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為城市的穩定運行提供基礎保障,建設智慧城市,智慧能源不可或缺。為充分展示智慧能源技術,今年4月,一座名為“零能耗小屋”的建筑在天津中新生態城落成,成為天津市首個零能耗建筑。 所謂“零能耗”,指的是它能使建筑本身的可再生能源年產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的全部用能,總體不依賴于外部能源輸入。之所以能夠實現零能耗運行,主要依靠3個方面創新:先進的能量管理系統、高能效的電器設備及建筑本體的節能技術。
零能耗小屋建筑面積135平方米,充分利用屋頂空間,鋪設了20千瓦的光伏板,經過近期一段時間的運行和測試,在晴天的情況下,每天可發出超過80度電,大于建筑本身20度左右的用能需求。多余的電能可以存儲到儲能電池里,在夜間和光照不足情況下向建筑內用電設備供電。
在夜間和光照不足情況下向建筑內用電設備供電。 在零能耗建筑運行系統管理平臺上,清晰顯示著光伏發電量、儲能充電量、負荷用電量等信息,以及溫度、濕度等環境狀況,通過智能、舒適、節能、個性、夜間等應用模式設置,滿足不同用戶的用能需求。
利用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系統可以自動調節居家、辦公等不同區域用能設備,無論是電能儲存、能量轉換,還是在能源不足下切除非重要負荷,都由系統自動完成。此外,零能耗智能建筑采用了國際先進的交直流微網,減少損耗,實現能量轉換效率95%以上。零能耗小屋還安裝了新一代智能電表,家中每個電器的實時能耗、用電分析都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為用戶提供用能“管家式”服務。 為進一步降低建筑的能量損耗,零能耗小屋采用了“被動房”的節能技術,使用高保溫、多層真空玻璃等建筑材料,阻斷內外熱交換,使建筑能耗水平較國家標準降低85%以上。
零能耗小屋設置有居家、外出等智能控制模式,可通過語音、體感、遠程等多種方式實現對家用電器的智慧化控制。通過智能量測技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家中每個電器實時能耗,得到用能分析建議,享受“管家式”服務。
運行兩個月以來,零能耗小屋總發電量為3800度電,總用電量為1900度電,小屋的產能約為用能的2倍。
責任編輯:pj
-
智能電表
+關注
關注
25文章
940瀏覽量
109319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38瀏覽量
133047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