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是一個偉大的啟蒙者,而V神則駕馭了區塊鏈的思想、技術和社群,為這個行業做了巨大貢獻。如果技術思想和社會應用相結合,那么越來越多的項目就會不斷改造我們的商業和生活。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比特幣是區塊鏈1.0,以太坊是2.0,EOS是3.0。我覺得某種程度上,區塊鏈3.0是想象出來的概念,區塊鏈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它要跟電商、社交、搜索、視頻、公益等巨大的行業相結合,每個行業都有巨大的差異和獨特性,想服務的更廣泛沒有差異,那就只能把層次降低,那么與應用代溝就會加大,需要開發者添加的越多,技術的易用性越差。
我認為區塊鏈沒有3.0
電商領域需要解決采購、供應鏈、倉儲、客戶服務、售后流程、評價體系等,很難做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鏈。我自己干了4年多的電商,聯合創始人干了18年電商,我們了解這個行業,能夠抽象出電子商務行業需要哪些技術支撐的點。電商的顯著特點就是免費。你可以免費的使用一個應用,大家都免費的用了很多東西,但是其實你會發現你的免費是有代價的。你用你的隱私和數據換得了一點點的便利性,這就是這個商業模式的本質。
在初始的狀態,應用里什么都沒有,但是大家的瀏覽行為、點擊行為、購買行為就會記錄到這個應用里變成所謂的大數據,大數據本身又可以賺錢。而實際上,數據是誰的呢?數據來自于用戶,所以自然是用戶的數據,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是我們所有在互聯網平臺上的活動產生了數據。而目前,靠用戶數據獲得利潤的平臺,就成了他們所謂的“羊毛出在豬身上”,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商業模式,更奇怪的是我們大家對這個商業模式已經習以為常了。
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用戶有權獲得數據產生的收益。而區塊鏈技術有可能讓這個商業模式變得正常,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屬于用戶的數據,產生的收益還于用戶。
互聯網電商平臺是一個封閉的東西,里邊的游戲規則是控制這個平臺的人制定的,你只能用。作為協議經濟的基礎設施,牛頓構建了“超級交換協議”,這里邊還有數字身份、供應鏈、交易、支付等,牛頓開發這樣一個協議,底層需要通過區塊鏈這樣一個技術,多中心化互聯網的技術,原子哈希技術等去支撐超級交換協議。
最終,開發者可以基于超級交換協議開發支付、商城、保險等DAPP應用。每一個人都可以開發自己的電商平臺,例如淘寶和天貓,以及自己的支付工具,例如支付寶。如果你不愿意開發,我們會開發兩個官方的樣板,一個叫NewPay,功能類似支付寶,一個叫NewMall,功能類似天貓或淘寶,區別在于牛頓協議建立的平臺是多中心化的。
所有通過牛頓協議建立的平臺,不會像傳統中心化的平臺那樣從交易中抽取手續費,提高交易成本,而是將這部分交易成本變成利潤,返還給交易過程中的參與者,從而確保更多人受益。
牛頓要做的,并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平臺
而是開發創建平臺所需要的基礎協議。就好比我們提供的是蓋房子的基礎設施,但如用戶不打算自己蓋房子,我們也有蓋好的可供使用的房子,叫NewMall,中文名字叫“牛店”, 商家如果不打算開發平臺,可以直接入駐,比如“好樂買”未來會直接入駐NewMall,就是符合這個邏輯。
傳統電商平臺的架構本質是由一個盈利的公司管理的一個封閉的平臺。為了生存和發展、公司不斷占領市場,尋求超級利潤,實現壟斷,才有可能生存和發展。傳統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于對消費者的盤剝,這就會逐漸演變成雙方之間的零和博弈。這樣此消彼長的循環游戲傳統的組織架構里,是一個難以周全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的產生則有可能為這一問題帶來解決方案。未來應該由一個非盈利基金會所管理的社群經濟體來取代現在由盈利公司所管理的封閉平臺。這樣的組織變革將是一個極其深刻的轉變,對未來社會互利共贏的趨勢的預判,也是創始團隊構建牛頓項目的基礎理論和底層邏輯。
人類社會的科技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探索真理,比如發展基礎理論;第二個階段是科技應用,是科技真正創造價值、服務于人類的階段。區塊鏈技術從誕生至今,也是符合這樣的規律。
針對目前區塊鏈對于商業模式仍舊比較原始的現狀,牛頓會面向電商行業改進區塊鏈等技術,建立超級交換協議,基于超級交換協議開發支付、商城、保險等DAPP應用。很多區塊鏈項目側重于基礎發展,與我們的生活并不那么息息相關,支撐它的價值的完全是靠的信心。而牛頓項目上線后,將在很快的時間內真正地帶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
與Token模型一起,共同設計業務模型
傳統的賣家在入駐平臺的時候要付人民幣去獲得這里的商業資源,這個大約占25%左右。在Newmall里他的成本可能會降低到之前的1/3左右。同時,因為取消了中介,傳統中介平臺的收益可以通過超級交換協議真正分配給交易過程中的所有參與者。
另外就是激勵機制。比特幣發明了一個詞叫“挖礦”,實質含義是指對交易中做出貢獻的人給予獎勵。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這個概念應該有更廣泛的含義,任何對社會有價值的行為都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挖礦”的行為。
在Fcoin出現之前,大家都在探討“去中心化交易所”,我理解區塊鏈所帶來的“去中心化”,最低層面其實是技術,其實最不重要,只是提供一個技術支撐,在這之上其實是“利潤的去中心化”,再之上是“組織的去中心化”。Fcoin提出“交易即挖礦”,是很理解“去中心化”的精髓,它利用了一個中心化的技術,把一個巨型交易中介的凈利潤給分掉,這是它有如此威力的本質。
其實我在2018年1月構思牛頓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所以在牛頓的體系里叫“購物即挖礦”,因為產品還沒有上市,只在我們的社區里引爆了,還沒有在真正的市場上引爆。但是我相信這一定是個趨勢。
當然,DPOS節點也在做貢獻。比如組織推廣活動,也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是廣義上的挖礦行為。牛頓設計了完整的業務經濟模型,確保經濟受益者覆蓋服務供應商、消費者、DPOS節點的打包者,包括為社群工作的人和基金會成員。
現在,很多人為了得到Fcoin的幣FT,不斷的刷單或者說是無用功交易。在我看來,這個是正常的,所有新的模式或者說技術浪潮的初期都會有一個巨大的紅利,會誘導很多人做一些不正常的事情,比如刷單。其實,滴滴在初期補貼的時候,乘客以及司機都會刷單,我認為一個真正有革命的事情,在初期出現混亂是個必然,而且某種程度上也不可避免,而且某種程度上也是個好的事情。
這個只是短期內有一些問題,并不會影響這個模式。豐富的激勵機制,這么多的貢獻者,有了這個業務經濟模型,Newton Token(簡稱New)才能有一個真正的價值基礎。
從短期來講,Newton Token價值的支撐,就是來源于整個牛頓經濟體的交易規模,從長遠來講,隨著有效參與用戶的增加、商家的增加、交易的增加,在牛頓經濟體里會積累越來越多的數字資產。數字資產的“體積”支撐了Newton token的估值。
一個區塊鏈項目最終對標的是一個經濟體
Token起到了度量、存儲和轉移價值這樣的一個功能,所有的經濟體在初期相對來講都是比較小的,你的Token需要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來配合經濟體價值的增長。
一個好的Token經濟模型需要有巨大的留白,這個留白通過激勵的機制,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那些廣義的挖礦行為不斷地釋放到經濟體里。在牛頓的Token經濟模型的設計里,我們有60%的token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激勵機制在未來的20年釋放到經濟體里,這樣才會讓這個項目有成長性,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
我觀察,很多區塊鏈項目因為公司化運作,管理比較集中,做著做著可能就迷茫了。原因不外乎兩種:1. Token經濟模型設計的不科學;2.缺乏自己的業務模型。如果一個區塊鏈上沒有業務,那就很難落地。
從牛頓發布的白皮書里,可以看到牛頓的Token經濟模型和業務經濟模型,是牛頓很重要的兩個基礎。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在落實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未來應該是一個非盈利的基金會所管理的社群經濟體,他應該是一個跨組織、跨行業、跨地域的一個大規模協作。所有的區塊鏈項目Token交換的本質,不是融資的過程,而是打造團隊和社群的過程。
我看到,很多人參與了項目的Token交換,但是所有人都是當Token漲到一定價格之后賣掉它。除此之外,你找不到第二個受益方法了。如果項目是這樣的,那么本質上還是成了純粹的投資人,都等著股價上漲,賣掉它結束,社群并沒有參與到這個項目的運作中來。
我們一定要設計出一個機制,讓支持者成為社群的一個節點。這個社群的節點會持有且鎖定一定數量的NEW,來獲得Newton經濟體的某種經營權。這是啟動通證交換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我們會優先選擇能夠參與項目運營且能夠為項目去做貢獻的人,去優先完成Token的交換。
同時,因為我們有業務,我們用業務的錢可以讓社群里的節點不停的賺到錢。因為在業務模型里能夠不停的賺到錢,所以就沒有必要把持有的Token賣掉了。隨著經濟體的擴大,Token的價值會上漲。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健康的Token模型。
牛頓通證交換的核心邏輯在于:通過這個過程不是拿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而是建立起一個真真實實的社群。我們在全球要搭建一百個社群的節點,分布在全球各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區塊鏈最大程度的改變社會組織結構、協作方式和激勵機制,對蘋果、小米這樣的公司影響不大,區塊鏈電商必將顛覆掉阿里巴巴、亞馬遜這樣的巨頭。未來應該由一個非盈利基金會所管理的一個社區經濟體來取代一個由封閉公司所管理的壟斷平臺,這是未來區塊鏈要解決的最根本的社會問題。讓“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的商業模式通過區塊鏈回歸“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正常邏輯。通過共識、共治、共享,建立“人人貢獻、人人受益”的生態,這也是牛頓項目的核心所在。牛頓和阿里巴巴對比,就如當年的阿里巴巴與王府井。
牛頓就想先做出一個“樣板工程”
區塊鏈的思想和技術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很多人完全沒有概念,牛頓就想先做出一個“樣板工程”——NewMall,告訴大家我們如何利用通證經濟改變傳統行業。正如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候一樣,手機APP當時需要一個范式,區塊鏈同理,到底DApp怎么做才能夠讓用戶直觀的體驗和感受。
NewMall對標的是零售業,大家都知道零售業是世界上最大的行業,可能沒有之一,而牛頓在零售業,尤其在線的零售業有豐富的經驗,我們希望通過NewMall這樣一個DApp,可以源源不斷地把法幣注入到牛頓的這個經濟體里面來。
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公司體制的經濟模型會逐漸過渡到社群驅動的經濟模型。事實上,第一個成功的區塊鏈應用——比特幣,它并沒有一個叫比特幣的公司,是完全是由社群自發的組織在一起的。比特幣市值最高的時候,達到數千億美金,接近四到五個百度。
過去五年里,不止是在電商行業,甚至放到在中國的各行各業,拼多多都是非常非常成功的一家公司。事實上,拼多多的早期模式類似于拼團,它的本質是利用手工的方式去對某一個SKU形成購買力的集結去大幅度降低成本,然后提高這種規模化的效應。
牛頓是用另外一種思想和技術思考如何變革零售業。牛頓商城NewMall本質是運用了區塊鏈的思想和技術實現了對整個商城里全品類、全SKU、全自動購買力的集結。從模式上看,NewMall可以理解為購買力集結的“全自動”版拼多多。從交易角度來講,NewMall的本質還是對用戶的數字資產確權以及把收益激勵給貢獻者,這兩點拼多多是沒有的。
未來各行各業包括零售業、出行以及房地產等領域都可以從公司制升級為社群經濟體。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新的創業者、新的年輕人想創業,我認為用社群經濟的思路去創業是最佳的切入點。比如我現在手上拿了個橙子,這個橙子是我們云南社群的負責人貓姐姐寄給我的,這個在當地好像叫沃柑,真的是超級好吃。然后我還吃過社群的朋友從北海寄過來的荔枝,這些特別優質的產品等NewMall上線后,也都會上線到商城。所以其實牛頓的社群是有溫度的,大家都會相互的理解和支持,這些是比較難忘的。
整個區塊鏈行業本身是一場巨大的技術浪潮,這里面有很多巨大的機會,建議大家不要把它簡單看成炒幣,這樣格局會比較小,多考慮圍繞著區塊鏈進行創業或者是加入未來巨大的優質社群。我覺得未來隨著市場的回暖,創業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好,下一個階段可能是做各種具有價值的DApp,大家可以保持關注。
創業需要基礎設施,需要利用區塊鏈去運行合約、去實現一些數字資產的確權以及激勵,也需要去中心化的存儲設備,去存儲大量的鏈外數據,比如物流業需要IoT、尤其是上鏈的IoT,去做一些供應鏈的追蹤等。牛頓則可以提供上述基礎設施,讓更多的開發者可以很容易的基于牛頓去升級各個行業。
牛頓本身的定位并不是公鏈
牛頓曾擔任過英國皇家鑄幣局局長,在任期間發明了硬幣防偽技術,首倡影響世界金融數百年的金本位制,解決了當時英國因白銀儲備日益減少而導致的貨幣政策承壓問題。綜合牛頓一生偉大的貢獻,我們把項目以“牛頓”命名,向艾薩克·牛頓爵士致敬。牛頓項目LOGO中間是微積分符號,表示牛頓在科學上的貢獻,橢圓形的波浪狀代表牛頓發明的在硬幣上用于防偽的鋸齒,代表其在金融上做出的貢獻。
2018年1月,牛頓正式創立;主網NewChain于2018年12月18日上線,錢包NewPay同步發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開發了牛頓第一個DApp應用叫NewMall,也可以稱為牛頓版Amazon或者牛頓版阿里巴巴。到了2019年,最近的一個比較大的里程碑事件是牛頓將于4月16日通過Prime優選項目通道登陸火幣。
牛頓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在熊市和寒冬中誕生并成長的項目。以我個人的切身體會來說,在寒冬中做項目,真的非常艱難,社群定位、項目推動以及社群維護和發展等各方面的挑戰都非常大。在寒冬中成長起來的項目,經歷了這樣嚴峻考驗之后,會讓這個項目更加扎實,抗風險能力更強,這樣的項目未來的成長性也會更大。
反思一下,我們行業里雖然有創業者、投資人、投資者,但是就是沒有用戶,這是我們行業最奇怪的地方。我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應該忘掉一些公鏈的概念,思考一個很樸素的問題,我們到底能用區塊鏈做點什么,能為社會創造什么價值,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所以牛頓本身的定位并不是公鏈,我們是社群經濟基礎設施,我們會幫助創業者在各行各業從現有的公司經濟升級為社群經濟,把App升級為DApp。
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其實光有區塊鏈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需要開發NewNet,就是去中心化的存儲和計算,以及要開發NewIOT,鏈上的傳感器設備等等,形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棧,這個時候開發者才能開發出一個具有巨大實用價值的DApp。
所以牛頓和其他公鏈項目最大的區別就是牛頓不只是有自己的公鏈和主網,我們還有其他的技術基礎設施。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