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工信部發布工信廳通信〔2020〕25號文,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通知中首先表示:
移動物聯網(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物聯網技術和應用)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的決策部署,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有力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解讀: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緊接著,3月6日,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強調要深化融合應用,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發展基于5G的平臺經濟,帶動5G終端設備等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原以為至少要到6月份才出臺的詳細政策,沒想到5月7號就發布了25號文。
這也就意味著基于運營商體系的蜂窩物聯網在整個新基建的政策層面將是主流發展方向,將承載絕大部分的物聯網新基建。
5G高速網絡尚處于起步階段,較難支撐大規模的行業智能化建設,重擔將壓在NB-IoT和4G的肩上。
對于和國計民生相關的水/電/氣/熱,大趨勢是采用NB-IoT作為技術支撐體系。尚在堅持GFSK和LoRa的用戶,今年的重點工作則是轉向NB-IoT,搭建符合政府導向的基礎建設。
主要目標1:
準確把握全球移動物聯網技術標準和產業格局的演進趨勢,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在深化4G網絡覆蓋、加快5G網絡建設的基礎上,以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LTE-Cat1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5G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
解讀:
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是全球趨勢,不是2G便宜,而是頻譜利用率太低,不符合資源優化利用的發展趨勢。
誰來承擔2G/3G的份額,我們預測:NB-IoT將承擔2G網絡80%的遷移,LTE-Cat.1將承擔2G網絡20%的遷移,承擔3G的100%網絡遷移,以及可承擔LTE-Cat.4的20%的低成本遷移。
如果LTE-Cat.1在2020年能做好鋪墊,包括芯片穩定性、通信模組穩定性、終端產品設計/測試/認證等,即可在3年內成為蜂窩物聯網的主力隊伍。
雖然LTE-Cat.1已經發展十幾年了,為何在2020年被眾星捧月,會不會被過度炒作“捧殺”,我們后續分析。
通知中的4G在括號中單獨提及LTE-Cat.1,但大家不要忘了LTE-Cat.4,畢竟LTE-Cat.4才是4G規模的主力組成部分。
主要目標2:
到2020年底,NB-IoT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2億;推動NB-IoT模組價格與2G模組趨同,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向NB-IoT和Cat1遷移;打造一批NB-IoT應用標桿工程和NB-IoT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
解讀:
NB-IoT普遍覆蓋和深度覆蓋,這可以一舉擊碎運營商放棄NB-IoT的謠言。今年初,很多人在傳運營商NB-IoT不賺錢,都在搞5G等言論。對于運營商來說,若想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擁有話語權,必須得有一套適合物聯網的支撐技術,而NB-IoT就是產業鏈的結晶。
3GPP在制定NB-IoT標準的時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在適應物聯網行業的訴求和發展。在4G時代,就提前制定5G物聯網的場景需求,到了目前的5G時代,已經在制定未來6G天地一體化的物聯網場景需求。
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2億。踏踏實實做連接,這個目標很容易實現。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有時候會亂了自己的節奏。
推動NB-IoT模組價格與2G模組趨同。這點好像不用推,相信中國產業鏈的力量,一切皆有可能。
打造一批NB-IoT應用標桿工程和NB-IoT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各地用戶動起來!錢是次要的,但凡實現了百萬級連接,意味著你是在幫政府職能管理部門做政績,扶持補貼肯定嘩嘩的過來。
重點任務(一)加快移動物聯網網絡建設。
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繼續深化4G網絡覆蓋,支持Cat1發展;進一步加大NB-IoT網絡部署力度,按需新增建設NB-IoT基站,縣級及以上城區實現普遍覆蓋,面向室內、交通路網、地下管網、現代農業示范區等應用場景實現深度覆蓋;著力做好網絡運維、監測和優化等工作,提升網絡服務水平。
解讀:
深度覆蓋會迎來新一輪的部署,但凡需要部署的場景,任何客戶都可以要求當地的運營商實現網絡覆蓋。若不配合,就是違背政府意愿,阻礙新基建的步伐。(開個玩笑)
室內、地下管網等訴求,也將帶動小基站的大規模部署。
重點任務(二)加強移動物聯網標準和技術研究。
1、制定移動物聯網與垂直行業融合標準。推動NB-IoT標準納入ITU IMT-2020 5G標準;面向智能家居、智慧農業、工業制造、能源表計、消防煙感、物流跟蹤、金融支付等重點領域,推進移動物聯網終端、平臺等技術標準及互聯互通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提升行業應用標準化水平。
解讀:
推動NB-IoT標準納入ITU IMT-2020 5G標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ITU現在也找不到能承載5G物聯網的技術體系,只有在現有NB-IoT的基礎之上進行繼續迭代和優化。
推進移動物聯網終端、平臺等技術標準及互聯互通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提升行業應用標準化水平。目前行業標準化的程度還不能滿足行業訴求,我們正在積極組織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對重點領域的標準進行梳理,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歡迎大家積極參與獻計獻策。
2、開展移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面向不同垂直行業應用環境和業務需求,重點加強網絡切片、邊緣計算、高精度定位、智能傳感、安全芯片、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儀表、跨域協同等新興關鍵技術研究,并開展相關試驗。
解讀:
針對低功耗,就能難倒一大片,大家不要停留在打嘴仗,時間會檢驗一切。在信息充分透明的時代,靠人為力量規避的技術缺陷將不再靈驗。
網絡切片和邊緣計算不僅體現在技術體系的變革之上,還將引發商業模式的變革。但這不是中小公司的菜,而是大公司的戰略布局。
高精度定位、傳感器、安全芯片擁有一定的產業基礎,但尚未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亟需更上一層樓。
重點任務(三)提升移動物聯網應用廣度和深度。
1、推進移動物聯網應用發展。圍繞產業數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三大方向推動移動物聯網創新發展。產業數字化方面,深化移動物聯網在工業制造、倉儲物流、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領域應用,推動設備聯網數據采集,提升生產效率。治理智能化方面,以能源表計、消防煙感、公共設施管理、環保監測等領域為切入點,助力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增強城市韌性及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生活智慧化方面,推廣移動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兒童及老人照看、寵物追蹤等產品中的應用。
解讀:
提升生產效率,是實施物聯網的一切根源所在。
物聯網行業應用五花八門,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從我們發布的行業白皮書即可領略其獨特魅力。
2、打造移動物聯網標桿工程。建設移動物聯網資源庫,開展創新與應用實踐案例征集入庫工作,提供交流推廣、投融資需求對接等服務;從資源庫中遴選一批最佳案例打造移動物聯網標桿工程,通過標桿工程帶動百萬級連接應用場景創新發展;進一步擴展移動物聯網技術的適用場景,拓展基于移動物聯網技術的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
解讀:
2019年我們和很多城市的高新區、開發區、園區進行溝通,就打造蜂窩物聯網標桿工程進行詳細溝通,這次通知更加堅定我們打造物聯網行業生態的決心。
2019年,我們拜訪了上海臨港新片區、上海浦東軟件園、嘉興秀洲開發區、南京棲霞區、合肥高新區、合肥瑤海區、青島城陽區、太原綜改區、珠海南方軟件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以及一些上市公司,溝通了我們期待建設的物聯網行業場景。
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節奏,但是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工信部的此次發文,將吸引更多的資源加入其中。
重點任務(四)構建高質量產業發展體系。
1、健全移動物聯網產業鏈。鼓勵各地設立專項扶持和創新資金,支持NB-IoT和Cat1專用芯片、模組、設備等產品研發工作,提高芯片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滿足規模出貨需求;打造NB-IoT完整產業鏈,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產品和應用系統;進一步降低NB-IoT模組成本,2020年降至與2G模組同等水平;加大Cat1芯片和模組研發工作,推動模組成本降低,促進規模應用。
解讀:
資本是助推劑,今年將加大組織基金公司和物聯網企業的充分溝通。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梳理各家企業的特色和優勢。最近在對NB-IoT芯片、LTE Cat.1的芯片和通信模組進行連載發布。
2、加快云管邊端協同的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建設移動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加強網絡能力開放,支持物聯感知設備快速接入,支撐海量并發應用場景;引導行業應用企業搭建設備整合智能化、設備及數據管理智能化、系統運維智能化的垂直行業應用平臺,逐步形成移動物聯網平臺體系,進一步降低移動物聯網設備的開發成本和連接復雜度,滿足復雜場景應用需求。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建設開放實驗室,為中小企業提供測試、驗證及開發支持等服務。
解讀:
目前,全球物聯網云平臺提供商已經超過5000家,各大互聯網公司、各大運營商、芯片商、通信設備商、云平臺服務商等,都宣稱自己擁有物聯網云平臺的服務能力。
賦能垂直行業,已經不是過去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了。互聯網只需要研究人性,即可制定宏偉的戰略。到了物聯網時代,不僅行業有自身的特點,還有地域的差異,以及人文管理的不同,各種組合之下,讓互聯網的大佬們也在感嘆物聯網沒那么性感。
3、規范移動物聯網行業發展秩序。支持開展移動物聯網網絡質量評估測試,推進網絡服務質量契合用戶需求,促進移動物聯網網絡服務提質增效。充分發揮社會服務監督作用,及時妥善處理用戶反映的服務問題,激勵企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鼓勵企業制定長期發展目標,強化業務創新和差異化發展,規范市場行為,形成良好的競爭發展氛圍。
解讀:
此條內容體現了制定者的胸懷天下,多一分則肥,少一分則瘦,雖然實現很難很難,但不代表我們沒有美好的期待。
4、支持移動通信轉售企業開展移動物聯網業務。充分發揮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快速、靈活的響應機制和跨行業優勢資源能力,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垂直行業應用領域開展移動物聯網業務創新,促進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解讀:
在中國,虛擬運營商成為了貶義詞,此處提的轉售,業內俗稱“卡販子”。很多從業人員表示不服,若不想被人冠之以該稱號,就得上下拓展,為客戶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重點任務(五)建立健全移動物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1、加強移動物聯網安全防護和數據保護。建立移動物聯網網絡安全管理機制,明確運營企業、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等不同主體的安全責任和義務。加強移動物聯網網絡設施安全檢測,強化對網絡安全漏洞收集、報告和修復的指導規范。依托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等,支持網絡安全核心技術攻關。開展移動物聯網重點產品安全評測,加速形成匹配移動物聯網場景特征和安全需求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加強移動物聯網用戶信息、個人隱私和重要數據保護。
解讀:
物聯網安全都知道很重要,但是難倒一眾安全從業人員。
互聯網時代安全的商業模式在物聯網時代不靈了,就連”嚇?!耙膊荒敲春檬沽?。
等保2.0的推進,安全企業認為是春天即將來臨,可畢竟還不是真正的到來。
2、夯實移動物聯網基礎安全。建立移動物聯網安全標準框架,制定物聯網卡、終端、網關等重點環節的分級分類安全管理系列標準。鼓勵企業、研究機構加大對移動物聯網終端可信認證技術、區塊鏈溯源等安全技術手段的研究應用。加快建設移動物聯網安全監管技術手段,提升安全態勢感知、卡端管理、風險預警等實時監測能力。
解讀:
物聯網的安全是一個系統架構的概念,局部安全再怎么花哨也沒有用。
當安全人員不懂AT命令、不懂串口通信、不懂EEPROM,就不要幫物聯網行業應用提供安全解決方案,那些只是在TCP/IP之上的安全就是花拳繡腿。
保障措施(一)制定發展路線圖。
順應移動通信技術更迭規律、產業發展趨勢及資源高效利用要求,以NB-IoT與Cat1協同承接2G/3G物聯連接,提升頻譜利用效率。在保障存量物聯網終端網絡服務水平的同時,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不再使用2G/3G網絡,推動存量2G/3G物聯網業務向NB-IoT/4G(Cat1)/5G網絡遷移。
解讀:
這些事情就是聯盟產業生態的事,我們已經堅持了4年,還將繼續擴大生態持續加碼。
保障措施(二)開展發展水平評估。
建立移動物聯網發展指數模型,完善數據統計和信息采集機制,統一數據統計口徑,跟蹤監測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基本情況,編制移動物聯網發展報告。客觀衡量和評價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水平,充分激發各方發展移動物聯網的動力。
解讀:
物聯網是技術支撐,是賦能行業提升智能化水平。物聯網邊界很難界定,不像芯片、軟件那么容易界定。
有些人拿著幾年前的數據做判斷,或者有些人拿著很多大佬未來10年20年之后的數據做判斷,就不要找我們只看3-5年的數據,否則會影響你們的樂觀情緒或消極心態。
保障措施(三)加強基礎設施規劃。
鼓勵各地在工業(產業)園區、智慧城市、美麗鄉村以及城市道路橋梁、市政管網、綜合管廊、交通物流、綠地景觀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統籌考慮智慧應用需求,提前做好移動物聯網相關設施建設或預留空間。
解讀:
這給很多系統集成商的價值就如同”尚方寶劍“,在大型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你根本爭不過那些超級大佬,而智慧城市的應用將下沉到街道、下沉到街區、下沉到職能部門,而這些就是系統集成商的自留地,耕耘好才能過得自由自在。
保障措施(四)營造有序市場環境。
移動物聯網企業應將物聯網業務納入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管控體系,健全物聯網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的監測、發現和處置機制,依據物聯網卡功能限制要求,嚴格規范短信、語音等功能使用,按照“最小必要”原則為用戶開通物聯網功能;強化移動物聯網產品進網監管,引導企業依法依規推出各類移動物聯網終端產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懲治,打造公平良好市場環境。
解讀:
想必大家都收到過騙子騷擾和垃圾廣告騷擾,就像天橋上有人給北大校長推銷北大畢業證一樣,運營商的領導應該也經常接到垃圾電話和短信。
保障措施(五)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充分發揮國家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移動物聯網產業聯盟的示范引導和資源聚集作用,加強移動物聯網優秀案例和標桿工程的宣傳推廣,鼓勵各地結合智慧城市、“互聯網+”和“雙創”推進工作,加強信息通信行業與垂直行業融合創新,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解讀:
希望各示范基地和產業聯盟發揮真正的價值,但對大家太難了,簡單的羅列展示跟不上行業的訴求,企業展廳一建成就意味著落伍,展覽展會的同行競爭越來越多,反而客戶越來越少,都是值得大家反思的。
本文來自5G物聯網產業聯盟,本文轉載分享。
-
NB-IoT
+關注
關注
412文章
1448瀏覽量
184646 -
LoRa
+關注
關注
349文章
1695瀏覽量
232070 -
移動物聯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瀏覽量
53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