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硬盤技術是什么意思
硬盤,硬盤技術是什么意思
硬盤(港臺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簡稱HDD 全名 溫徹斯特式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盤都是固定硬盤,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盤驅動器中。
硬盤尺寸
5.25英寸硬盤;早期用于臺式機,已退出歷史舞臺。
3.5寸臺式機硬盤;風頭正勁,廣泛用作各式電腦。
2.5寸筆記本硬盤;廣泛用于筆記本電腦,桌面一體機,移動硬盤及便攜式硬盤播放器。
1.8寸微型硬盤;廣泛用于超薄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盤及蘋果播放器。
1.3寸微型硬盤;產品單一,三星獨有技術,僅用于三星的移動硬盤。
1.0寸微型硬盤;最早由IBM公司開發, MicroDrive微硬盤(簡稱MD)。因符合CFII標準,所以廣泛用于單反數碼相機。
0.85寸微型硬盤;產品單一,日立獨有技術,已知僅用于日立的一款硬盤手機。
在Ultra ATA出現之前,被稱為Fast ATA的接口只能支持16.7MB/s的突發數據傳輸率(注:此后本文如無特殊說明,均指接口數據傳輸率,即外部傳輸率),如果要避免順序傳輸(比如系統引導,大程序的載入,特別是視頻應用)時的瓶頸,就必須提高傳輸率,以適應磁盤內部速率的提高。
現在,整個業界已經完全接納了Ultra ATA這一標準。芯片制造商,包括該市場的霸主Intel,以及其他所有的硬盤生產商,包括IBM,Maxtor,昆騰(Quantum),希捷(Seagate Technology)和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ial,WD)等早已宣布支持這個新的協議。隨著昆騰推出支持Ultra ATA的火球ST系列之后,來自各家廠商的Ultra ATA硬盤如雨后春筍般在市場上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氣。不斷增大的硬盤容量
自PC出現以來,硬件和軟件總是處在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矛盾當中,而這種矛盾導致的一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應用軟件動輒上百兆,而操作系統也是日趨龐大,從DOS 6的十幾兆到Windows 3.x的幾十兆,再到Windows 95的上百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蝗蟲般的DLL文件更是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吞食掉你的硬盤空間,真有些讓人消受不了。與此同時,硬盤也從IBM AT時的十幾兆,發展到了現在的幾個GB,而IBM去年發布的Deskstar 16GP更是達到了16.8GB的海量。雖然硬盤不斷增大,但體積卻沒有什么改變,換句話說,硬盤中的單片容量在不斷增大,盤片越來越少,容量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要使得硬盤的容量不斷增大,讀寫頭的改進和讀寫記錄技術的提高應該說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磁頭磁阻讀寫方式
硬盤容量大幅提升和所使用的讀寫磁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今天,高容量的硬盤幾乎都使用新一代的磁阻磁頭來讀寫數據。
硬盤磁頭利用磁場和電場的轉換來記錄盤片上的數據。磁頭在硬盤主軸馬達啟動后很短的一段時間后,便會在盤片上以非常低的高度飛行。這種飛行的動力除了來自主軸馬達轉動時所產生的浮力外,磁頭的構造與之也有很大的關系。
傳統的硬盤磁頭是讀寫合一式的,也就是說不論是寫入還是讀取都使用同一個磁頭。因此,就需要針對讀寫的不同特性做相應地調整,這必然會犧牲某些功能和性能。而磁阻磁頭有兩個元件,分別負責寫入和讀取的動作,所以可以針對他們的不同特性來做優化,以獲得最好的存取性能。
磁阻磁頭有一個比較寬的傳統的感應式寫入磁頭,他的寬度等于磁道的寬度。而磁阻式讀取元件則相對較窄,這樣在讀取磁道時對于偏軌的容忍度就比較大了。而且,磁道的密度也可以隨之提高了。
磁阻磁頭讀取元件工作時,電流會一直通過磁阻頭,而磁阻頭的電阻值會隨著磁場強度的不同而變化,因此導致電流大小的改變。而傳統方式則利用磁感應產生電流,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因為磁阻磁頭對于磁場的變化有相當高的靈敏度,加強了數據信號和噪音信號之間的差異,因此信噪比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
PRML讀取通道 硬盤容量的提升和它的讀取通道的改進也有著相當緊密的關系。傳統的讀取通道采用的是“脈沖檢測(Pulse Detect)”方式,磁頭從盤片上讀取每一位信號以檢測存儲的數據。它會設定一個臨界值來判斷信號是否有效,當位信號比較微弱時,所獲得的數據就可能有錯誤。另外,當記錄信號強度達到某一程度時,也可能造成兩個信號相互干擾的現象。所以當磁密度到達某一程度后,這種現象就會更加嚴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在硬盤的設計中加入了PRML――應用于太空通信的一種技術。當初發展PRML的目的是為了太空中數據通信之用,它最早是應用在維京號宇宙飛船從火星傳送數據到地球的過程中,因為可以獲得清楚的數據信號。
所謂的PRML(部分響應、最大匹配,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讀取通道方式可以簡單地分成兩個部分來說。首先是將磁頭從盤片上所讀取信號加以數字化,并將未達標準的信號加以舍棄,而沒有直接將信號輸出。這個部分便稱之為“部分響應(Partial Response)”。而“最大匹配(Maximum Likelihood)”部分則是拿數字化后的信號模型與PRML芯片本身的信號模型庫加以對比,找出最接近、失真度最小的信號模型,再將這些信號重新組合而直接輸出數據。
使用PRML方式,不需要象脈沖檢測方式那樣高的信號強度,也可以避開因為信號記錄太密集而產生相互干擾的現象,因此采用PRML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磁盤表面密度。不斷加快的傳輸接口
較早的硬盤使用的一種被稱為ST506/412的接口。這是由希捷公司在1980年生產出第一臺5.25英寸硬盤ST506時提出的。使用這一接口的硬盤需要一條20針的數據線和一條34針的控制線,而且還得插上一快價格不菲的控制卡。由于ST506/412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再加上硬盤系統在整套設備中的成本中占了相當高的比重,因此出現了IDE接口。
IDE,正式名稱為AT Attachment,ATA。這種接口將控制器和驅動器本身集成在了一起,因而有效地節省了接口費用,而且使得固件的實現變得更為簡單。這種便宜而簡單的集成隨即在磁盤驅動器工業中呈現一片繁榮,而PC制造商也非常愿意采用這種低廉的替代品。了八十年代中,IDE已經成為普通購買者的首選。ATA-2和ATA-3 當硬盤技術的發展和軟件需要的不斷提高終于使ATA接口的容量變得相形見絀時,驅動器工業的代表SFFC(Small Form Factor Commitee)制定了一種兼容ATA的擴展―--ATA-2。這個標準不僅添加了比ATA更快的PIO模式和DMA模式而且還因提出了“驅動器識別”命令而堪稱巨大的飛躍。此時,驅動器可以更加準確地告知軟件自己的屬性,而這對于即插即用的實現是具有決定作用的。此外,在這個標準中,還提出了一種尋址硬盤上的扇區的新方式――LBA,它突破了著名的504MB極限。
ATA-3是對ATA-2的一個修訂。其中關鍵的部分包括:改善了的可靠性,尤其是在PIO模式4下更是如此;一種簡單的基于口令的安全方案;更為出色的電源管理;以及允許驅動器針對特定類型的錯誤發出警告的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S.M.A.R.T)。ATA-3并沒有定義更快的模式,雖然某些廠商推出了所謂的“模式5”設備,但其實根本沒有ATA-2 PIO模式4以上的PIO模式。ATAPI ATA的的缺點之一就是它只是為硬盤設計的。如果回到高檔PC不過是帶一個軟驅和一個40MB硬盤的時代,這也許已經足夠了。但今天CD-ROM和磁帶設備已經是相當普通的設備了,而它們完全應該運行在同一個便宜的接口之上。
ATAPI(ATA Packet Interface)就是設計用來把CD-ROM和磁帶機之類的設備插入到普通的ATA端口中。ATAPI硬件的主要好處在于它成本低而且適用于任何IDE或EIDE適配器。APATI的磁帶機所具備的性能和可靠性足以和通用的QIC117“軟”磁帶機相媲美。
有一點你必須弄清楚的是,雖然ATAPI可以插入IDE接口,但它們還是和IDE硬盤有著相當大的區別。除非支持ATAPI,否則硬盤的緩存控制器或其他智能接口根本不起作用。而從ATAPI CD-ROM引導也需要最新的BIOS支持。Fast-ATA和EIDE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這兩個標準與其說是技術上的術語,倒不如說是市場行銷的產物。EIDE是由WD制定的,它建立在兩個現實標準之上:ATA-2和ATAPI。而Fast-ATA則是由希捷提出,然后得到昆騰支持的,不過它只支持ATA-2。
快速的傳輸模式(PIO模式3和4,multiword DMA模式1和2)是Fast-ATA和EIDE的基石。除了這些,EIDE的主要內容有:支持LBA模式,允許四臺設備連接到ATA接口上,支持IDE的從端口,在DOS下沒有504MB的限制,可以通過ATAPI連接CD-ROM和磁帶備份設備。而Fast-ATA也支持LBA尋址方式。另外它還包括讀/寫復合命令(也被稱作塊模式),它通過增加傳遞的扇區數來減少中斷次數,從而降低處理器的占用率。
另外還有一種SCSI接口大家也一定聽說過,現在,大多數的主板都已經集成了IDE控制接口,因此使用者根本不需要再費心去買一塊專門的接口卡,曾經有廠商說,如果SCSI控制芯片只要一美元,并把它集成到主板上,那么IDE接口就只有靠邊站了。這其實也道出了為什么IDE接口廣為流行的原因,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它幾乎是完全免費的。為什么要Ultra ATA?
續增長的處理器速度,不斷膨脹的文件大小,多線程的操作系統,更高帶寬的總線,更高性能的硬盤――這些速度的需要充斥了我們的桌面系統。事實證明,硬盤速度是著驅動器的容量自然擴展的,傳統的磁盤驅動器工業每18個月將磁盤存儲容量翻一番。這是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的:一是讓磁盤上的磁道更加靠近(磁道密度);二是讓寫在磁道上的數據更加緊密(線密度),通常它們是按同的比例改進的。這樣做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線密度每三年翻一番。而這接著就會使得磁盤內部數據傳輸率翻倍,因為當磁盤每轉動一圈時,會有更多的數據能夠供傳使用。此外,由于磁盤的內部數據傳輸率同時取決于線密度和轉速,所以不斷地提高轉速也會加快內部數據傳輸率的提高。
現在,越來越大的程序,對多媒體應用的集成,使得文件的大小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增長。在一個無碎片的硬盤上,這些文件通常都是順序寫入的――磁道接著磁道。此時,大型文件的傳輸會受到外部傳輸速度的很大影響。這是因為在順序讀取時,具有高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驅動器填緩沖的速度可能要比主機清空快得多。讓我們看看這是為什么?不夠充分的總線利用
在許多高密驅動器可以保持以10MB/s的速度向緩存順序輸數據。你也許會說,既然外部傳輸速度能夠達到16.7MB/s,那么Fast ATA應該能夠非常輕松地避免緩存溢出。問題在于它還需要花費時間來處理宿主機(PC)的指令。這種指令處理時間――此時總線出于空閑狀態――對總線來說肯定是一個消耗,并且是整體消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為有效的數據傳輸時間等于突發數據傳輸時間減去指令處理時間,所以后者就是使得Fast ATA的有效傳輸率利用不夠充分的原因。歸根到底,原因在于作為宿主的PC無法充分地使用ATA總線。
指令處理時間會隨著主機向驅動器發送的命令的數量而增長,而命令的數量又取決于數據請求的大小。這些請求通常是4KB,而這和采用虛擬內存的操作系統所支持的頁面大小是相同的。下面,我們來作一個計算。
當以10.2MB/s的順序數據傳輸速率從緩存中讀取4KB的數據時,驅動器大約需要400毫秒的時間。假設Fast ATA的突發數據傳輸速率是16.7MB/s,那么主機清空4KB的緩存需要250毫秒。這時,有150毫秒可以供指令使用――它用來在緩存的清空和填充操作間進行平衡。遺憾的是,最快的臺式機也需要275毫秒的指令處理時間。這樣一來,清空4KB的緩存就需要525毫秒,這就將Fast ATA的有效傳輸速率降低到了大約7.8MB/s(4096字節除以525毫秒)。比起16.7MB/s的突發傳輸速率,這無疑就慢了許多。
同時,7.8MB/s也只有10.2MB/s的順序傳輸速率的75%――這意味著每有三個字節發送給主機,就會有一個字節滯留在緩存中。這樣,每三個單位的緩存數據發送給主機,就會有一個單位的緩存數據會被滯留,而驅動器就必須“空轉”一圈(讓所需要的扇區再次經過磁頭)以允許主機清空緩存??紤]到典型的緩存大小是64KB,因此每讀寫256KB就會空轉一圈――這明顯是對驅動器利用率的浪費。解決方案
使得ATA不再成為系統的瓶頸可以有幾種方式。其中有兩種解決辦法不是磁盤驅動器廠商所能夠控制的了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困難的辦法就是設法減少命令處理時間。對于這種方式,提高處理器的速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以現在的發展速度來看,我們只有重新建立中斷優先級的結構才能夠在性能上得到決定性的突破。
另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提高主機向驅動器請求的數據塊的大小。例如,將請求大小從4KB翻倍到8KB就相當于把固定的指令處理時間減半。如果通過未來的協議變更或硬件修改(例如減少電纜長度,等等)無法把ATA擴展到33MB/s以上,那么增加請求的大小可能就是最實際的方法了。
最傳統的方法是在系統級提高突發數據傳輸速率,這樣,實際用來從緩存傳輸數據的時間就會減少。而這就是Ultra ATA所要做的。Ultra ATA的解決方式 具體來講,在使用Ultra ATA的33MB/s的突發傳輸速率的情況下,4KB的數據塊只需要125毫秒的傳輸時間。這樣就有275毫秒可供消耗了。而這正是命令處理所需要的時間。此時,緩存就不會再滯留數據,驅動器也無需“空轉”了。
那么如何達到33MB/s,也就是使突發數據傳輸速率翻倍呢?其中一個突破性的設計就是在STROBE脈沖的上升和下降邊緣同時傳遞數據。在過去,Fast ATA只是利用數據的STROBE上升沿作為傳輸數據的時間脈沖。但為什么不利用同樣存在的下降沿呢?通過使用這兩個邊緣,Ultra ATA把傳輸率有效地增加了兩倍――而且實際上根本不用提高STROBE脈沖的頻率(這種提高會導致噪聲的出現)――這樣突發數據傳輸率也就得到了翻倍,也就是達到33MB/s。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33MB/s只是個理論數據,雖然我們這次測試的幾塊硬盤都支持Ultra DMA/33,但并沒有誰能夠達到這一極限。在我們的資料中,內部數據傳輸率最快的希捷“大灰熊”硬盤也只有24MB/s(192Mb/s除以8),而外部數據傳輸率是不可能超過內部速率的,所以可以說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家廠商的硬盤能夠達到33MB/s這一速率。IEEE1394:潛在的未來標準 IEEE1394是在PC和消費類A/V產品之間建立一條聯系的紐帶的技術。它允許A/V產品能夠如同一臺真正的多媒體外設那樣工作,而PC可以成為一臺真正的消費類設備。有了IEEE1394,OEM就可以滿足客戶把PC和音頻、視頻和普通多媒體外設連接起來的需要了。
IEEE1394使用很便宜的電纜和簡單的連接器來支撐著互聯設備之間的幾個數字音頻、數字視頻、以及控制信息的信道。這種簡單的連接都具備極高的傳輸率和穩定性,以及實時數據處理能力,而且IEEE1394低廉的價格使得它對于絕大多數的應用程序都非常理想。1394即插即用的能力和無需掉電與重新啟動的熱插拔功能是與消費產品集成的關鍵。
EEE1394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對等通信,這使得消費類產品在無需通過中心節點(如PC)獲取路由信息的情況下,就可以直接互相通信。更為重要的是,現在只有IEEE1394能夠實現如圖所示的PC和消費類產品的連接(如錄像機)。
1394連接的核心是一個物理層和一個鏈路層半導體芯片。物理層芯片是一個支持多個1394端口的信號混合設備。它包括執行總線仲裁和初始化功能的邏輯。鏈路層芯片傳送和接收經1394格式化過的數據包,并支持同步和異步數據傳輸。同步傳輸能力使PC能夠更為有效地處理在多媒體應用中比較典型的高帶寬數據流。而當把A/V產品集成到使用PC硬盤做為數據存儲設備的系統中時,高級的異步數據處理則會非常有價值。ATA的兩種傳輸模式 ATA硬盤有PIO模式和DMA模式兩種傳輸方式。PIO是Programmed Input Output(可編程輸入輸出)的縮寫。顧名思義,它是將數據傳輸的過程加以程序化,但這明顯會加重CPU的負擔。因此在這種模式下,即便是CPU的效率很高,但由于它必須全力去處理數據存取,因此無法再做別的事情。目前的PIO有1、2、3、4四種模式。
DMA大家都很熟悉,它是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內存訪問的縮寫。而ATA的DMA模式自然就是通過DMA通道傳輸硬盤數據了。DMA模式又分作Single Word和Multi Word兩種模式,它們和PIO模式所對應的速率見“ATA的傳輸模式和速率”。IDE(ATA)總線的理論傳輸速率Single word DMA 02.1MB/s
PIO mode 03.3MB/s
Single word DMA 1,multi word DMA 04.2MB/s
PIO mode 15.2MB/s
PIO mode 2,single word DMA 28.3MB/s
ATA-2總線的理論傳輸速率PIO mode 311.1MB/s
Multi word DMA 113.3MB/s
PIO mode 4,multi word DMA 216.6MB/s
Ultra-ATA的理論傳輸速率Multi word DMA 333.3MB/sS.M.A.R.T:保護神還是看家狗 當人越來越依賴于一件事物時,就會逐漸在信任問題上產生危機。硬盤是現代用戶必備的存儲設備,因為與其他的存儲設備比較起來,硬盤有著存取快速、使用方便和價格低廉的優點。但是當所有這些優點都得以實現時,人們便對它的可靠性產生了懷疑。與提高硬盤容量、加快存取速度相比,人們更多地考慮的是自己的數據在硬盤上到底有多安全。隨著硬盤容量的不斷增大,人們在上面存放的數據就越來越多,這種危機感也越發讓人寢食不安。
S.M.A.R.T是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的簡稱。這種目前的新型硬盤系統都具備的新功能可以說是暫時緩解此類問題的一劑良藥。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在ATA或SCSI硬盤上。它最早由Compaq提出,Compaq原先只是希望它的硬盤供應商可以在硬盤的設計中加入可以自我監視與分析各種參數的能力,藉此分析硬盤是否正常,以便事先通知系統,針對各種可能的故障采取對應措施。后來各大硬盤廠商在ATA-3的規格中正式將S.M.A.R.T列入標準。工作機理
當硬盤啟動后,硬盤上微控制器的程序便會自動、持續、定期監控某些項目,一旦所監控的數值低于臨界值時,便會通知系統,警告可能會有問題發生。但它所監視的范圍大部分是機械上的磨損或是輸出的信號異常,而對于突發性的故障,比如機械零件突然斷裂或是失效時,S.M.A.R.T就束手無策了。也就是說,它所能預測的故障是在長期的監視中,有跡可循的故障,若是突發的類型,當然無法預測出來。正確的認識
雖然S.M.A.R.T技術的出現無疑使數據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并不是擁有這項技術,最終用戶就可以高枕無憂,不必再做什么備份了。正如我們上面所看到的,這項技術并不能百分之百地預測出所有的故障。因此,不要把S.M.A.R.T看成是硬盤系統的保護神,它充其量不過是一條看家狗,保護神能夠為你消災免禍,而看家狗只能對小偷小摸的梁上君子叫喚幾聲,遇上兇狠蠻橫的江洋大盜可能就只能變成一頓美味佳肴了。IDE和SCSI,不同應用的選擇 無需多說,你就會發現集成在主板上的EIDE控制器加上EIDE硬盤要比SCSI驅動器便宜得多。要使用SCSI你還需要額外的一個適配器(接口卡),這是因為大多數主板并不集成SCSI控制器。這樣一來,再加上昂貴的SCSI磁盤,SCSI系統要比EIDE系統貴上許多。
EIDE有一個主通道和一個從通道,每個都可以連接兩臺設備,加起來總共四個。這可以是硬盤,也可以是CD-ROM?,F在已經有了帶EIDE連接器的磁帶機,但你需要特殊的備份軟件。
在IDE通道中,兩個設備是輪流控制總線的。如果在同一條通道上有一個硬盤和一個CD-ROM,那么硬盤就必須等待CD-ROM發出的請求得到完成。因為CD-ROM相對來說要慢一些,因此這必定會導致性能上折衷。這就是為什么每個人都會告訴你把CD-ROM連接到從通道,而把你的硬盤設置為主設備的原因。主通道和從通道或多或少是以相互獨立的方式工作的(這歸功于EIDE控制器芯片)。
SCSI接口有幾種類型。8位(50針數據電纜)或者16位(68針數據電纜,Wide SCSI)。時鐘頻率有5MHz(SCSI 1),10MHz(Fast SCSI),20MHz(Fast-20或者Ultra SCSI)或者40MHz(Ultra-2 SCSI)。它實際是一種微型計算機總線,它將磁盤控制器的功能全部集成到了設備當中,而且在設備中還增加了SCSI接口控制電路。SCSI總線的理論傳輸速率SCSI總線時鐘頻率 8位(50針數據電纜) 16位(68針數據電纜)5MHz (SCSI 1) 5MB/s N/A10MZ (Fast SCSI, SCSI II) 10MB/s 20MB/s20MHz(Fast-20, Ultra SCSI) 20MB/s 40MB/s40MHz(Fast-40, Ultra SCSI) 40MB/s 80MB/s SCSI接口是以主機系統對外設的統一I/O總線的形式出現的,它處在主機適配器(SCSI接口卡)與外設控制器之間,它不僅可以控制磁盤驅動器,而且可以控制磁帶機等外設,但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這些外設中必須包含自己的控制器。
掃描儀以及許多CD-W并沒有EIDE接口,它們只能通過SCSI連接。你可以在一條SCSI總線上連接7臺設備,或者在Wide SCSI上連接15臺設備。在標準的環境中,單個硬盤的性能并不會因為使用SCSI接口而有太大的提高。SCSI的威力在于多個設備可以同時使用總線,而不是在別人不需要的情況下才使用。所以,當幾個設備都同時使用同一條總線時,你就會切身感受到SCSI的好處了。在多任務的環境下,SCSI的好處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因為此時經常發生同時訪問。如果你有一個服務器或者要使用大尺寸的文件,如音頻、視頻或者磁盤密集型的應用,SCSI就會體現出高出EIDE一等的大家風范。
?
3.硬件磁盤陣列還是軟件磁盤陣列
市面上有所謂硬件磁盤陣列與軟件磁盤陣列之分,因為軟件磁盤陣列是使用一塊SCSI卡與磁盤連接,一般用戶誤以為是硬件磁盤陣列。以上所述主要是針對硬件磁盤陣列,其與軟件磁盤陣列有幾個最大的區別:
l 一個完整的磁盤陣列硬件與系統相接。
l 內置CPU,與主機并行運作,所有的I/O都在磁盤陣列中完成,減輕主機的工作負載, 增加系統整體性能。
l 有卓越的總線主控(bus mastering)及DMA(Direct Memory Access)能力,加速數據的存取及傳輸性能。
l 與快取內存結合在一起,不但增加數據的存取及傳輸性能,更因減少對磁盤的存取而增加磁盤的壽命。
l 能充份利用硬件的特性,反應快速。
軟件磁盤陣列是一個程序,在主機執行,透過一塊SCSI卡與磁盤相接形成陣列,它最大的優點是便宜,因為沒有硬件成本(包括研發、生產、維護等),而SCSI卡很便宜(亦有的軟件磁盤陣列使用指定的很貴的SCSI卡);它最大的缺點是使主機多了很多進程(process),增加了主機的負擔,尤其是輸出入需求量大的系統。目前市面上的磁盤陣列
系統大部份是硬件磁盤陣列,軟件磁盤陣列較少。
4.磁盤陣列卡還是磁盤陣列控制器
磁盤陣列控制卡一般用于小系統,供單機使用。與主機共用電源,在關閉主機電源時存在丟失Cache中的數據的的危險。磁盤陣列控制卡只有常用總線方式的接口,其驅動程序與主機、主機所用的操作系統都有關系,有軟、硬件兼容性問題并潛在地增加了系統的不安定因素。在更換磁盤陣列卡時要冒磁盤損壞,資料失落,隨時停機的風險。
獨立式磁盤陣列控制一般用于較大型系統,可分為兩種:
單通道磁盤陣列和多通道式磁盤陣列,單通道磁盤陣列只能接一臺主機,有很大的擴充限制。多通道磁盤陣列可接多個系統同時使用,以群集(cluster)的方式共用磁盤陣列,這使內接式陣列控制及單接式磁盤陣列無用武之地。目前多數獨立形式的磁盤陣列子系統,其本身與主機系統的硬件及操作環境?
--
首先,IDE的性能不會比SCSI更高的。特別是在多任務的情況下。一般廣告給出的是
最大傳送速度,并不是工作速度。同一時期的IDE與SCSI盤相比,主要是產量比較大,
電路比較簡單,所以價格比SCSI低很多,但要比性能,則差遠了。
RAID并沒有限制使用多少個盤,應時盤越多越好。
對于SCSI結構的RAID來說,盤的最大數量與SCSI通道(SCSI總線)的數量有關一般是每個通道最多裝15個盤(SCSI/3)對于FC-AL(光纖)則是每個通道200個盤當然,要有這樣大的磁盤箱才行!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服務器硬盤通用基礎知識 2023-10-24
- [電子說] 拔掉你的硬盤,吵到我的藍牙了! 2023-10-24
- [存儲技術] 硬盤,是怎樣制造出來的? 2023-10-23
- [電子說] 服務器數據恢復-服務器多塊硬盤掉線導致上層應用崩潰的數據恢復案例 2023-10-20
- [電子說] SATA連接器的性能特點 2023-10-19
- [電子說] 虹科干貨 | Redis?Enterprise?自動分層技術:大數據集高性能解決方案 2023-10-19
- [電子說] NAND Flash合約價全面漲幅約8~13% 2023-10-17
- [存儲技術] 介紹幾款常見的存儲器及其應用 2023-10-17
( 發表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