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主要采用感應線圈、視頻分析、紅外感應和無線地磁感應等停車位檢測技術。有學者提出采用433M無線通信技術進行車位數據的傳輸,并通過4G 通信將停車場各車位的信息上報網絡平臺,該方案的局 限在于增加了系統的復雜度以及限制了下掛數量。也有國外學者提出利用智能手機和通信網絡實現停車位管理的方案,通過手機自帶的傳感器判斷車輛在停車場內的行駛狀態,利用蜂窩網絡結合停車場分布的WI-FI信號對車輛停放的具體車位進行定位,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統一管理和計費,該方案由于定位精度低,對停放車輛的間距要求大,不利于實際應用。
在物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筆者設計并實現了一種采用 NB-IOT 無線通信技術和三軸磁力檢測技術的泊車位傳感節點,該泊車位傳感節點具有架設方便、下掛數量大和檢測靈敏等特點。
1 系統結構
泊車位檢測系統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該系統總體分為感知層、通信傳輸層和應用層。感知層:在各車位上部署了采用 NB-IOT 通信技術的泊車位傳感器節點,負責采集車位當前的磁場數據,通過分析磁場數據得到當前車位的狀態,并將車位狀態信息通過 NB-IOT 模組,發送到 NB-IOT 基站;通信傳輸層:主要承擔 NB-IOT 節點的鏈路分配以及車位管理數據的收發任務,并提供相應服務的接口供泊車位管理系統調用;應用層:基于 B/S架構的泊車位管理系統服務器部署于云端,通過 NB-IOT平臺提供的接口與各車位傳感節點進行交互,用戶可以通過手機、PC機等終端設備查看和管理車位的實時狀態。
圖1 系統結構圖
WSN 環境下泊車位傳感器節點的設計,通信方式上采用 NB-IOT 通信技術,中文名窄帶物聯網,NB-IOT 通信技術是物聯網領域的新興技術,具有覆蓋能力強、超低功耗、部署成本低廉、下掛數量大、無需額外架設網關或集中器等特點,檢測方式上采用基于 MEMS封裝技術的三軸磁力傳感器,該傳感器功耗低,檢測靈敏,不易受到天氣、空氣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具有體積小巧、部署方便的特點,可以有效避免自行車、電動車等非機動車輛及行人的干擾。
2車位檢測原理
地球磁場是一個平均強度較為恒定的弱磁場, 在沒有施加外部磁場的情況下,地球磁場的數值會在某一個數值上下緩慢地變化。當有鐵磁性的物體進入磁場的時候,由于磁性物體的作用,物體周圍的地磁場會發生一定的擾動。而車輛是具有大量金 屬的鐵磁物體,測試結果驗證:汽車的發動機部位、前軸部分和后軸部分的金屬密度最大,能夠引起的 磁場擾動也最為顯著。
本設計采用基于AMR檢測技術的三軸磁力傳感器,在芯片的內部各個軸向封裝了對磁場變化十分敏感的由鐵鎳合金組成的電橋電路,可以同時檢測 X,Y,Z 軸方向上的磁場變化。若車位傳感器放置于車輛的下方,并以 Z 軸朝上,一旦有車輛駛入車位,Z 軸朝向上的磁場變化最為明顯,因此可主要考察Z 軸磁場數據的變化,并以其他軸向磁場變化作為輔助來判斷當前車位的狀態。
圖2(a)顯示車輛駛入車位時引起傳感器上方Z軸磁場變化的測試曲線,圖2(b)顯示車輛駛離車位時引起傳感器上方 Z 軸磁場變化的測試曲線。由測試結果可知:車輛駛入和離開停車位的過程中,Z軸的變化是一個較為規律且近似可逆的動態過程。
圖2 車輛動作引起的磁場擾動測試結果
3 車位傳感器節點電路設計
車位傳感器節點主要由微控制器(MCU)、三軸磁力傳感芯片、存儲芯片、NB-IOT 模組、NB-SIM 卡、外置 PCB天線以及鋰電池七部分組成。三軸磁力傳感器芯片作為傳感器節點的感知部分,負責車位磁場檢測,并通過內置的 A/D 轉換模塊將磁阻電路感應到的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通過SPI接口與 MCU 進行數據交互,同時三軸磁力傳感器芯片可以通過中斷輸出引腳 及DRDY 引腳來喚醒 MCU,提醒 MCU 有新的磁場數 據生成或磁場變化超出設定的閾值。MCU 電路是整個傳感器節點的中心部分,主要負責進一步處理由SPI接口發送過來的三軸磁場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判斷所 在車位的車輛占用情況以及傳感節點的低功耗配置, 同時 MCU 通過 USART 串口與 NB-IOT 通信模組通信,發送相應的 AT 指令控制泊車位數據的無線收發以及 NB-IOT 模組的喚醒。NB-IOT 模組、NB-SM 卡以及外置PCB 天線,作為車位傳感器節點的通信傳輸部分,主要負責車位傳感器節點與泊車位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泊車位狀態信息的發送以及管理系統下發命令的接收,NB-SM 卡為 NB-IOT 模組提供相應的 NB數據流量套餐,為了保證信號接收的強度,選用外置PCB天線,通過天線良好的信號增益和方向性來保證泊車位傳感器節點數據的穩定收發。鋰電池電源保障傳感器節點長時間續航。傳感器總體結構框架如圖3所示。
圖3 車位傳感器硬件結構圖
3。1 三軸磁力傳感器電路
三軸磁力傳感芯片選用ST 公司近年推出的采用 LGA-20封裝的高性能超低功耗系列新型獨立式微型傳感器 LIS3MDL,原理如圖4 所示。傳感器可測量3 個軸6 個方向上的磁感應強度,數據輸出長度為16 位,根據不同的測量需求,測量范圍可在±4,±8,±12,±16Gs等4 個檔位中選擇,支持 I2C 和 SPI兩種通訊方式。經過實際測試,測得當配置傳感器 ODR 為0.625 Hz,且在超低功耗連續檢測模式下運行時,工作電流僅5μA,滿足車位傳感節點超長續航的工作需求。
圖4 三軸磁力傳感器電路圖
磁力傳感器通過周期性測量停車位區域地磁場的變化來感知鐵磁物體的存在,當車輛在地磁傳感器附近出現時,磁力傳感器模塊檢測停車位地磁場變化并進行數據采樣,并將這些數據通過 SPI接口發送給 MCU 進行處理分析。
3。2 NB-IOT 模組電路
NB-IOT 模組選用 NB05-01 模組,內嵌全球領先的窄帶物聯網無線通信模塊,其原理如圖5所示。采用半雙工FDD 通訊方式,工作頻段為850 MHz,模塊符合3GPP 標準中的頻段要求,具有體積小、功耗低、傳輸距離遠和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在 PSM 模式下運行電流僅5μA。
圖5 NB-IOT 模組電路圖
3。3 NB-SIM 卡座電路
NB 卡使用的是中國電信提供的10649 NB 專用卡,目前主要有插卡和貼片卡兩種形式,本設計采用的是 Micro卡座插卡的形式,其原理如圖6所示。
圖6 NB-SIM 卡電路圖
為保證 NB 卡與 NB-IOT 模組的穩定運行,在卡的各個引腳添加 ESD 防靜電保護,ESD 采用 CM1213系列的 TVS管集成芯片,以增強所設計的傳感節點通信部分的抗干擾能力。
3。4 MCU 電路
MCU 部分選用 ST 公司推出的的超低功耗系列單片機 STM32L151C8T6,該 MCU 基于 32 位 Cortex-M3內核,低功耗工作模式下電流僅11μA,在低功耗睡眠模式下功耗可低至4.6μA,可勝任車位傳感器所需的低功耗設計。MCU 部分電路圖如圖7所示,該部分主要負責地磁傳感器數據的預處理及分析,并結合獲取的地磁場數據進行車位狀態判斷、控制 NB-IOT 模組進行無線數據傳輸、節點自身狀態監測及預警等。
圖7 MCU 電路圖
3。5 射頻天線(RF)電路
天線部分是決定傳感節點數據通信效果的關鍵一環,所設計的 RF走線應滿足50 Ω 阻抗匹配,印刷線路板(PCB)走線阻抗因素主要與銅厚、布線寬度、布線間距以及PCB 使用的板材有關,即
式中:εr 為PCB板材的介電常數;t為PCB走線銅的厚度;h為微帶線的介質厚度;W 為PCB走線的寬度。由 式(1)可見:PCB走線的阻抗Z 與板材介質厚度成正比,與εr,W 和t成反比。因此,在模組進行PCB設計時也需根據PCB加工廠商的工藝進行設計調整,使天線各部分走線滿足50Ω 阻抗匹配。結合PCB廠家的工藝標準,設計出的 RF 走線經仿真驗證,結果顯示設計能較好滿足阻抗匹配的要求,如圖8所示。
圖8 阻抗匹配仿真計算圖
3。6 電源電路
DC-DC 穩壓芯片采用 SPX3819-3.3 低功耗電源芯片,其原理如圖9 所示,為 NB-IOT 模組提供穩定的3.3V 電壓,最大輸出電流可達500 mA,滿足 NB-IOT 模組天線開啟時所需的瞬時功耗,靜態電流1μA,符合車位傳感節點的低功耗設計需求,在輸出端并聯100μF 大電容,以防止天線開啟時工作電流瞬時增大引起的電壓跌落,供電引腳端口采用10μF,0.1μF,1nF,100pF 的組合形式以濾過高頻信號干擾。
圖9 電源電路圖
3。7 鋰電池充電電路
筆者設計的車位傳感節點采用鋰電池供電,電路 中預留了鋰電池充電電路,以滿足鋰電池充電需求, 如圖10所示。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選用 TP5100,內置功率 MOS管,工作電流可通過編程控制在0.1~2 A,自帶過流過壓保護,耐用性強且使用方便。鋰電池采用的是電壓3.7V,總容量10200mAh的并聯式鋰電池組,當泊車位沒有車輛進出的情況下,傳感器長期處于低功耗運行模式,MCU 進入啟用 RTC喚醒的 Stop 模式,功耗約為1.6μA。三軸磁傳感器在 ODR 為5 Hz的低功耗檢測模式下工作,功耗約為15μA。NB-IOT 模組進入 PSM 模式,功耗約為5μA。節點中其他模塊如存儲芯片在掉電模式下的功耗極低僅1μA,傳感器節點在低功耗模式下總功耗約25μA,鋰電池組的最大放電量約為標量的70%,因此,在沒有車輛進出的理想條件下,可以估算出鋰電池理論上最長可以為傳感器節點提供285600h即33 年的續航時間。
圖10 鋰電池充電電路圖
4 軟件設計
軟件主程序流程如圖11所示,上電時首先進行系統的初始化,完成對 NB-IOT 模組、三軸磁力傳感器、MCU 及各項網絡參數的配置,NB-IOT 模組的注網過程包括通過相應的 AT 指令對 NB-SIM 卡的有效性、模組頻段、網絡激活狀態、網絡注冊狀態、信號質量和連接狀態等環節進行查詢驗證,以 確保NB-IOT 數據能夠正常接收和發送,待 NB-IOT 模組成功注網后,進入泊車位檢測流程,MCU 對磁力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判斷,若車位狀態發生了改變,將車位狀態信息發送到平臺,并進入低功耗模式,若車位狀態未發生改變,則直接進入低功耗模 式,當發 生定時中斷或傳感器發出外部中斷時, MCU 喚醒并重新進入泊車位檢測流程,如此往復循環。
圖11 主程序流程圖
泊車位檢測總體流程如圖12所示,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環節:數據采集,主要負責對磁場進行實時數 據采集;數據濾波,對采集來的實時數據進行過濾, 濾除干擾信號以及毛刺;分析判斷,獲取到濾處理后 的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分析判斷車位的狀態并輸出;基準線更新,基準線是傳感器節點進行車位檢測判斷的重要依據,磁場受到溫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會產生微弱的變化,因此在車位空閑的情況下, 對三軸基準數據進行定期的更新,有利于保證車位檢測的準確性。
圖12 泊車位檢測總流程圖
本設計所用濾波算法采用中值率波與均值濾波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中值濾波算法的公式為
Y(i)=Med[x(i-n),…,x(i),…,x(i+n)]n∈N (2)
將采樣到的一組數據由大到小進行排列,將中間的值作為采樣的數值。均值濾波算法為
將獲得的一組數據取平均值作為采樣的結果, 這兩種方法結合可以有效濾除所獲取數據的毛刺等干擾。
傳感節點發生中斷喚醒后開始分析判斷車位狀態,首先 MCU 處于低功耗待機模式,傳感器在低功耗連續檢測狀態下工作,每秒檢測5 次磁場,當傳感器檢測到Z軸數值大于設定好的閾值時,傳感器產生中斷喚醒 MCU,具體的中斷處理流程如圖13所示。
圖13 車位狀態判斷流程圖
MCU 喚醒后通過濾波獲取并處理數據,根據當前車位是否空閑分兩種方向進行車位的判斷,主要的判斷依據是將車位在空閑狀態下獲得的磁場基準線與采集的數據進行比較:若車位當前空閑,就判斷車位是否是車輛駛入車位,若采集到的數據并沒有滿足車輛駛入車位的判斷條件,則認為引起中斷的為干擾事件,傳感器節點重新回到低功耗待機狀態,等待車輛駛入;若車位已經有車停,則判斷車輛是否離開車位,當引起中斷的數據沒有滿足車輛離開的判斷條件時,則認為該中斷源為干擾,傳感器節 點重新回到低功耗檢測狀態,等待下一次中斷產生。
本研究實現的車位傳感器節點將選用的 NB- IoT 模組配置在支持 AT 指令的 CoAP 通信模式下,在該工作模式下 NB-IOT 模組可以與支持CoAP通信協議的 NB-IOT 平臺進行數據交互,并且 MCU可以通過 USART 串口靈活地發送豐富的 AT 指令對 NB-IOT 模組進行操作。
NB-IOT 模組實時發送泊車位狀態的前提是 NB-IOT 模組已經成功注網,以3號泊車位上傳車位有車輛駛入的狀態信息為例,要上傳的格式為長度7 字節的16 進制數據,內容為0301020001FC01,其中第1字節為泊車位地址,第2字節為功能碼,代表上傳的是泊車位狀態,第3 字節表示數據的字節長度,第4,5字節為泊車位狀態信息,最后兩個字節為 CRC16校驗 碼。NB-IOT 模組發送泊車位狀態的 AT 指令流程如圖14所示。
圖14 泊車位狀態信息發送流程圖
首先,向模組發送 NCDP 指令查詢模組設置的CoAP 服務器IP 地址號及網絡端口號是否正確,若返回的值與所要發送的 NB-IOT 平臺不一致,或者返回“ERROR”,則需要給模組配置正確的IP 地址及端口號,重啟模組后生效;之后,向模組發送 NS- MI指令,開啟模組的“消息發送通知”功能,開啟成功后,使用 NMGS指令發送泊車位狀態信息,若模組返回“ERROR”,則需要再次發送泊車位狀態信息,若發送成功,模組將返回“+NSMI:SENT”告知 MCU信息已經成功發送,至此泊車位狀態發送完成。
-
傳感器節點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瀏覽量
12097 -
NB-IoT
+關注
關注
412文章
1448瀏覽量
1846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