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 Metrics最新報告對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主流幣的持幣地址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最近的籌碼分布圖譜。
比特幣
比特幣最初由幾個人持有,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分配到數百萬個不同的地址。
比特幣巨鯨地址(持幣量至少占總供應量的千分之一)的持幣量占總供應量的比例在2011年2月達到了33%的歷史峰值,截至今年2月,這一數字已降至11%。相反,自2011年以來,余額在BTC總供應量的千萬分之一及以下的小額地址的持幣比例則一直在穩步上升。
2011年底至2013年初比特幣大幅上漲期間,大型地址持幣曾出現過大幅的下降。此外,2018年12月出現的一次大型地址持幣下降可能是Coinbase重新分配其冷錢包所致。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以太坊
與比特幣不同,以太坊最初是以眾籌方式分配ETH。ETH開始的供應高度集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更加分散。
大戶地址(至少占總供應量的1/1K)的百分比占比在2016年7月達到約60%的峰值。隨著ICO泡沫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破滅,這些大型地址所持有的數量顯著下降。到2020年2月近期,這些大型地址持幣量約占ETH總供應量的40%。
持有數量較少的小型地址(占總供應量的1 / 100K及以下)所占百分比一直在穩步增長。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萊特幣
在2013年12月價格飆升前的一整個2013年,以及2018年1月價格飆升前的一整個2017年兩個時間段,萊特幣LTC的大戶地址(至少占總供應量的1/1K)的持幣量出現了多次下跌。
有趣的是,相對于比特幣巨鯨地址持有的11%占比,萊特幣巨鯨地址仍持有近46%的供應量。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BCH和BSV
BCH在比特幣分叉時繼承了比特幣的籌碼分布,但是和比特幣不同,在時間的推移中,BCH的大型地址持幣量更加集中了。
2017年8月,當BTC分叉時,約有14%的BCH供應由大型地址(至少占總供應量的1/1K)持有,截至2020年2月,大型地址持有約29%的BCH。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持有BSV供應量的1/1K的大型地址占比一直相對持平,除了2019年2月的大幅下跌和2019年6月的突然增加這兩次異動外。2018年8月,當BSV從BTC分叉時,這些大型地址約占BSV供應量的26%。截至2020年2月,它們持有約24%的占比。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Ripple和恒星幣
瑞波幣和恒星幣都是基于帳戶的鏈,并且都有一個持有大額供應量的官方基金會。XRP有大約85%的供應量由大戶地址(至少占總供應量的1/1K)持有。
95%的XLM供應量由大戶地址(至少占總供應量的1/1K)持有。這主要是因為恒星發展基金會(SDF)擁有XLM供應的一半以上,它目前擁有29.4B XLM。除此之外,SDF最近銷毀了XLM總量的50%,使總供應量下降至50B。這些已銷毀的XLM仍在鏈上顯示,因為它們被送了一個銷毀的地址上,因此被計為供應分配的一部分。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Tether
Tether是最大的穩定幣,它已經在多個區塊鏈上發布了代幣。對于本分析,分別查看USDT-Omni,USDT-ETH版本。
這三個版本的Tether最初的集中度都是100%的,隨著時間推移,USDT-Omni和USDT-ETH變得越來越分散。這可能是一個信號,說明它們正被用作交換媒介,這將解釋為什么供應量從持有大量余額的地址流向持有較小余額的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USDT-Omni的分配趨勢在2018年1月大盤價格泡沫前開始逆轉并變得更加集中。
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由此分析,BTC和Tether這樣的資產分配的增加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這些資產可能正在得到實際使用,個人用戶正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這些硬幣。
責任編輯;zl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