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遠程辦公嗎?你的孩子在上網課嗎?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帶來巨大影響。目前疫情在國內緩和,但在全球還在肆虐。面對疫情,一方面各個行業都在積極抗疫,利用大數據、AI、5G等技術共克時艱。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在線業務需求猛增,對運營商網絡帶來壓力。
作為科技抗疫基礎,通信網絡重要性凸顯,還保證了人們工作、生活、教育以及公共管理有序進行。回顧我們發現,運營商網絡越好的區域或國家,人們工作生活受到的影響越小。
業界正從教訓中獲取經驗,以便更加高效地抗擊疫情。比如未來高質量精品網絡將迅猛發展,高速、低時延的5G網絡則是排頭兵。對此,華為通過深度調研,在4月23日發布了《科技抗疫:運營商網絡洞察和實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筆者細讀發現,該白皮書整體有三大亮點:一是洞察疫情對目前ICT網絡基礎設施造成的沖擊;二是分享了大量ICT抗疫經驗,有利全球其他區域及早取得抗疫勝利;三是揭示“ICT網絡基礎設施”是抗擊疫情的戰略基石,起到了穩定社會、維持運作的作用,因此呼吁政府、運營商等各方持續升級ICT基礎設施。
疫情進行時:改變人們工作和生活
疫情對我們的我們的生活、工作等帶來諸多影響,上述白皮書總結了4方面的變化。
第一,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從室外走向室內,從線下轉到線上,疫情期間,在中國有超過60%的人幾乎沒有外出,在線時長相比平時增加30%,生活也從接觸式到零接觸。比如人們曾經都是去餐館用餐,疫情期間都是在線購買食物。數據顯示,在線上購買生鮮食品的用戶是去年同期的3倍。
第二,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從CBD走向住宿區,由集中式辦公轉為分散式辦公。以中國為例,在疫情期間,遠程辦公人數達到3億,是疫情前的60倍(疫情前人數是500萬)。
第三,教育方式發生了變化。由于中國提出“停課不停學”,教育從校園走向家庭,從集中式授課轉為遠程授課,比如相比平時,學習類APP使用量是疫情前的8倍之多。
第四,公共服務方式在變化。從人員管理走向數字治理,從接觸式處理變為非接觸式處理。在疫情期間,以中國為例,“數字中國”戰略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政府有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治理手段取代傳統“人拉肩扛”式管理,最大化提升管理效率,最小化控制傳播風險。
可見,疫情發生后,全民隔離,但又全民聯接。作為ICT基礎設施的通信網絡,承載著信息高速公路的重任,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公共服務方式的改變,其網絡特征也發生了明顯變化。白皮書詳細介紹了疫情對通信網絡的重大影響。
第一,數據流量大增長。在疫情期間,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增長超過30% ,意大利電信固網流量增長70%,德國Vodafone的數據流量增長50%。
第二,全天網絡無閑時。以前網絡是在晚上8點到晚上10點是處于使用晚高峰,但現在人們在家上課、在家上班,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全天都是忙時。
第三,流量熱點大轉移。居民區成為話務新熱點,流量熱點向居民區遷移,對網絡優化調整壓力大。
第四,網絡接入高并發。一個家庭同時接入網絡的包括手機、平板電腦、臺式電腦、智能電視,曾經所謂的“收斂比”都不存在,因為所有人同時接入網絡。
科技抗疫:運營商5G等網絡成“壓艙石”
如何應對流量激增對網絡的沖擊,保障好消費者的業務體驗;如何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提高醫療效率救死扶傷;如何快速搭建線上遠程辦公,遠程教學平臺助力復工復產復學等,是每個運營商和行業合作伙伴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面對疫情對網絡的影響,全球各地表現不同。中國運營商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此次發布的白皮書介紹,一方面,中國運營商履行了自身的社會責任,保障網絡穩定運行。
例如針對武漢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的建設,中國運營商僅用3天就完成了對醫院的5G部署,提供了應急通訊保障。另外,在疫情隔離期間,中國教育學習APP行業的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1.27億,升幅達到46%。中國運營商的網絡承受住了這波流量沖擊。
另一方面,運營商要通過新的科技手段5G,使能千行百業,科技抗疫,共克時艱。在疫情期間,面對中國醫療診斷資源緊缺的情況,運營商迅速搭建的5G遠程診斷,使醫療資源獲得靈活調度,并且避免交叉感染。5G+光纖寬帶使全國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得到保障。
疫情隔離要求之下,為最大限度減少人與人接觸,運營商支撐的5G無人車提供了絕佳解決方案,可以消毒噴灑、醫護檢測、配送運輸,還可以自動識別人臉探測體溫,并具備廣播功能,可進行遠程實時的防疫宣傳。
可見,哪里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那些可敬的戰疫人,不只有廣大一線醫療工作者,還有大量逆行保障ICT網絡的通信人。比如華為支持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多個運營商穩定運行。
四大啟示:ICT基礎設施不僅是數字世界底座
疫情尚未最終結束,反思的浪潮已經開始。縱觀本次疫情迄今為止的發展歷程,從ICT基礎設施的視角,白皮書總結出四大啟示。
第一,ICT基礎設施不僅是數字世界的底座,其所承載的數字技術更是戰勝疫情的戰略基石和關鍵力量。
如上所述,一方面ICT基礎設施在抗擊疫情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ICT網絡承載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不過,從以數字技術助力戰“疫”,到以數字技術助解企業難題,再到以數字技術保障社會正常運轉,ICT基礎設施承載的數字技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一方面,ICT基礎所承載的數字技術保證了疫情期間社會的正常運作。疫情之下,線下的城市是“暫停”的,線上的生活卻是熱鬧的,ICT基礎設施所承載的互聯網應用延續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如中國提出的“停業不停工”、“停課不停學”,實現一場蔚為壯觀的線上復工復學潮上演,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應用需求猛漲。
第二,適度冗余是保持網絡韌性和彈性的關鍵。一定冗余度的ICT網絡是應對疫情帶來的流量浪涌的關鍵舉措,是確保疫情期間社會保持正常運作的必須措施。
在疫情發生之后,人們回到居民區,流量熱點大轉移。疫情發展到現在,全球的ICT網絡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中國的網絡卻在巨大的流量沖擊下保持了穩定,這是因為中國不斷加快的5G網絡部署,已經建成的覆蓋最好、速度最快的4G網絡,以及超過90%的光纖到戶滲透率,超過80%的100M家庭寬帶接入滲透率,才使得中國在疫情期間,社會能夠正常運轉。
所以說,各國建設適度超前、適度冗余的ICT基礎網絡設施,可以確保了網絡經受了沖擊而保持穩定。
第三,對于政府,建議各國政府和管制機構及時發布有利于ICT基礎設施快速部署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確保ICT網絡部署所需要的準入政策,資源訴求和激勵措施。比如政府對臨時頻譜、應急頻譜儲備及發放、政策支持站點獲取,在疫情期間臨時降低ICT基礎設施類稅收等。
目前荷蘭、英國等竟然有人認為疫情是5G帶來,所以焚燒5G基站。這些國家政府還需積極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樹立對5G、人工智能等新興高技術的正確認識,破除偏見。
另外, 在疫情逐漸穩定之后,建議各國政府出臺相關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已經有不少政府在行動。比如,3月初,中國出臺“新基建”計劃,5年投入3.5萬億,其中今年將建設55萬個5G基站。3月底,G20集團各國宣布將啟動總額5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造成的沖擊。
第四,疫情對網絡的沖擊也給全球的運營商一個新的視角,來思考和規劃面向未來的網絡演進。在此,白皮書提出以下三大網絡演進建議。
一是超寬網絡:以5G+千兆光網構建新的聯接,協同構建數字世界的聯接底座。5G與千兆光網面向個人、家庭和企業提供高性能無縫覆蓋寬帶服務,共同構成支撐生產生活全場景的泛在寬帶網絡環境。助力傳統領域智能化升級,驅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極簡網絡:從架構、設備和部署三個層面簡化網絡的復雜度,打造極簡架構,極簡設備和極簡部署的網絡。以便實現包括5G在內的網絡快速擴容升級部署,提升當前的ICT基礎設施水平,吸取本次疫情帶來的教訓,更好的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
三是智能網絡:疫情對網絡運維效率,方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建議運營商加大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電信網絡中的應用,不斷提升網絡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實現智能排障,零接觸運維,以及進一步加快新業務發放能力。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8瀏覽量
4450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8989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28
原文標題:科技戰疫給運營商建5G哪些啟示?華為發布重磅白皮書
文章出處:【微信號:hhfine,微信公眾號:黃海峰的通信生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