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搭配手持式裝置與網際網路的連結,構建出包含生活、運動、醫療…等各種領域等更多生活上的應用。由于穿戴式裝置體積小巧且更貼近人體,其設計上對于體積重量、發熱、EMI、電源管理、防觸電、防濕防水防塵、舒適度甚至在時尚感有更嚴苛的要求,因此市場也針對穿戴式裝置,推出各式專用的微機電電子元件與感測技術。
穿戴式裝置專用之微機電元件
拜MEMS(微機電)元件技術的進步,讓各式傳感器能輕松嵌入到手持式裝置、穿戴式裝置之中,使科技應用無所不在。由于穿戴式裝置是穿戴于人體身上,故比手持式裝置更貼近人類,能夠延伸更多生活上應用,或忠實偵測與紀錄人體生理機能的反應。目前已知的穿戴式裝置,可提供人類在科技應用(語音通訊/擴增實境/個人助理)、生活品質(食品熱量、睡眠提示、節食建議)、運動健身(比賽紀錄、訓練健身、虛擬教練)、醫療輔助(心電圖、脈搏記錄、睡眠改善…等生理機能量測儀)、旅游輔助(路線建議、導航指示、旅程紀錄)、公益應用(孩童/寵物/老人失蹤協尋)等各種貼心的應用。
基本穿戴式裝置的感應器系統架構圖 (fp7-smac.org)
醫療穿戴式裝置的資訊傳遞系統架構圖 (Intersive)
由于穿戴式裝置的體積更小,更貼近人體,且必須長時間穿戴,因此這些裝置對于發熱、EMI (電磁干擾)、電源管理、防觸電、防汗/防水/防塵、舒適度、精準度、體積重量,甚至時尚等要求,都比手持式裝置更為嚴格,因此各廠商在設計產品時,就必須顧慮到這些課題。而MEMS微機電零件供應商,也提供各種不同等級的產品,以符合系統廠商在設計穿戴式裝置時的需求。
穿戴式元件的市場與趨勢
因應穿戴式裝置的市場起飛,讓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應用得以實現,不管在醫療保健、運動健身、娛樂資訊、工業產品、國防安全等領域都將用得到,使得MEMS元件與感應器的需求跟著水漲船高。據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機構的數據,2013年全球消費電子用的感測器市場規模為152.7億美元,并以9.7%的平均復合年增率,預計在2020年達到292.5億美元。
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報告中說明,醫學專用圖像感測器市場規模在2018年將達到107.5億美元,平均復合年增率為3.84%。出貨量部份,2013年達16億個,預計2018年將達到30億個。
至于Image Sensor(影像感測器)部份,依據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機構的預測,到2020年的全球出貨量可望達30.092億個,2014~2020年平均復合年增率為6.7%,到2020年將達到120億美元。
當今高階手持式裝置的CPU(處理器),已經邁向八核心的里程碑,處理速度更快。然為了減少感測器在全天候偵測、搜集與處理上的電能消耗,許多產品已開始搭配MCU(微控制器),來擔任動作感應專用的協同處理器(Motion Co-processor)。
以蘋果iPhone 5s、iPad Air、iPad mini 2內建的M7為例,便是一款協同處理器,采用NXP LPC1800系列的客制化Cortex-M3微控制器,運作時脈為150MHz,可搜集、量測、儲存感應到的資料(來自STM三軸陀螺儀、Bosch三軸加速器、AKM電子羅盤等感應器資訊),縱使手機在待機中亦能運作,繼續將感測資料記錄下來,待裝置喚醒后就能夠繼續處理資料,這樣的設計可讓裝置在長時間的運作下(例如運動),更為省電。
在穿戴式裝置的應用上,大多采用Sensor Hub MCU,亦即采用ARM Cortex M系列的MCU來當主要控制器,以達到高效能、低耗電的目的。例如Fitbit智慧手環,便是采用ST的STM32L151C6 Cortex-M3低功耗16位元32MHz MCU、Jawbone UP智慧手環采用TI的MSP430F5528 16位元25MHz MCU。而Pebble智慧手表采用ST的STM32F205RE Cortex-M3架構的32位元120MHz MCU、Sony SmartWatch SW2也采用ST MCU,時脈為180MHz。
至于Samsung的Galaxy Gear智慧手表,仍采用自家Exynos 800MHz單核CPU來做感測運算處理,可惜搭配的電池容量太小,連續使用25小時就要充電,雖效能強、但持續力不佳,市場反應冷淡。因此,Samsung在MWC發表的Gear 2家族,采用MCU設計,使用時間可達2~3天。由此可見,為了功耗與增加電池壽命,未來將會有更多穿戴式產品改用MCU來當主要處理器。
穿戴式裝置的元件-MEMS、Sensor
在感測器方面,穿戴式裝置目前配置的基本三個體感/動態感測元件,就是電子羅盤(magnetometer)、三軸陀螺儀(gyroscope)、三軸加速器(accelerometer),可以用來計步、偵測心跳、生理追蹤等等。
至于在環境感應器部份,則是依照產品的應用需求再加入。例如接近感應器(Proximity sensor)、溫度計(Thermometer)、濕度計(Hygrometer)或氣壓計(Barometer)等等。若有輔助操控部份,如手勢、語音等輸入,則會選擇將紅外線(Infrared)或相機模組(Camera Module)、麥克風(Mic)等元件內建,以做簡單的手勢、語音辨識。例如Google Glass就包含了光度感應器(Ambient Light Sensor)、接近感應器,做為調整亮度與物體偵測之用。
在軟體技術方面,已有許多廠商開發出自家專利的演算法,應用在各穿戴式應用的軟硬體產品。如Nike+ Running App(跑步訓練程式)、Jawbone Up、Fitbit系列手環,便是采用FullPower公司的MotionX技術。
醫療、保健等感測器專用之穿戴式裝置的元件
消費級的穿戴式裝置,可提供個人保健、節食塑身、手機延伸應用等。至于專業級的產品,則有不同的訴求。在醫療院所里,量測專用的穿戴式裝置其實早行之有年,近年來由于科的進步,當許多量測裝置的體積能夠縮小,且透過無線的方式將訊號傳遞出來,不需要再連接一堆電線,使病人能夠行動自如。
醫學或健康產業所設計的穿戴式裝置,大多內建上述的感應器架構,而醫學復健的感應器,還會加上體感技術。這類產品的功能訴求單純,主要用于量測個人生理資訊,數值量測的要求上,則是必須非常精確,且裝置要能夠長時間使用,并可透過內建的GSM或Wi-Fi無線通訊,將身上的各種儀器串連起來,成為一個身體網路(Body Area Network;BAN),同時也可以將資料回傳至醫療院所以利于后續追蹤,如此進而達到居家照護、遠距醫療之應用。
2014年可穿戴電子技術設計最新發展趨勢
自谷歌推出智慧眼鏡,SONY、三星等推出智慧手表等引爆了穿戴式裝置的話題與風潮。穿戴式裝置不僅具備資訊娛樂、運動健身、醫療照護及工業/軍事等四大應用領域,內建許多如陀螺儀、重力/加速/距離感測器、手勢感應器等微機電感測元件,搭配各式App的應用,讓穿戴式裝置如同手持式裝置般成熟應用,不僅使行動應用更加多元化,也創造了穿戴式裝置市場與相關產業鏈的新興商機…
2013為穿戴式電子元年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加上行動上網的普及,改變了人類的溝通、生活習慣與工作模式,也讓全球的產業聚焦在開發出更新的技術、新產品,以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自2012年Google發表了智慧眼鏡:Google Glass,可說是正式引爆了穿戴式電子科技的戰火。
Google Glass正式揭開穿戴式電子話題,圖為搭配鏡框與鏡片示意圖 (Google)
各種智慧手表: Smartwatch 2(上)、Gear 2(中)、Pebble(下) (Sony/Samsung/Pebble)
這副結合科技與時尚、具上網、拍照、錄影等功能的眼鏡一推出,促使各界看好下一波穿戴式市場的發展。從2013年的CES、MWC到Computex等國際性展會,都能夠看到許多廠商相繼發表出各式各樣的穿戴式產品(如手表、手環等),因此2013年也被稱做為穿戴式電子的元年。
穿戴式電子產品的分類與市場
穿戴式電子產品的定義,就是能夠以穿著或配戴方式,附在使用者身上的電子裝置。在應用領域上,可分成:資訊娛樂(Infotainment)、運動健身(Fitness and Wellness)、醫療照護(Healthcare and Medical)、及工業/軍事用(Industrial and Military)共四類。尤其以資訊娛樂、運動健身為市場成長最快的領域。
由于穿戴式裝置的種類廣泛,使得各調研機構分析全球產值的數據,也有所不同。據BI Intelligence綜合ABI Research、IMS、Juniper等調查機構的資料,乘以每臺裝置平均售價為42美元的結果后,預測2014年至2018年的市場產值分別約50、70、90、110、125億美元。資策會MIC也預估2014年市場規模達31億美元,到2018年將成長到341億美元。出貨量部份,工業技術研究院IEK的調查顯示,2013年裝置數量約0.15億臺,到2018年將達到1.91億臺的水準。
穿戴式裝置目前在產品分類上,可分成眼鏡、手表、手環、項煉、耳環、衣物…等等。其中以前面三類曝光度最高: 智慧眼鏡(視訊通話、導航、擴增實境、行動攝影);2. 智慧手表 (輔助手機通話、訊息檢視等);3.智慧手環(運動或健身等紀錄、監控身體機能、外在環境資訊)。
上述貢獻產值最多的手環、手表、眼鏡三種產品中,又以智慧手環可跨運動(健身、紀錄、教練)、醫療(警示、照護、健康)等產業,因為該產品以感測與監控為主,外型除了手環之外,亦可以像是項煉、假發、內衣等方式呈現,因此智慧手環亦被分類為「穿戴式感測裝置」。IMS機構認為2013年其市場將成長60%,占有率將大幅提升。
為讓穿戴式裝置產品有共通的開發平臺與標準,Google率先于SXSW 2014 (互動多媒體節)會場中,宣布將推出基于Android平臺的穿戴式裝置SDK (開發工具),將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平臺的戰線,延伸至智慧手表、運動手環等領域。
穿戴式市場的最大焦點-智慧手表
在各種穿戴式裝置中,曝光度最高的非「智慧手表」莫屬。其實智慧手表的概念,早在1972年Seiko(精工)便推出了第一支可顯示24位數字的數位可程式化手表,隨后1980~1990年代,Casio(卡西歐)推出了DATA Bank系列的各式電腦手表,可當計算機、進行游戲等功能。而Seiko也推出許多電腦腕表,可與當代電腦做連線,后續Ruputer機種更可當成PDA使用。而三星也在1999年首度推出可獨立運作手機手表-SPH-WP10、S9110,將功能型手機直接掛在手腕上。
到了2000年IBM與Citizen(星辰)推出第一支能夠執行Linux的電腦手表-WatchPad,2003年Fossil也發表Palm OS手表。隨后2004年微軟發表SPOT (Small Personal Object Technology)手表平臺,但因缺乏足夠吸引力的應用,于2008年宣告失敗收場!
隨后,在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大流行,智慧手表的市場又開始卷土重來。2010年蘋果推出的iPad nano第六代,就有其他廠商推出專用表帶,使它變成手表。2011年起,許多廠商嘗試推出智慧手表,以測試市場水溫,例如i’m Watch、MetaWatch、Kreyos、WIMM One(該公司已被Google購并)。
2013年起,科技大廠產品正式浮出水面,包括三星Galaxy Gear、Sony(索尼) SmartWatch 2、高通(Qualcomm)的Toq、Motorola的MOTOACTV,另有FiLIP的兒童智慧手表,和透過Kickstarter (群眾募資網站)所推出的Pebble (采夏普記憶體LCD技術)等產品,皆是市場的焦點。
2014年的新款穿戴式電子產品
目前大多智慧手表,設計成必須搭配智慧型手機做連結(例如透過藍牙),才能使用到完整的功能(例如通話、簡訊、上網),讓你通話時可免從口袋拿出手機。其中三星的手表更是只能跟自家的手機搭配使用,不若其他廠商的產品可跟多數Android手機做連結,因此也有人將這些產品視為手機的Companion Kit(伴隨配件)。
在2014年世界通訊大展(WMC)中,各廠使出渾身解數。例如三星推出新款Gear 2、Gear 2 Neo、Gear 2 Fit等智慧手表家族,采用Tizen OS,重量更輕、待機時間更長;而據悉Google與LG合作開發Android智慧手表將于6月亮相;至于Motorola也正在研發新款智慧手表;而華為(Huawei)推出的Talkband B1是一款智慧手表/手環,若將面板拆下來即可變成藍牙耳機。以上大多數產品皆是手機大廠所推出的Companion Kit。
除了上述手表之外,也有廠商推出Standalone (可獨立運作)的Smart Watch 2.0 (如Omate TrueSmart、Neptune Pine、映趣inWatch One),可插入SIM卡,不須另帶手機出門。以上智慧手表能否通過市場考驗,就看消費者是否買單了。
再看智慧手環部份,如i’m公司也跟FiLIP一樣發表i’m Tracer手環,內建GPS與GSM通訊,以掌握孩童動向。另***大基金會與畢嘉士基金會、老人福利聯盟合作推出NFC防走失智慧手環做公益,可幫助協尋失智老人。
運動手環有Sony SmartBand SWR10、Garmin Forerunner (先驅者)系列、NIKE+ Sportwatch/FuelBand系列、Jawbone Up…等,大多具備GPS、碼表、心率監視器,可紀錄運動訓練/比賽表現,或改善生活作息。
其他穿戴式產品計劃
在其他較受矚目的產品中,有Oculus Rift 頭戴式顯示器,是一款虛擬實境的頭戴式顯示器,能透過頭部的移動來控制游戲角色,目前已有廠商為該產品開發專屬游戲。
此外,科技大廠選擇與時尚產業合作,發表各種穿戴式電子的概念產品,例如Nokia以80支Lumia 1520手機所構成的“智慧裙”(Smart Skirt),首度于倫敦時裝周2014展示,當模特兒移動時,裙子的手機畫面會跟著改變,展現一場科技時尚秀。微軟前陣子也發表“智慧胸罩”(Smart Bra),可偵測心跳、皮膚溫度和壓力變化,幫助女性在壓力大時,即時提醒勿暴飲暴食。
至于Sony也在美國申請“智慧假發” (SmartWig)專利,該假發具備觸覺回饋與各式感應器,與另一個裝置連接之后,可用在導航、測量血壓或控制投影片等應用。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