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物聯網業務正蓬勃發展。今年2月,5G候補技術NB-IoT的連接數(用戶數),在中國市場突破1億,成為一個令人驕傲的里程碑,也兌現了產業發展初期的承諾。
作為產業重要力量,華為在NB-IoT的標準、芯片及平臺生態發展方面貢獻巨大,助力運營商打造了燃氣表、水表等4個千萬級應用以及多個百萬級應用。NB-IoT為何能夠比2G等更快破1億連接?NB-IoT產業未來將走向何方?華為又將如何布局?
在4月15日舉辦的5G NB-IoT“億”征程線上產業峰會上,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毫無保留地公布華為物聯網戰略和進展:華為堅定NB-IoT戰略,做NB-IoT就是做5G,將持續投入芯片、網絡、平臺,使能模組、終端、應用等產業生態的蓬勃發展,與伙伴共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01
“億”征程:
中國市場過1億連接,加速發展
NB-IoT是在2016年確立標準,屬于起步晚的物聯網技術。但從2018年中國開始商用NB-IoT以來,NB-IoT飛速發展:第一個3000萬連接數實現用了12個月;第二個3000萬只用了8個月;第三個3000萬連接用了4個用。
今年2月,中國NB-IoT連接數突破1億,成為NB-IoT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與234G等通信技術相比,NB-IoT發展速度可謂是“一年抵三年”。我們以2G、3G、4G用戶突破3000萬用時為例,2G花費了整整40個月的時間,3G花費了36個月,4G則花費了16個月。
在楊濤看來,NB-IoT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的發展速度,主要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一切行業都在因為數字化而重新發明自己,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整個中國市場需求擺在那里。為NB-IoT創造廣闊空間。
其次,NB-IoT技術本身具有獨到優勢。NB-IoT技術的大連接、廣覆蓋、低功耗等特征,完美契合了70%以上LPWA物聯網使用場景,而這些場景正在等待NB-IoT這樣的技術。
最后,得益于生態和產業政策,對我們整個NB的發展起到催化劑作用。特別是在水氣表和模組等頭部伙伴已經出現了賺錢效應,為NB-IoT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談及NB-IoT產業生態的豐富和完善,楊濤介紹,在網絡方面,我國三大運營商已實現全國主要城市城區NB-IoT連續覆蓋;在終端方面,NB-IoT終端在海量發貨態勢下實現模組價格定期折半。就在近期,在江蘇電信剛完成的300萬NB-IoT模組招標中,支持R14的模組降至2美元,兌現了NB起步期產業界的追求。
所以面向未來,楊濤充滿信心地表示,在用戶高速增長、技術高度集成、模組價格持續下降的有力支撐下,NB-IoT產業迎來更加快速的發展。
02
“憶”征程:
跨越標準、商業等五大鴻溝
回憶NB-IoT三年的征程,并非一帆風順。在早期行業標準方面,運營商與各行業企業“語言”沒有對齊;在技術方面有很多不穩定;在商業模式不夠清晰;在生態方面伙伴比較少。
面對種種挑戰,NB-IoT是如何一路走到今天?楊濤指出,首先要感謝同行者對于NB長期的信任,同時業界可以從標準、政策、技術、商業和生態五個方面找到答案。
第一,標準。中國運營商已經制定了完善的平臺、網絡、芯片、模組企業標準,水務、燃氣等20多個行業制定了本行業的NB-IoT標準、白皮書和驗收標準等。
第二,政策。中國政策環境趨好,在“新基建”、互聯網+、物聯網指數等多個政策加持,適合NB-IoT技術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頻發。
第三,技術。業界共同解決NB-IoT芯片不支持異頻、網絡R13版本速率低、平臺穩定性等問題,產業也兌現了NB-IoT模組價格降低到2-3美元的承諾。
第四,商業。多個行業擴展,帶來規模效應,而通過DICT(DT、IT、CT業務的融合,如云服務+NB-IoT連接+寬帶業務的融合業務),帶來商業價值的變現。
第五,生態。在所有的LPWA基礎技術中,NB-IoT生態實現領先。NB-IoT先行者已“掘金”:移遠、金卡等盈收雙升;NB-IoT芯片企業移芯、芯翼嶄露頭角;多個NB-IoT行業伙伴批量走向海外。
03
創造價值:
NB-IoT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任何一個場景的成功,都離不開價值的創造,因為企業通過創造價值“賺到錢”,才能繼續推動行業前進。NB-IoT發展初期不被人看好,到現在逐步給早期投身行業發展者回饋價值。
楊濤介紹,近幾年非常火熱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默認使用NB-IoT作為城市基礎連接技術(扮演城市的神經系統)。楊濤還詳解了NB-IoT價值創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NB已經發展了4個千萬行業
NB-IoT已經發展了4個千萬級連接的行業,即氣表、水表、電動車和煙感。楊濤介紹到,第一,智慧氣表年需求量為4600萬,行業頭部企業的NB-IoT氣表已占了80%。
第二,智慧水表年需求量為5800萬,行業頭部企業的NB-IoT水表已占了60%。
第三,智慧電動車需求量為每年3000萬,后裝市場已規模商用,前裝方案已經開發完成,放量在即。
第四,智慧消防需求量為每年2000萬,已在全國各省100余地市取得突破,2G、2B、2C(面向政府、企業以及消費者)均規模銷售。
此外,多個行業存在巨大發展空間,門鎖、熱表、路燈等NB-IoT方案已百萬級規模放量,社區、園區、鄉村振興等建設帶來大量應用NB-IoT產品的機會點。
楊濤特別強調,運營商為行業客戶不僅提供物聯網連接,還提供“物+云+用”的融合服務。依靠融合服務,運營商與生態伙伴、行業客戶達成共同的商業成功。
今天,NB-IoT使能新興業務智能化
著眼現在,互聯網企業希望從2C發展到2B,讓新業務智能化,創造新價值,但這個做法成功十分不易。互聯網企業在2C時代,可以用一套方案滿足社交、購物、支付等場景。盡管“數字中國”大潮已經到來,但是2B行業千差萬別,項目周期非常長,互聯網廠家原來2C的玩法遇到復制的困難。
以智慧家庭場景中的空調為例,中國一年出貨量為6000萬臺,其中裝配Wi-Fi的空調有2800萬臺。但是這2800萬臺空調的在線率卻只有10%,導致智能空調的智能化功能使用率很低。分析智能空調聯網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宿舍或辦公樓的Wi-Fi/藍牙信號差、設置密碼很麻煩等原因。
路都沒有通,哪里會有車。如何幫助傳統行業企業跳出行業智慧化困局?楊濤認為NB-IoT將是一把利器。
比如在上述智慧家庭方面,楊濤表示,如果采用NB-IoT,就可以實現“插電即聯網”,空調在線率將會達到95%。相當于運營商來提供提供云修復、云維護,大大降低了老百姓使用門檻,讓連線率大大提升。這樣不僅提升APP活躍率、用戶體驗和感知,更可以支持家電廠家通過大數據分析,后續進行二次營銷以及售后質量提升等。讓“智慧家電”不再 “沉默”。
在智慧工廠方面,通過NB-IoT切入預測性維護、資產和人員管理等應用,占據云和應用錨點,鞏固5G 2B生態。
在消費電子方面,可穿戴的健康數據,相機、PAD等設備的信息資產管理,都要求可靠“獨立通信”。NB-IoT提供“低功耗”、“隨時隨地”傳輸的需要。
在物流追蹤方面,我國2018年快遞量超過400億件,其中高價值物品為物流追蹤帶來廣闊市場。目前來看,NB-IoT技術使得位置跟蹤、冷鏈監控、竄貨控制等成為可能。
講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信息化從2C發展到2B,中國運營商天然具有優勢:擁有數萬政企員工,可以深入市縣,就地理解和服務行業客戶,從而真正幫助行業轉型。
明天,孵化100種應用場景
展望未來,在楊濤看來,NB-IoT行業發展已進入百花齊放時代。正如前文所提,NB-IoT燃氣、水表、煙感、電動車等已經跨越千萬時代,路燈、停車、白電等也已經超過百萬規模。
除了已經探索的,NB-IoT還可以應用在更多行業,孵化更多應用,創造更多價值。為此,在今年的4月8日,華為與“5G物聯網聯盟”共同在線發布了NB-IoT 100種應用場景,其中包括了共享經濟、應急管理、智慧城市等眾多大類別。
面向未來,各行業都在使用NB-IoT技術使能行業智慧化,打造自己領域的“新基建”。
04
華為戰略:
持續投芯片+網絡+平臺+生態,平滑演進5G
很多人好奇,面對巨大市場機遇,華為的NB-IoT發展戰略(未來投資計劃和業務邊界)是什么,會不會半途而廢或者“通吃”?楊濤對此也做了詳細解答。他明確表示,作為NB-IoT產業的重要推動者,華為堅持推進物聯網戰略,持續投資芯片、網絡和平臺。
在芯片方面,華為推動芯片納入CBG(華為消費者BG),在上海,北京,深圳,劍橋等研究所,投入130多名研究人員,持續推出高性價比芯片。
早在2016年,華為就推出了第一代NB-IoT芯片。2018年,華為海思更是推出了市場上最成熟、最穩定、市場份額最高的Boudica150芯片,支撐起NB-IoT行業破1億連接。
為了推動芯片迭代,華為將在今年6月推出新的NB-IoT芯片Boudica200。該芯片不僅同步支持R14/R15標準,相比上一代芯片而言,因為集成度的提升,芯片到模組的器件數量減少了50%,典型的功耗場景降低50%,集成藍牙和定位功能,同時有獨立的安全CPU和硬件安全機制,并且芯片面積只相當于原來的一半,將為行業帶來更高性價比的模組,支撐行業連接數突破10億。
在網絡方面,華為推動無線納入5G戰略,在上海、深圳、西安、北京等研究所,投入100多名研究人員,推進標準演進,面向5G助力行業。
據悉,華為基于R14標準在基站側通過軟件升級,可以使NB-IoT技術實現了5~7倍速率提升、并發能力2~8倍增強,滿足業務需要。楊濤介紹,升級后的NB-IoT新網絡,能夠幫助運營商將NB-IoT應用擴展到更多場景,讓更多行業共同享受NB-IoT低成本模組,從而更好更快的服務中國的數字化轉型。
在平臺升級方面,華為推動平臺納入華為云BG整體運作,在深圳、西安、北京等研究所,投入300多名研究人員,使能生態,商業共贏。華為將整合公司IoT全產業鏈,提供業界最佳IoT聯接,構筑IoT硬件及行業應用生態。
“平臺上云”包括兩方面價值,一方面通過協同,帶來更優的IoT聯接。以芯云協同為例,華為通過與海思芯片、LiteOS的合作,實現上電即上云,降低伙伴開發難度,加速產品上線。
另一方面,使能IoT生態伙伴,完成商業閉環。華為將為IoT伙伴提供基于華為云的上架、托管、部署、集成、運維一體化的工作平臺。使能ISV、IHV和SI,快速開發硬件、應用和交付E2E解決方案,實現商業共贏。
此外,NB-IoT平滑到5G對未來發展很重要。對此,其實去年7月18日中國5G推進組官宣,經評估NB-IoT與NR作為中國5G候選技術方案,提交國際電聯ITU。而在今年6月,ITU將給NB-IoT和NR同時頒發5G認證。到時候,NB-IoT空口平滑演進,終端平滑接入5G核心網。
“NB-IoT標準持續演進確保競爭力,繼承原有廣覆蓋、大連接、深覆蓋、低成本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帶寬、移動性和時延,使得NB-IoT更好的滿足窄帶蜂窩物聯場景。”楊濤表示。
他還特別指出,這些特性在網絡側軟件升級就可以實現,終端平滑接入5G核心網。“因此,做NB-IoT就是做5G,是面向未來的投資。”
寫在最后:
拼出來的成績很堅固,未來可期
眾所周知,物聯網場景碎片化,導致技術也多樣化。物聯網領域一直沒有統一技術形態。僅在低功耗廣域網這個LPWAN場景(約占所有場景的70%),就有NB-IoT、LoRa、sigfox等不同技術。
在經過三年業界的不斷爭吵與實踐驗證后,我們發現目前中國發展最快、最好的LPWA技術是NB-IoT。這是NB-IoT全產業鏈攜手拼搏,艱難換來的。
隨著今年中國提出大力發展包含5G、工業互聯網等在內的“新基建”戰略,5GNB-IoT可謂再搭快車,未來發展大有前途和“錢途”。
不過坦白說,NB-IoT今年要從1億連接數發展到2億,再到數年后的10億,依然面臨挑戰,比如網絡需繼續完善、商業價值需進一步探索提升、產業生態要更加繁榮等。對此,在本次峰會上,筆者發現各企業對NB-IoT信心充足,在積極行動以抓住機遇,希望共建全連接的智能世界。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8瀏覽量
44451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62瀏覽量
251826 -
NB-IoT
+關注
關注
412文章
1447瀏覽量
184558
原文標題:華為楊濤:做NB-IoT就是做5G,華為堅定NB戰略,持續投資網絡、芯片、平臺及生態
文章出處:【微信號:hhfine,微信公眾號:黃海峰的通信生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