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高達10米、重達數噸的機器人,還可以做出動作、變換顏色……這不是科幻片中的情節,這一幕最近真實地發生在北京。
前段時間,由央美教師孫世前、范爾蒴共同打造、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出品的一款10米高的巨大中國風機甲藝術裝置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隨后在網絡上引發關注。
孫世前、范爾蒴和他們共同打造的城門機甲。受訪者供圖
這款機甲裝置如何設計成形?背后又有什么樣的故事?它的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孫世前近日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專訪。
從城門建筑變形而來的機甲
這款高10.01米的大型機甲,由一座城門建筑“變形”而來。
城門機甲介紹。受訪者供圖
中國古城門建筑是這件作品變形前的樣子。在這個“城門建筑”變形為機甲構件后,上段是頭胸鎧甲,城臺部分變形為胸甲,城門、匾額、值房、吊車包容其中。屋頂片段錯落裝飾在兩肩成為肩甲,以古建筑角梁裝飾。
中段是腰臀鎧甲,屋頂片段成為裙甲,古建筑角梁與裙甲結合。
下段是戰靴,腿腳部位對應建筑的基礎部分——臺基、臺階、欄板望柱,丹陛等,包容在屋頂片段中,用斗栱裝飾,色彩與上面兩段的角梁呼應。
機甲上中下三段均以解構的屋頂來強化機甲的造型輪廓,形成肩臂鎧甲、裙甲和戰靴,同時用鴟吻和屋脊套獸、斗栱等元素進行裝飾。
城門機甲展出時展示“作揖”動作。受訪者供視頻截圖
爭議帶來的創新
孫世前告訴記者,“把城門變成機甲”這個想法最初源自一次有爭議的展出。
2014年,孫世前曾與某電影公司合作,把國外的機器人放在北京前門展出,結果卻備受爭議。“當時有人質疑,為什么要把外國的機器人展到北京的中軸線上。”
“當時覺得很郁悶。本來自己認為是做了一件挺好的事情,結果卻引來質疑。”不過,孫世前很快找到了新的方向——把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機器人中。
“我的一個好朋友,也是央美建筑學院的老師范爾蒴,他建議,可以把古城門的形象改成一個機器人作品。這個事給我的啟發特別大,于是就想做一款我們自己的機甲作品。”
城門機甲展出照片。受訪者供圖
于是孫世前與范爾蒴將機器人藝術與建筑藝術結合,開創了全新的機甲系列。
只是沒想到一下子就做了五年。
用五年把城門變成機甲
五年中,孫世前和他的團隊用前三年時間想方案、改設計。這期間要先設計出二維平面圖,做設計稿,然后進行三維工業建模。
為了能將城門元素融入機甲當中,孫世前也請教了許多古建筑專家、歷史學者。他告訴記者,從最開始的設計到最終展出的機甲作品,設計稿就改過十多版。而為了讓機甲能動起來,孫世前還特意自學了編程。
城門機甲展出時展示“作揖”動作。受訪者供圖
當然,這時的機器人還停留在紙面上,他更大的壓力來自于資金。
一個10米高的機器人所需要的材料、人工成本合計下來至少也要幾百萬。孫世前足足用了兩年時間籌集制作的預算“這件作品完全是自費制作的,最后用工作室這兩年的收入才完成。”
“機器人一直影響著我的命運”
對于孫世前來說,做機器人藝術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他至今還能回憶起小時候在動畫片中看到機器人的印象。
他甚至覺得,在今天看來,機甲、機器人這些東西一直在影響著自己的命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孫世前在大連一個小島長大。在他的印象中,童年不少樂趣來自于電視上的動畫片,尤其是其中的機器人。
“當時超喜歡,就想買這些玩具。我在商場里看過,基本上一個玩具相當于我父親一個月工資,也沒有辦法讓家里買。”
孫世前只好自己做。剛開始是用紙板簡單地拼出機器人的形態。隨著年紀增長,他用紙板做出的機器人甚至能變形了。
也是因此,孫世前漸漸喜歡上畫畫。“后來就很幸運地考上了中央美院。當時我們學校只有我一個人考上央美。同學們都說,因為我做了很多機器人,立體空間思維很好。”
城門機甲展出照片。受訪者供圖
重度手辦玩家
考上大學后,孫世前發現小時候喜歡的機器人依然有,只是仍舊買不起。
他甚至還記得自己當時在西單看到一款MP01擎天柱的情形。“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2003年,當時那個擎天柱要920元。這相當于我大半個學期的生活費,我也沒法跟家里要這個錢,于是就開始想辦法自己去講課掙錢。其實也是它促使我踏入了社會。”
孫世前工作室一角。
這期間,孫世前開始用掙來的錢自己買機器人手辦。時至今日,孫世前仍在工作室里擺著滿墻的機器人手辦、玩具。他說自己沒具體算過,“大概收了有一萬多個”。
這些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形象伴隨他從童年一路走來。
“也有人問我,這些手辦升值沒有?會不會賣?它們占用了我大量的精力,但也給了我很多快樂,我不會賣它們。如果真的賣了,就相當于把我的青春賣了一部分。”
“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機器人藝術”
靠著這種熱情,孫世前和他的工作室幾年來打造許多機器人形象。
除了最近展出的城門機甲,他還以十二生肖為題材做成可變形的機器人,這幾年間陸續完成了六臺“生肖金剛”實體機甲。它們有的會走,有的可以由真人坐在駕駛艙內操控……
幾天前,這些生肖機甲還亮相2019中國科幻大會現場。
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展出的孫世前制作的“生肖金剛”作品。
隨著不斷推出新作,孫世前與他的機器人藝術也被更多人認可。他本人甚至被網友戲稱為“中國機甲教父”。
孫世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2014年到現在,我們自己研發的作品投入已經超過千萬了,差不多是工作室這五年的大部分收入,在北京大概是一套房的價格。但對我而言,這些作品遠比房子重要得多。”
但他仍未滿足:“我們想做不僅僅是十二生肖機甲,也不只是建筑機甲,對應的故事我們其實已經寫了五年了。”
他告訴記者,之前去國外,總感覺中國機器人領域是一個相對空白的狀態。“我想用這些作品告訴大家,中國也有自己的機器人藝術。同時,我們也把中國傳統文化賦予機器人、機甲這種當代藝術載體之中,展示給世界。”
孫世前指了指自己工作室的slogan,就是這句話:“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機器人藝術”。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24瀏覽量
2075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