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5G商用元年,隨著5G、LoRa以及NB-IoT等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物聯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將有204億件聯網產品投入使用,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聯網數量將達到252億件。看起來,物聯網的發展正進入“井噴”的利好期,大規模的“物與物”聯網、在線形成巨大數據將創造難以估量的巨大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提醒整個產業界,事實上物聯網的發展并非“一片樂觀”,仍有六大障礙亟待破解:第一,物聯網建設成本急需下降。第二,數據挖掘的價值尚未完全體現。第三,物聯網安全方面的挑戰較大。第四,物聯網商業模式仍需進一步探索拓展。第五,物聯網法律法規急需完善。第六,缺乏以物聯網為主營業務的龍頭企業。而記者認為,在鄔賀銓院士所談及的六大挑戰中,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仍是推動物聯網發展關鍵,如何找到產業與社會的痛點問題,找到剛需場景,從而建立可持續、可變現的商業模式仍是物聯網產業破題的關鍵,仍是“重中之重”。
就像鄔賀銓院士所說:“當前中國物聯網在行業應用中發展較好的,基本上都是政府買單的領域,如智慧城市中的安全監管監控、交通監控等,而其他項目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并進入良性循環,仍較困難,需進一步探索拓展。”而事實上,在現實的場景中,尤其是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有大量剛需場景,現在缺乏的只是發現剛需問題的“眼睛”。
10月25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的海爾生物,是一家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提供基于物聯網的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我們都知道在醫療領域,從血液到疫苗到生物樣本,都面臨存儲與運輸的問題,而且常常面臨信息不對稱導致錯種疫苗、問題疫苗以及血液不合理利用等諸多問題,而該公司推出的物聯網生物樣本庫方案、血液網方案和疫苗網方案就能夠很好地破解這些難題。該公司被資本界廣泛看好,因為解決了這些行業的痛點。
前幾天,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在廣州透露,目前聯想創投的主要投資方向是“智能互聯網”的新物種,這些新物種是真正懂得數據智能的力量的企業。而在此前賀志強曾談及聯想投資的中飛艾維,這是一家做電網巡線檢測的物聯網公司,利用無人機、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就可以提升電力行業電網巡線效率,比傳統人力巡線檢測效率提升20倍,精準率提升10倍。而最近聯想創投在大灣區投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智慧工業、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通過物聯網、AI與傳統產業結合,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這兩個例子釋放出幾個關鍵信息。其一,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有大量的產業痛點場景是智能物聯網可以開掘的市場。如果說過去在互聯網時代我們主要是眼睛緊盯“消費市場”來找商機,那么在物聯網時代我們開掘市場要眼睛緊盯“產業市場”。其二,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物聯網商業模式,需要圍繞“數據”來構建價值鏈,通過物與物相連獲得豐盈數據,實現精準感知,獲得智慧,破解產業痛點難題。正像鄔賀銓院士所言,隨著5G到來,物聯網的發展已經從原來的單點智能走向了主動智能發展時代。
專家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5G+AI將使物聯網走向智能物聯網
移動通信大約10年發展一代,每一代峰值速率都是前一代的約1000倍。5G是4G的自然延伸,更是一場革命。如果說1G-4G是面向個人的,5G則是面向產業互聯網的,它增強移動寬帶,低時延、廣覆蓋、大連接,支撐移動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應用,推動了物聯網向智能物聯網發展。在工業領域,5G環境下的工業互聯網將在物流、建筑、冶金、化工、機械制造等領域廣泛落地,實現生產流程的再造,全面推進自動化、智能化。在上海首個5G+工業互聯網園區內,過去,電纜對連靠有經驗的技工與助手合作操作完成;現在,普通工人戴上5G AI頭盔根據指令對接即可,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5G帶來的震撼超越個體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體驗,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和普遍性。據測算,到2035年,5G將給全球產出增加12.3萬億美元;2020—2035年將使全球GDP增加7%,新增大批就業機會。5G是網絡新技術的集中體現,是當代高新技術的制高點之一,它與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正催生新業態。隨著5G的全面滲透,社會發展和民生服務將不斷獲得新動能,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將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工程院院士邱愛慈:
電力物聯網要解決“感”更要解決“知”
智能感知終端是泛在電力物聯網最小感知單元。傳感與數據智能的結合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重要特征,將多傳感器管理、輕量級數據處理及智能算法下沉至感知終端,充分利用終端邊緣計算能力,實現云端交互協同計算,是在當前技術水平下,降低系統資源成本、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徑。感知不僅僅要“感”,更重要的是要“知”,這對傳感器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在通信技術方面,構建光通信網、無線專網、衛星通信、電力線載波通信等融合發展,持續調優的通信網絡,才能夠全面支撐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邊緣計算技術同樣是泛在電力物聯網最核心的基礎技術之一,它是連接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橋梁。電能是現代工業生產的主要能源和動力,已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電力系統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電力設備、信息設備、材料、芯片等技術,若是長期受制于人,將對電力行業的長遠發展埋下非常大的隱患。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是全行業關注的大事,一定要提前布局基礎性、核心技術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成果,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分階段實施策略,加強開放共享力度,增強服務意識,統籌考慮安全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
工業互聯網實施主體需要多樣性
發展工業互聯網和傳統的消費互聯網不一樣,也需要新的思路。傳統消費互聯網商業模式上是先燒錢、圈用戶、攢流量,這種模式我認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是難以復制的。從實施主體上講,消費互聯網基本上形成了壟斷、贏者通吃,工業互聯網可能是需要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它的實施主體應該是多樣化的。從技術上,不同于互聯網技術高度成熟,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還有望突破,技術路線還不明確。
比如工控行業,大量聯網協議需要統一。從生態平臺上看,消費互聯網依賴于iOS、安卓操作系統,已經構建了相應的APP平臺。工業互聯網要達成這樣的模式就需要新的特定的操作系統及其相應的配套平臺。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
發展工業互聯網我們需要蹄疾步穩、要求實效。現在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政府熱、企業冷。政府在鼓勵企業上云、鼓勵企業上網,但我們很多企業沒有看到實質性的好處,在觀望、在等待,所以要避免這種運動式的推進導致的無謂浪費,所以要務實。
同時也不能一味追求規模,行業特點千差萬別,企業信息化水平也參差不齊,多數企業的數字化水平還比較低。應該是成熟一家企業、落地一家企業,成熟一個行業、落地一個行業。我們還需要高度關注問題的導向,主要針對企業生產中間的問題,去解決問題。企業部署工業互聯網是需要投入的,需要產生成本的,也需要考慮它的投資回報,所以說怎么樣結合企業實際,強調問題導向,這是一個關鍵。
責任編輯:lw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0文章
44778瀏覽量
3746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