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AI芯片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芯片開發和算法迭代的錯配。芯片開發成本高,周期長,技術壁壘高,且需要企業有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對算法趨勢和演變有充分的前瞻性預判,使得經過一兩年研發的芯片在推出的時候,仍然能夠適應最新的主流算法。AIOT產業落地與應用場景開發,一直是行業內關注的焦點。
近日,在地平線旭日二代芯片發布會上,來自平安集團的首席科學家、集團執委肖京博士、96Boards創始人張旸博士,阿里云IoT兼AI@Edge技術負責人龍一民先生,地平線的戰略規劃與市場拓展副總裁李星宇先生圍繞AI芯片引領的邊緣計算驅動的產業落地與技術挑戰,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對話。
在AI和業務結合的落地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在未來2-3年內,您認為平安AI的技術發展戰略是什么?
肖京:平安金融使用AI,在四個核心業務場景都有應用。一是風控、反欺詐,二是獲客精準營銷,三是服務,金融本質是服務行業,四是運營。
比如說獲客,平安采用了用戶畫像方式,怎么在低頻的場景中,使用精準營銷、智能推薦些技術來幫我們提升,效果明顯,成倍提升轉化率;又比如風控,微觀的每個單據可能有風險,客戶總體是否有風險,可以采用各種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我們降低風險。很多AI具體應用,效果明顯,給我們帶來了幾十億的成本降低或者是利潤提升。
人臉識別、微表情,看起來很常見的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發揮大作用,小額貸款,平安之前需要通過800多個門店完成,現在采用通用人臉識別和微表情,全部進行線上化,降低三分之二的違約率,十幾萬的客服減少。
未來,平安集團要在所有場景中充分使用AI技術,把業務和技術融合好,解決實際業務的問題,讓業務能力得到很大提高。AI不是獨立的產業,必須依托另外一個產品,賦能產業,降風險,降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價值。
96 Boards是ARM生態系統里面最大的獨立第三方社區。在支持初創公司的商業化落地、培養AI生態方面,96 Boards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張旸:96 Boards支撐的不僅僅是ARM,我們是有很多其他的IP以及獨立的IP供應商,在96 Boards上面都有,包括英特爾在內都有96 Boards的平臺,96 Boards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個獨立的芯片開放平臺組織。
我們有機會和全球范圍內的大型成熟企業,軟件、芯片公司合作,對于AI創新企業,我有兩點經驗分享。1、AI真正價值是給傳統行業帶來增值,有明確目標、專注差異化產品的公司會成長的比較好。2、光有差異化不夠,國內企業缺少什么,第一反應是自己研發和制造出來,這是比較耗費成本的。合作共贏的方式很多,尋找合作伙伴建立共贏關系非常重要。
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提出打造AIoT的基礎設施,能夠覆蓋從云、管、邊、端這樣的一個全鏈條,請分享一下阿里云在這塊的進展,同時阿里云和合作伙伴的業務邊界又在哪里?
龍一民:阿里云智能AIoT,實際上是在承擔為全行業打造一個AIoT和物聯網的基礎設施,同時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我們也承擔了一個AIoT和物聯網基礎設施角色。從設備連接開始,為MCU提供了RDO物聯網操作系統,面對CPU的這些設備,我們也提供了Link SDK連接的能力。上層有統一的邊緣計算平臺,這個平臺集成了三部分,低功耗廣域網、物聯網卡、視頻和AI部分邊緣計算能力,北向主要是有面向物聯網數據分析的能力,以及面向我們開發者生態的IoT Still的整個開發者平臺。
阿里云定位下不碰硬件,上不碰Saas。阿里打造平臺為硬件合作伙伴帶來機會,地平線的發布會接地氣,三款類型產品對于市場定位非常精準,對智能社區、智能硬件和智能IP,我們為地平線提供接入和云化能力。整體云化、商業化、策略化。幫助地平線上云,包括云存儲、點播和錄像。以往邊緣服務模式,我們會提供混合的模式,根據場景來下發服務模式。
AIoT商業化存在哪些挑戰?未來三年內,你看好哪些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肖京:AIoT的商業化,需要首先回答三個問題。第一、首先找到行業的痛點,是否需要AIOT來助力;第二、你要做到什么程度?量化目標確定。第三、怎么做?如何去規劃和執行。
AIOT的場景比如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是比較清晰的。還有一些場景是不清晰的,需要公司定性定量來分析。我認為,AI未來在醫療、養老、環保等許多行業有機會,關鍵是技術是否成熟,能夠解決痛點問題。
張旸:我是非常樂觀的,AIOT帶來的市場機會,所有可以給生活和工業提供智能化的機會,都是有可能的。數字孿生的多維數據,有數據挖掘的地方都是有市場機會。AIOT是一個碎片化和長尾市場。對于芯片廠商、軟件廠商,策略不同,用什么策略來進入長尾市場?還有,AIOT從興起到成為紅海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如何讓企業健康存活下去?必須找到差異化的市場定位。
龍一民:三大挑戰:如何為行業客戶提供價值?如何為生態合作伙伴、硬件廠商、硬件方案解決商提供價值?如何為C端客戶提供價值?
比如為行業客戶提供價值。以前云計算主要是為了解決云化,接入,降低整個運維成本,從應用的分發、應用的部署、更新、遠程運維來提高它的效率。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在邊緣計算時候,最重要場景發生在客戶邊緣,在這種網絡環境下,用更少的人力解決應用分發、部署和遠程運維的能力。
C端用戶,AIOT除了高價值單品(智能音箱)外,還有哪些入口?視頻領域是否存在高C端用戶價值和用戶粘性的家庭入口。隨著SaaS的集成和多模態,我們認為未來也是有很大機會的。對于硬件合作伙伴,提供可持續發展生態和應用能力,讓軟硬件更加靈活,交付到客戶手中。
黃暢:需要關注兩個閉環:第一、業務閉環和商業閉環。AIoT領域賦能傳統行業,面臨的困境是缺乏開放性,讓信息真正流動起來,從定性評估逐步走向定量分析,找出瓶頸和痛點,然后去創造真實價值;第二、數據(業務數據和傳感器數據)閉環,這點對AI公司尤為關鍵。地平線關注基礎的感知數據閉環,如果能夠持續去獲取真實場景中的數據,不斷去迭代,從而形成一個感知的平臺,廣泛賦能各個業務場景中一些基礎的AI任務。
AIOT場景的碎片化帶來對技術需求多樣性,這對邊緣計算的硬件和算法帶來哪些挑戰?
肖兵:AI應用目前的兩大問題:第一、產品同質化嚴重,目前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來覆蓋多樣的場景;第二、效率低。效率提升和隱私保護都可以通過邊緣計算來解決。
AIoT通過邊緣計算芯片來實現,尤其是原始數據不用上傳云端,通過邊緣AI芯片,數據脫敏,低功耗的邊緣計算芯片可以降低數據中心的使用量,提升數據中心的真正效率。我們覺得是通過底層的技術能力,一定要跟垂直領域的業務結合起來,然后形成一個中臺。中臺能力形成一些組件,才能解決碎片化的問題。前端只要簡單做一些組裝就能完成一個個場景,才能標準化快速擴展。
張旸:對于需求碎片和多樣性市場,產品開發和產品定制,企業要定義標準化的模塊,差異化的東西帶來利潤。大家都愿意做差異化產品。
龍一民:未來開放的地平線芯片,引入第三方算法,對于模型如何進行保護。云上的容器化和邊緣的容器化,Linux操作系統支持云,邊緣盒子,用容器化的東西來做支撐。容器化總目的還是希望解決應用分發、遠程運維的問題,來降低里面的成本。
黃暢:首先我們要做到開放,才容易形成閉環,因此我們加入了96 Boards這樣一個生態。加入生態,開放是前提;其次,中臺非常重要,阿里、平安等大型企業都非常關注中臺。AI中臺不同的是算法的中臺和數據的跳臺,數據如何形成標準化,形成算法模塊,最終這些算法模塊組合在一起,去面對各式各樣的碎片化的、長尾的需求。
-
阿里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967瀏覽量
43119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894瀏覽量
35103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04瀏覽量
49140 -
地平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6瀏覽量
149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