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將公安大腦升級為城市大腦,打通公安、住建、交通、應急管理、水務等部門的信息系統,為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提供支撐。”
依托智慧公安建設,集成創新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上海市公安局不斷推動公安工作重心從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轉變。
龔道安透露,全市公共區域布設安防“神經元”70余萬套件,即時感知推送各類風險隱患,全領域全天候全時段為城市安全站崗放哨。同時,把街面“電子警察”升級為“平安衛士”,既管交通違法,也管社會治安,搶劫、搶奪等街面犯罪,往往一經實施,即被智能識別。
目前,全市3400余個居民小區已升級為智能安防社區,加裝了智能門禁、“微卡口”、煙感等“神經元”,不僅入室盜竊實現了“零發案”,而且獨居老人看護、停車阻塞通道、高空拋物傷人等社會治理“老大難”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破解。
關于打造靈敏聰慧的城市神經中樞,龔道安說,已初步建成匹配上海城市體量的公安大腦,具備超級存儲和運算能力,研發了一大批融匯全警經驗、注入人工智能的系統模型,為打防犯罪和行政管理插上了智能化翅膀。通過預謀犯罪甄別模型,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多起策劃在滬搶劫的犯罪線索,嫌疑人剛剛“組隊”就被“團滅”,犯罪被遏止在實施之前。
“我們正在將公安大腦升級為城市大腦,打通公安、住建、交通、應急管理、水務等部門的信息系統,為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提供支撐。”龔道安說。
近年來,上海公安機關不斷打造創新實用的智能產品,為城市安全保駕護航。一批會“思考”的智能信號燈、會發聲發光的行人過街提示器亮相申城,實時感知路況、動態分配路權、智能誘導交通,用“智慧”激活城市血脈。“非接觸、不停留、有尊嚴、無輻射”的智能安檢設備用于國家會展中心等公共場所,不僅縮短了安檢時長,增加了危險源的識別種類,還給市民以輕松便捷的安檢體驗。大人流監測已覆蓋外灘、豫園等主要旅游景區,動態掌握現場人流變化,實時指導精準實施限流、單循環、交通管制等疏導管控措施,節日里盡管人流如織但秩序井然。一批多功能一體機投放在派出所,可自助辦理戶政、交通、出入境等事項,能像銀行ATM機一樣為市民提供24小時服務。
為滿足市民對安全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公安機關還指導上海保安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探索社會化安全服務平臺建設,初步建成“淘安網”,已上線開鎖換鎖、共享停車等4項服務和24種商品。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4瀏覽量
239030 -
智能安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642瀏覽量
53736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7瀏覽量
1375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