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工控網)
從央視新聞了解到,中國即將建成全球第一條智能化高鐵,預計于今年年底開通。這條智能化高鐵的名字是京張高鐵,起自北京北站,終到河北張家口站,聽起來似乎沒啥特別的。不過,它卻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要的交通保障設施之一,正線全長174公里,車程50分鐘,比普速列車縮短近2個多小時。
這么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厲害了呢?更吸引人的是,京張高鐵顛覆了傳統軌道運行習慣。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京張高鐵運用了當前最熱門的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
從駕駛功能上看,其具有自動發車、自動停車、自動運行、超速防護、車門和站臺門聯動等五大特點。后臺運營方面,車站環境舒適性監控系統、能源管控系統等各類系統保證車站的高效運轉。同時,搭載高鐵周界入侵報警系統、地震預警系統、自然災害監測系統等組成的智能調度指揮系統,確保列車安全高效運行。
對于乘客來說,還將享受刷臉進站、機器人運行李和自主導航等智能服務。如此超前的重大建設是如何實現的呢?拆解京張高鐵的架構,不得不說,自動化領域的智能硬件和智能軟件可是至關重要。例如,京張高鐵車身安裝有數千個智能傳感器,借助于這些感知,京張高鐵才能隨時掌握運行周邊的環境。
基于人工大數據,智能系統還能實現列車全天候設備運行狀況自動巡檢,對設備異常、突發情況及時報警。除了單個列車的智能化運行管理,基于物聯網的管理平臺,還可對整個鐵路系統的列車進行實時監控和調度。借助于智能硬件和智能軟件,鐵路正在向著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鐵路生態發展。
由此,我們也看到了潛在的市場空間。可以說,交通運輸是一切貿易的開始,國家在鐵路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預計2019年我國鐵路投資額將有望達到8500億元,以確保投產新線6800公里,其中高鐵3200公里。從智能化鐵路來看,雖然距離推廣無人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整個鐵路管理系統上云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從終端設備的數據采集,到數據中臺的處理分析,以及后期的遠程監控和調度等,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智能化鐵路的發展趨勢。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鐵路,還包括陸運、海運、空運等其他交通運輸系統,都在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例如,前不久凱旋歸來的全球首艘智能VLCC 82號船,順利通過了30萬噸超大型智能原油船航海項目的考驗。
VLCC 82號通過全船信息的搜集和處理,可以實現全船的能耗管理、航路的優化、全船系統設備的健康管理。油輪上還配備貨物計算機,監視貨物的裝卸以及計算裝卸過程中船所受的所有的力。更有防海盜系統可在35秒內迅速向船舶公司和船舶主管機構發出報警。而即將建成通航的大興機場更是以“智慧機場”為打造理念。
基于廣泛的多方協同和智能指揮調度能力,大興機場將大幅降低航班各節點等待時間,同時通過智能視頻分析主動識別安全風險,為旅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對于旅客而言,不僅能通過互聯網為旅客定制個性化的導航服務,還能實現行李全流程追蹤。
可見,智能化交通運輸的市場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也難怪自動化巨頭紛紛把交通運輸業務列入重要板塊。據工控君了解,例如西門子智慧交通解決方案、ABB軌道交通數字化解決方案、臺達交通視訊監控解決方案等都為其企業業績帶來了不錯的增長。
(責任編輯:fqj)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24瀏覽量
207533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77瀏覽量
1206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