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舉行的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雙5G時代光傳送網絡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上,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執行院長、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杰表示,業務增長帶動骨干網容量攀升,對光纖帶寬的極致利用已逼近瓶頸,圍繞時/頻/空多維復用創新成為必然趨勢。
思科VNI預測,到2022年通過全球網絡傳輸的IP流量將超過截止到2016年底之前所有“互聯網年”流量總和。彼時全球將有60%人口成為互聯網用戶,280億臺設備和聯接在線;全球IP流量為396EB每月,4.8ZB每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6%。
張杰介紹,我國加快新基建建設,運營商骨干網與5G網絡商用同步進入單波200G時代。2019年底我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9.16億個,其中光纖接入端口(FTTH/O)達8.36億個;預計骨干網容量2020年突破1Pbps,2022年接近1.4Pbps。
張杰指出,光網絡容量提升要進一步拓展多芯、少模、軌道角動量等空域維度,挖掘光纖帶寬潛力,“繞開”香農極限。在現階段采用波分復用,未來實現時/頻/空多維復用。
張杰進一步指出,在多維一體化架構下,時/頻/空資源交織、連接關系更為復雜,傳輸質量與組網靈活性要求,極大地增加了多維資源優化及高效管控的實現難度。
張杰表示,資源優化是多維復用光網絡研究的一類重要課題,包括路由與頻譜分配、頻譜重構、資源虛擬化映射等。從組網角度研究多維復用的核心機理、關鍵技術與應用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pj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790 -
網絡傳輸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9瀏覽量
1744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8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