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中國、美國、臺灣和韓國在半導體工藝制程上投入重量級資金,半導體設備的銷售金額連年攀升。據SEMI的最新報告,到2020年,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增長6%至632億美元,而2019年為596億美元,2021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創下700億美元的紀錄。
7月21日,SEMI在一年一度的SEMICON West上發布了《半導體制造設備年中總預測-OEM視角》(Mid-Year TotalSemiconductor Equipment Forecast – OEM Perspective)。到2020年,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增長6%至632億美元,而2019年為596億美元,2021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創下700億美元的紀錄。
預計多個半導體細分領域的增長將推動這一增長。晶圓廠設備領域-包括晶圓加工、工廠設施和掩模/掩模版設備-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5%,隨后因存儲器支出的復蘇以及對前沿和中國市場的投資,到2021年將增長13%。到2020年和2021年,晶圓代工和邏輯支出將占晶圓制造設備總銷售額的一半左右,并將在2020年和2021年以個位數的速度增長。2020年DRAM和NAND支出都將超過2019年的水平,2021預計分別增長20%以上。
預計到2020年,由于先進封裝產能增長需求,封裝設備市場將增長10%達到32億美元,到2021年將增長8%達到34億美元。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預計將增長13%,2020年將達到57億美元,并在5G需求的支撐下在2021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預計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將在2020年的支出中居首位。中國大陸在晶圓代工和存儲領域的強勁支出有望使中國大陸在2020年和2021年的半導體設備總支出中躍居首位。中國臺灣在2019年實現68%的增長之后,預計今年將收縮,但到2021年將以10%的速度反彈,中國臺灣將保持設備投資的第二位。預計到2020年,韓國將超過其2019年的水平,在半導體設備投資中排名第三,使其在2020年成為第三大支出國。在存儲器投資回升的推動下,韓國在2021年的設備支出預計將增長30%。大多數其他地區也將在2020年或2021年實現增長。
臺積電啟動4nm制程 預計2022年量產
據臺灣供應鏈消息,臺積電確認5nm產能滿載,3nm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與三星差距持續擴大。在5nm與3nm之間,臺積電還將推出4nm芯片,據介紹,4nm工藝將兼容5nm工藝的設計規則,比5nm工藝芯片有更高的性價比,也計劃在2022年量產。
臺積電在其官網披露的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中提到了4nm工藝,并表示將啟動4nm工藝作為5nm工藝的延伸。此外,4nm工藝將兼容5nm工藝的設計規則,較5nm工藝更有性價比優勢,瞄準的是下一波的5nm產品,計劃在2022年大規模量產。
此前,臺積電曾表示,3nm工藝是繼5nm之后臺積電全新一代的芯片制程工藝節點,3nm工藝沿用FinEFT技術,主要是考量客戶在導入5nm制程的設計也能用在3nm制程中,無需面臨需要重新設計產品的問題,臺積電可以保持自身的成本競爭力,獲得更多的客戶訂單。
本文資料來自SEMI微信號和網易科技,本文整理分享。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970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528瀏覽量
164303 -
SEMI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5瀏覽量
17029 -
半導體設備
+關注
關注
4文章
353瀏覽量
151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