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校正
圖像校正是指對失真圖像進行的復原性處理。引起圖像失真的原因有:成象系統的象差、畸變、帶寬有限等造成的圖象失真;由于成象器件拍攝姿態和掃描非線性引起的圖象幾何失真;由于運動模糊、輻射失真、引入噪聲等造成的圖像失真。圖象校正的基本思路是,根據圖像失真原因,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從被污染或畸變的圖象信號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沿著使圖象失真的逆過程恢復圖象本來面貌。實際的復原過程是設計一個濾波器,使其能從失真圖象中計算得到真實圖象的估值,使其根據預先規定的誤差準則,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實圖象。
圖像校正分類
圖像校正主要分為兩類:幾何校正和灰度校正。
一、圖象幾何校正
其思路是通過一些已知的參考點,即無失真圖象的某些象素點和畸變圖象相應象素的坐標間對應關系,擬合出映射關系中的未知系數,并作為恢復其它象素的基礎。
幾何校正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建立幾何校正的數學模型;
其次利用已知條件確定模型參數;
最后根據模型對圖像進行幾何校正。
具體操作通常分兩步:
①對圖像進行空間坐標變換;首先建立圖像像點坐標(行、列號)和物方(或參考圖)對應點坐標間的映射關系,解求映射關系中的未知參數,然后根據映射關系對圖像各個像素坐標進行校正;
②確定各像素的灰度值(灰度內插)。
二、灰度校正方法
灰度校正方法的分類:根據圖像不同失真情況以及所需的不同圖像特征可以采用不同的修正方法。
通常使用的主要有三種:
灰度級校正
針對圖像成像不均勻如曝光不均勻,使圖像半邊暗半邊亮,對圖像逐點進行不同程度的灰度級校正,目的是使整幅圖像灰度均勻。
灰度變換
針對圖像某一部分或整幅圖像曝光不足使用灰度變換,其目的是增強圖像灰度對比度。
直方圖修正
能夠使圖像具有所需要的灰度分布,從而有選擇地突出所需要的圖像特征,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畸變校正
光學系統將物面上的細光束成像,這些細光束與高斯像面相交,一般不會成為一個點,而 是一個彌散斑。而且彌散斑的中心也不處在高斯像點上。也就是說,像不但是模糊的,而 且是與原物不相似的。這種不相似就叫做畸變。
首先,根據細光束追跡公式推導,可以得到: 畸變與 光闌位置的正弦差 和 角倍率有關 ;
另一方面,根據賽德表達式,畸變是由球差、光線入射角度、場曲共同決定的;
因此:
當光學系統不產生很大的光闌彗差時,畸變由角倍率所完全決定;
這就是主光線有很大角倍率時畸變難以矯正的原因;
合理的改變光焦度的分配,改變光線入射角度、場曲的大小,也是矯正畸變的有 效方法;
對于畸變受光闌、入瞳位置的影響,對于畸變要求嚴格的光學系統,必須從結構 形式方面來考慮畸變問題。
以上是對畸變公式、原理的分析。而在實際操作中,根據透鏡組設計的經驗,我們知道:
對稱型物鏡的畸變是很小的;如果可以,盡量采用對稱結構來校正畸變。Topogon、Pyccap 等均采用對稱結構消除畸變,而非對稱物鏡的畸變,則需要用特殊的校畸變面,距離光闌較遠的透鏡,主要影響軸外像 差,對于畸變的矯正,可以在透鏡的后組上,采用巧妙的方法達到要求;另外,根據對畸變的校正的經驗,正畸變和負畸變的面應當距離較近,如果相隔較遠就很難校正了。
大多數畸變較小的反遠廣角鏡頭,是采用此種方法達到對畸變的校正的。
-
圖像處理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317瀏覽量
57362 -
鏡頭
+關注
關注
2文章
514瀏覽量
25864 -
光學系統
+關注
關注
5文章
248瀏覽量
185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