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人們曾經預言進入21世紀后,車輛已不再需要駕駛者控制。不過,今天再回頭看看這個預言,似乎并沒有完全成真,因為你仍然坐在駕駛座上握著方向盤,但隨著電子科技的日新月異,在上個世紀被認為是天方夜譚的輔助功能已經逐一投放在量產車上,本文所要探討的LKA(Lane Keeping Assist)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LKA這個看起來不太起眼的配置,到底有多重要呢?根據NHTSA(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調查顯示,有37%的死亡車禍肇因于車道偏離,比例之高讓人開始重視LKA的重要性。提到LKA,就必須先提到LDW(Lane Departure Warning)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與LKA非常相似,是藉由攝像頭監測道路上的標線,來判斷車輛是否偏離車道。不過,LDW系統并沒有自動導正車身的功能,它只能提醒駕駛者車輛已經偏離車道。
在現今的駕車環境中,有太多外在事務容易讓駕駛者分心而偏離車道,因此減低偏離車道的機率就成了車輛制造商的重要課題。
或許有許多讀者會認為,第一輛配置LKA系統的車輛肯定是奧迪、沃爾沃或者是奔馳之類的歐美系車,然而事實上最先配置LKA的量產車是2001年上市的日產第四代CIMA(代號F50,即日本版的英菲尼迪Q45)。早在第四代CIMA上市之前,日產就在2000年推出ASV-2 (Advanced Safety Vehicle-2)實驗車,其以第三代CIMA(FY33)為基礎,配置Advanced Cruise-Assist Highway Systems (AHS) 巡航輔助系統。這套系統除了包含了自適應巡航系統、自動剎車系統之外,還有LKA系統。這套系統除了在偏離車道時發出警示,也會主動轉向,使車輛保持在原有的車道內。
此系統通過車內后視鏡附帶的攝像頭,擷取車道標線的影像,計算車身與車道標線的接近速率,若計算出車輛在一定的時間內(此時間為一秒內,視車廠設定)將跨越標線,系統便會發出警報(有可能是振動或是提示聲響)。系統的靈敏度可以藉由軟件調校來改變,可以在即將跨越車道標線時就發出警示聲響,或者是已經跨線時才發出警告。此外,在狹窄的道路上,系統也會允許駕駛者在轉彎時輕微壓線,減低系統對駕駛者的干擾。
LKA系統在每次啟動車輛之后,就會默認開啟,但駕駛者也可手動關閉。當系統判定駕駛者對于即將越過車道標線的情況沒有采取任何修正的動作時,會對轉向系統下達修正方向的指令,但修正力道相當輕微,儀表盤也會發出提醒,請駕駛者手握方向盤。此外,若駕駛者開啟轉向燈,在跨越車道標線時,系統也不會發出任何警告或修正動作。根據E-NCAP的調查顯示,配置LKA系統的車輛可以降低大約4%的嚴重傷害與9%死亡事故(于歐洲地區)。
應用限制
系統必須在時速(約45km/h)才會發揮效用,且兩側需要有車道標線。在E-NCAP的報告中指出,惡劣的環境天候(下雪、大霧)、路面污損、前風擋臟污都會影響系統的工作效率,另外,各個國家的道路標線有所不同,也會影響系統的辨識率(例如韓國特有的藍色標線)。
-
輔助駕駛系統
+關注
關注
5文章
85瀏覽量
170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