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如雨后春筍,但不是每個工業互聯網都有成長空間。
作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在支撐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培育壯大新動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國家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頻吹政策暖風,中國工業互聯網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著各種名號、不同背景的IT領域、制造領域、電子領域的領軍企業紛紛入場,阿里巴巴、騰訊、海爾、華為、美的等行業巨頭都在基于各自優勢搭建平臺和生態圈,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景象。
其中,以美的旗下公司美云智數為代表的實戰派工業互聯網實戰,目前來看是小勝一籌。
首先,美云智數的工業互聯網有實戰基礎和運營經驗,美云智數對外輸出工業互聯網可以“軟硬兼施”。
美云智數是美的集團專門成立的云計算技術和服務提供商。這個2016年才正式成立的企業卻有著近7年工業互聯的賦能經驗。美云智數以云計算、大數據為依托,為機器制造、家電、服飾、新能源等行業領域提供互聯網化、智能化、移動化的全價值鏈數字化解決方案和云服務。美云智數的成功經驗來源于美的集團,這個世界500強公司為美云智數提供了最佳的培養皿。
2013年,美的集團開啟了自己的智能制造之路。作為家電業中品類最齊全、制造根基牢固、物料自制層級最深的企業之一,美的集團在制造業轉型的風口,對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升級有著極大的剛性需求,因而利用智能制造升級,通過大幅度壓縮成本、提高毛利,美的建立起自己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簡單地說,美的工業互聯網的發跡首先是基于內部的產業升級、技術改造和降本增效。當工業互聯網運行之后,美的集團內部有明顯的改善,受此影響,美的集團生態鏈企業對工業互聯網有濃厚的興趣,紛紛表達美的對外輸出工業互聯網。
所以,從這個層面理解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更容易理解為什么美的做成功工業互聯網的基礎,首先是內部運行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美的工業互聯網對外輸出是軟硬件結合。有技術、有實戰經驗,這才是當下工業互聯網最精髓的。
其次,美的運用工業互聯網增效顯著,為生態鏈企業起到示范效應。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美云智數脫胎于世界500強美的集團,在美的內部轉型升級時,就提供了全套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在技術發展成熟后,依靠多年積累的制造業經驗,把智能化賦能技術整合為產品,為外部企業提供全價值鏈的云服務。
美的工業互聯網構建了6大運營系統、3大管理平臺、2大門戶和集成技術平臺。美的利用智能化,實現了從“傳統精益工廠”到“數字精益工廠”,再到“智能精益工廠”的升級。目前,美的集團總市值已經超過了5000億元,較兩年之前增長了1倍多。
不得不說,美的集團市值快速增長,美的工業互聯網功不可沒,而這些顯著成效,合作伙伴已經看在了眼里。這種示范效應成為美的普及工業互聯網最好的范本。
藍科技認為,美的工業互聯網在內部運行成效顯著,這是未來美的工業互聯網市場放量的基礎。任何一個企業在引進新的系統和技術改良時,最希望看到成功樣本,美的現身說法是企業最好的“實戰導師”,而不是試水,更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尋找工業互聯網之路。因此,藍科技認為,美的工業互聯網有望成為行業霸主。
三是美的工業互聯網不是坐而論道,而是以雙重的理論與實戰經驗,這才是工業互聯網最稀缺最寶貴的。
相較于市場上大部分“理論派”的工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美云智數的工業互聯網模式多來源于美的集團的數字化改造實踐,所有問題解決思路都是基于真實的工業場景而展開的,更能經受實踐考驗。目前,美云智數已經服務了40多個細分行業超過200家大中型企業客戶。
工業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相關技術、模式和業態引入工業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工業和互聯網的跨界融合。但工業互聯網平臺又不同于其他互聯網平臺,其涉及生產制造、設計和流程管理,需要漫長的過程和大量的經驗,互聯網公司想要進入工業領域,用自身技術賦能工業并不輕松,大多數還是只能按需定制非標產品,無法引領行業方向。
藍科技認為,美的工業互聯網的優點是既有實戰派經驗,又具有多年運營的理論基礎。目前中國不缺工業互聯網,但缺少的是有實戰能力和理論基礎的工業互聯網標桿少之又少,美的在這方面優勢明顯。
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產業范圍還是技術標準都尚在探索階段,而其難以落地的重點因素在于行業基礎。工業制造企業在行業基礎方面有著先天領先于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大量的數據和常年積累的經驗,使得以美云智數為代表的“實戰派”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占得先機。
責任編輯:tzh
-
家電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016瀏覽量
34497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68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1瀏覽量
76550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