學問題,展示每個平臺在科學計算、材料科學和基礎物理學領域的最佳應用。QSA將提供一系列量子原型以探索量子技術的應用空間,為加速量子技術的商業化奠定基礎。
(5)量子科學中心(QSC),由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牽頭,將探索拓撲材料在量子計算機中的應用,測試量子計算機和傳感器的算法,以及開發傳感器用于科學發現。QSC致力于克服量子技術在量子態穩定性、可控性和擴展性等方面的主要障礙,促進顛覆性技術的發展。QSC將發展下一代QIS勞動力,為職業發展和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七個人工智能研究所
美國NSF聯合美國農業部(USDA)等其它聯邦機構,將在未來五年為7個新AI研究所提供1.4億美元的資金,以加速AI研發領域的發展,包括機器學習、合成制造、精準農業以及預測等。美國NSF每年在AI領域研發活動的投資超過5億美元,是美國非國防AI研發的最大驅動力。NSF在未來幾年內還將建立更多的AI研究所,預計在明年夏季之前總投資將超過3億美元。
新成立的七個AI研究所分別是:
(1)研究可信賴AI在天氣、氣候、沿海海洋學領域應用的NSF AI研究所。該研究所由俄克拉荷馬大學諾曼分校的研究團隊牽頭,聯合AI、大氣和海洋科學、風險傳播領域的研究人員,致力于開發用戶驅動的可信賴AI技術,以解決天氣、氣候和沿海災害預測問題。此外,該研究所將通過AI技能證書項目提供相應的研究和培訓機會,來培養未來勞動力,以應對預報預測方面的未來挑戰。
(2)進行機器學習基礎研究的NSF AI研究所(IFML)。該研究所由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團隊牽頭,聯合當地政府和大型工業技術公司,致力于應對AI理論方面的挑戰,包括下一代深度學習算法、神經架構優化、高效穩健統計等。此外,該研究所通過在線課程和研究項目為學生和專業技術人員提供AI工具。
(3)進行學生+AI團隊探索的NSF AI研究所。該研究所由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的研究團隊牽頭,探討AI在教育中的可能作用,開發開創性的AI技術,為師生創造高效、公平的教學環境,使教育工作者能夠專注于激勵和培養學生。該研究所期望開發一種交互“AI伙伴”,通過線上和線下學習環境中的自然交互(包括語言、手勢、目光和面部表情)能夠觀察、參與和促進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協作學習。
(4)進行分子發現、合成策略和制造研究的美國NSF AI研究所(或稱美國NSF分子制造實驗室,MMLI)。該研究所由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團隊牽頭,重點開發新的AI使能工具,加速化學合成自動化、促進新材料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發現和制造。此外,該研究所還將作為未來科學家的培訓基地,以使其具備AI、化學、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綜合專業素養。
(5)進行AI和基本相互作用研究的美國NSF AI研究所(IAIFI)。該研究所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牽頭,基于AI與物理智能結合的變革性理念,開發下一代AI技術,解決物理學中一些最具挑戰性的問題。該研究所還將通過勞動力發展、數字學習、推廣活動和知識轉移項目等激勵AI研究創新、擴大社會影響。
(6)進行下一代食品系統研究的USDA-NIFA AI研究所(AIFS)。該研究所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團隊牽頭,旨在通過使用AI和生物信息學提高整個食品系統(從種植作物到消費)的效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食品供應需求。研究包括通過分子育種優化作物的產量、質量和抗病性;通過開發農業特有的AI應用、傳感平臺和機器人技術最小化資源消耗和浪費;開發新工具來提供實時膳食評估等。此外,該研究所還將聚焦包容性教育和推廣方法,建設一支多樣化的下一代勞動力隊伍。
(7)進行未來農業復原力、管理和可持續研究的美國USDA-NIFA AI研究所(AIFARMS)。該研究所由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團隊牽頭,在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軟對象操縱、直觀人機交互等領域推進AI研究,以應對農業領域的挑戰,如勞動力短缺、畜牧業的效率和健康、作物的環境復原力、土壤健康等。該研究所旨在成為全球信息交流中心,促進AI驅動的農業研究方面的合作,此外還提供計算機科學和農業的聯合學位。
-
量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480瀏覽量
2555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3瀏覽量
240086
原文標題:【政策規劃】美國投入10億美元推動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22c5315861b3,微信公眾號:戰略科技前沿】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