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大眾汽車集團在國內放出兩個重磅消息。 一是投資10億歐元(約合79億人民幣),買下江淮汽車母公司——江淮汽車集團控股50%的股權,并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 二是投資11億歐元(約合87億人民幣)獲得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26%的股份,以確保大眾集團在國內的動力電池供應穩定性。 對于兩筆投資的目的,大眾集團方面在公告中簡略地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大眾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但具體細節則講的不多。
▲大眾集團與江淮汽車簽約現場那么大眾集團在擁有一汽、上汽兩大合作伙伴后,為何又要重金加持江淮和江淮大眾呢?大眾集團投資國軒高科后,會對大眾集團的動力電池供應帶來哪些改變呢?大眾集團又是如何判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呢?就在宣布兩筆投資消息后,大眾集團全球CEO迪斯,以及大眾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上述多個關鍵問題,給出了詳細解答。
為何投資江淮和國軒?都是為了電動車
大眾集團全球CEO迪斯表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燃油車銷量會在1700萬臺,而電動車數量則會在1300萬臺?,F階段,則是100萬臺電動車和1800萬臺傳統燃油車。 “這意味著,我們現在要準備好應對未來中國汽車市場變化的能力,同時我們整體業務也需要做出調整和適應,包括零配件業務,只有這樣的調整才能保證我們集團的盈利性”,迪斯說道。 他的意思很明顯,大眾集團預判10年內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會從100萬臺漲到1300萬臺,因此要提前實現電動化的布局——這兩筆投資就是布局的動作之一。
▲左右分別為迪斯、馮思翰(攝于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期間)那么江淮大眾和國軒高科將如何支撐大眾集團的戰略規劃呢?“江淮大眾可以更好地開發并銷售對于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極具吸引力的全新電動汽車車型?!钡纤拐f道。 他表示,控股江淮大眾,成為江淮汽車的股東,讓大眾集團有了更好的控制權,決策效率會更快。 與此同時,江淮大眾積累的知識產權、專利等可以用到全球新能源市場,并在研發、技術和設計層面與其他公司實現聯動。 預計到2025年,江淮大眾將擁有4~5款純電車型進行銷售。 為了實現這一產品目標,江淮大眾將在合肥新建研發中心和工廠,從而加大電動汽車開發和測試工作,并保證產能。 這也就是說,江淮大眾的目標就是不斷研發和生產制造新的純電動車型,幫助大眾集團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規劃。投資國軒高科,則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很明顯,就是保證大眾集團在中國的動力電池供給。 第二層意思,則是大眾集團希望深入參與到動力電池產業鏈中去,了解和掌握動力電池電芯的研發與制造技術。 “通過入股國軒高科,我們能夠參與到電動汽車、電池電芯生產的完整價值鏈當中,同時共同地加強在電池領域研發工作,這對于大眾汽車的電動化戰略實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也有助于實現我們的電池供應鏈的多元化,這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們電動化戰略實施具有戰略性的重要意義。”馮思翰說道。
投資看重地緣優勢 江淮大眾主攻小型電動車
大眾集團為電動化攻勢做準備好理解,但為什么在一眾動力電池企業中選擇了國軒高科呢?其中地緣是一個重要因素?!拔覀冞x擇國軒高科來投資,是因為它和江淮大眾同在安徽合肥,從地緣來看,產生非常好的物流和研發協同效應?!钡纤菇忉尩?,“在歐洲,我們也會在靠近德國研發部門的地方投資了電池企業?!?“我們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交付150萬輛新能源汽車,也就是說從現在到2025年,我們需要新增100GWh的電池容量”,馮思翰回復道,“僅靠一個供應商滿足不了這樣巨大的新增需求?!?/p>
▲江淮大眾思皓門店 馮思翰透露,在過去三年當中,大眾集團已經用其全球標準,對數家電池供應商進行了認證。在中國量產的首個批次的MEB平臺的車型,將主要選擇寧德時代的電池。 “在MEB平臺后續的產品電池供應中,國軒高科也會發揮重要的作用?!瘪T思翰說道,“我們需要有多家供應商布局,不光滿足更大需求的增量,同時在風險管理上能夠幫助我們做到更加得均衡?!彪妱踊矫?,大眾集團已經通過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已經做好了布局,那么剛剛被加持的江淮大眾又將如何與前兩家公司進行區分呢?迪斯表示,江淮大眾的產品和另外兩家的產品將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小型新能源車是切入點。 “江淮大眾和另外兩家企業的品牌,它所針對的細分市場也會不一樣,這樣合力優勢也會非常明顯,這對我們MEB平臺產品在中國的推廣,提高我們的產品銷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從目前已知的產品陣容分析,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電動車型(如ID.3、ID.初見)可能會主打20萬~30萬的中高端市場。而江淮大眾則可能去覆蓋10萬~20萬的市場,未來甚至還可能去進軍10萬以內的入門市場。
▲ID.初見 同時,大眾集團正在思考,未來將歐洲比較成熟、為民眾所喜愛的品牌,由江淮大眾引進中國市場。 這里的指向也很明確——就是大眾集團旗下的西雅特品牌。未來進入后,其可能跟斯柯達品牌一樣,定位略低于大眾品牌,從而搶占不同的細分市場。 江淮大眾成立后,首先推出了一個思皓品牌,首款車型小型SUV E20X也在2019年9月上市,售價12.8萬起,綜合續航402公里,但在市場上卻并沒有打出太大的水花。 對此,馮思翰表示對江淮大眾的投資是長遠的戰略投資,前期關注技術層面,來改進現有車型(以思皓E20X基于江淮iEV7S打造),在產品上增強。 “如果一下子要把大眾的標準放到江淮大眾的電動車上,不僅對合資企業壓力較大,而且也可能對合資企業品牌產生一定風險。”馮思翰說道。
磷酸鐵與三元鋰將并存 江淮大眾偏重磷酸鐵
在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排名中,國軒高科是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玩家。從產能上來說,國軒更注重磷酸鐵電池。 那么大眾集團投資國軒高科后,是否意味著大眾集團更注重磷酸鐵電池,而非此前乘用車主要使用的三元鋰呢?對此,馮思翰給出的答案是兩者兼顧。他表示,大眾集團此前跟國軒高科在技術上就有合作,同時大眾集團對國軒高科的供應認證工作也做了很長時間,最終得出結論是,國軒高科在磷酸鐵電池上屬于中國最強之列,同時在三元鋰上也很強,同時還在研發固態電池這一未來方向。
▲大眾集團投資國軒高科簽約現場 在馮思翰看來,三元鋰能量密度更高,在耐久性上也有其特點。磷酸鐵電池雖然能量密度有減少,但是在價格上有優勢。 所以,對于將以小型、低價電動車為主攻方向的江淮大眾來說,國軒高科的磷酸鐵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如果要做500~600公里續航的電動汽車,三元鋰則是首選。 此外,馮思翰也強調,選擇電池要綜合考慮,還涉及模組、體積、壽命、安全性等多個方面的因素。 “目前消費者感受不到三元鋰和磷酸鐵在壽命上的差異在哪里,但是如果電池燃燒的情況之下,兩者有差異,磷酸鐵在安全方面更加得成熟?!痹趯υ捴?,馮思翰也專門提到了外界頗為關注的電池安全問題。 他認為,未來幾年磷酸鐵與三元鋰仍將同時存在,其中磷酸鐵以價格優勢取勝,而三元鋰則主打高性能、長距離行駛的高端車型。
點贊改革開放 中國供應鏈至關重要
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后,中國新能源市場連續數月出現同比下滑的局面。在談及如何看待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變化時,馮思翰則顯得充滿信心。 他表示,對大眾集團來說,新能源汽車戰略并不是建立在政府補貼之上,核心要靠產品競爭力和吸引力取勝。 大眾集團除了剛剛宣布投資20億歐元(約合158億人民幣)加持江淮電池和國軒高科之外,還有另外40億歐元(約合317億人民幣)的投資計劃來豐富新能源汽車產品,并拉動整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大眾集團還將與合作伙伴一道,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來吸引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把以上幾個原因綜合在一起判斷,對于未來若干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我們是充滿信心的?!瘪T思翰說道,“我們認為,在今后幾年當中,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會經歷一個繁榮發展期。”迪斯在采訪中講到,這兩筆投資,也是對中國政府加大外商投資力度政策的響應。 “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為我們獲得江淮大眾管理權提供了先機和條件?!钡纤箍偨Y道,“我們的戰略性投資再次證明了,中國市場的開放多么重要、我們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多么重要。在全球地域抗爭愈演愈烈情況下,中國繼續保持高開放的姿態,釋放出很好、也很強勁的合作信號。” 馮思翰則表示,這兩筆投資,得到了安徽省還是合肥政府的大力支持,大眾集團和政府一道,希望將安徽以及合肥市打造成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
▲江淮汽車合肥總部 “在當前國際政治局勢緊張度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我們非常感謝、也非常自豪,有機會能夠進一步深度地參與到中國市場的發展中來。”馮思翰說道,“獲得中國市場的信賴讓我們深感自豪,更讓我們自豪的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眱蓵陂g,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提議將汽車購置稅由“中央稅”變為“中央與地方共享”,對此,大眾集團的操盤手們有何看法呢?“我個人認為,把收入、資金、稅收從中央政府轉到地方政府層面,來鼓勵地方政府推出量身定制的刺激性方案,有正反兩面。”馮思翰評論道,“從正的一面來說,它能夠增加靈活性,使得決策更加快速;從另一面來說,可能會存在區域性政策厚此薄彼的潛在風險。” 今年在全球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國家開始思考將供應鏈撤回本國的問題。對此,馮思翰表示國際供應鏈仍有必要,但也強調中國供應鏈對大眾集團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表示,大眾集團在中國需要的零部件,有90%以上都是本地采購,但同時在全球也有第二備選供應商。2、3月份疫情在中國發生后,全球供應鏈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隨后,中國控制住了疫情,而歐美地區則開始淪陷,這時候中國已經復工的供應鏈,又反過來保障了全球供應。 “這就是我們全球化布局的好處?!瘪T思翰說道,“我們中國的供應商不光能力非常強大,而且他們的成本也非常得優越,我們通過在中國的供應商就能很大程度上滿足我們在全球的供應需求?!?/p>
結語:大眾越來越懂中國
大眾集團進入中國已有近40年時間,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也助力大眾集團坐上了全球第一大車企的寶座。 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后,大眾也在積極履行對中國的投資承諾,并且還在不斷的加深合作。 受疫情與車市寒冬的影響,不少自主車企深陷困境,大眾集團選擇在此時加持江淮大眾與江淮汽車母公司,既是擴大產能的一個布局,同時也相當于是在中國自主車企的困難時期,伸出了援手。 眼下,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并挑起一波又一波的貿易爭端。 這種大背景下,大眾集團選擇加大對中國的投資,正是“站隊”中國的一種舉動。同時也反映出了大眾集團對中國市場的理解越來越深,越來越本地化。 這也是大眾集團的高管在中國舉行活動時,總是會在喊出“中國是大眾的第二故鄉”這一口號的深層原因。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28瀏覽量
114652 -
大眾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8瀏覽量
10545
原文標題:深度|大眾砸166億買兩家中國公司圖啥?CEO迪斯說出真相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