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銳龍ryzen7翻身的amd,十年前就贏過intel
美國時間 2017 年 2 月 21 日,AMD 正式發(fā)布了銳龍 AMD Ryzen 7,重返 CPU 高端市場。
銳龍 Ryzen 7 基于最新的 Zen 架構,采用 14nm FinFET 工藝,使用 8 核 16 線程規(guī)格,跑分緊追 Intel i7 6900K,讓很多人不禁發(fā)問:AMD 終于翻身了?
回顧歷史,AMD 曾跟在 Intel 身后亦步亦趨,也曾奮起直追、憑借著基于 K7 微架構的速龍塑造輝煌,但在收購 ATI 后卻「消化不良」,面對 Intel 的進攻節(jié)節(jié)敗退。AMD 作為 Intel 挑戰(zhàn)者的坎坷命運,似乎在誕生之初就注定了。
從 Intel 代工廠到自主研發(fā)
1969 年,在仙童半導體負責銷售的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在加州創(chuàng)立了超微半導體公司 Advanced Micro Devices,簡稱 AMD。此前一年,同樣是仙童出來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和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聯合成立了 Intel。
?。ˋMD 創(chuàng)立團隊)
與桑德斯的銷售背景不同,摩爾和諾伊斯是技術大拿,前者是「摩爾定律」的提出者,諾伊斯是集成電路的發(fā)明人之一。兩人在業(yè)界均擁有很高聲望。創(chuàng)業(yè)之初,Intel 只花了 5 分鐘就籌集了 500 萬美元,而 AMD 花了 500 萬分鐘只籌集了 5 萬美元。
創(chuàng)始人不同的基因決定了兩家企業(yè)的最初方向。Intel 重視研發(fā),短短幾年內相繼祭出第一顆商用微處理器 4004、第一款個人計算機 Altair 的大腦 8080、首枚 16 位微處理器 8086 等重磅產品。而 AMD 則是市場導向,依靠模仿以及生產能力銷售價格低廉的產品,成為各類產品的第二供應商。
1981 年,IBM 推出的首批個人電腦機選用了英特爾 8088 芯片,產品大賣。第二年,IBM 又找 Intel 供應 80286 微處理器,但同時找了 AMD 作為第二供應商。在硅谷,許多重視硬件供應鏈的公司都會采用雙供應商策略。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預防某家產能不足、讓兩家供應商競爭壓低價格、防止某一家坐大難管。
為了拿下 IBM 的訂單,Intel 不得不與 AMD 簽署了協議,向后者開放 x86 系列處理器,AMD 獲得 Intel 授權,成為其 8086、8088 芯片的第二供應商,通過加工生產獲取利潤。
1986 年,AMD 根據 Intel 的 80286 處理器克隆出了 AM286,性能略優(yōu)于 80286,并且依靠開放的 Socket 插座標準兼容 Intel 平臺。這個時候 Intel 逐漸意識到,繼續(xù)開放技術給 AMD 終會對自己造成威脅,于是中止了 5 年前簽訂的協議,獨家生產第一代 32 位處理器 80386。
在雙方談判無效的情況下,AMD 在 1987 年一紙訴狀將 Intel 告上了法庭。Intel 采取了拖延戰(zhàn)術,只要一天沒有最終判決,AMD 就不能生產 80386 處理器。AMD 也不傻,深知高昂的訴訟費會拖垮公司,于是決定基于 Socket 插座標準自主開發(fā)完全兼容 80386 的處理器。
1989 年,AMD 研發(fā)出了采用 0.8 微米工藝制造的 AMD386 處理器,這標志著 AMD 脫離 Intel 架構,獨立研發(fā)處理器成功的開始。正當 AMD 公司準備發(fā)售 AMD386 處理器時,Intel 又以「386」是自己專有名詞將 AMD 告上了法庭。
AMD 和 Intel 的世紀訴訟大戰(zhàn)直到 1995 年才以 AMD 的勝訴完全告終。雖然 AMD 最終獲得了 80386 的生產許可,但這款處理器已經不是市面上的領先產品。1993 年誕生的奔騰(80586)處理器在性能上取得重大革新,Intel 步步為營。
靠著拖延戰(zhàn)術,Intel 成功在 1987 年至 1995 年間贏得大量市場份額和經濟收益,為今后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而 AMD 則付出了數千萬美元的訴訟費,以及開始反思未來出路,發(fā)力研發(fā)并促成了 20 世紀前后雙雄爭霸的局面。
Intel 戰(zhàn)略失誤,AMD 彎道超車
AMD 崛起的時機出現在 1997 年。那年,Intel 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當時正值壯年 Socket 7 插座標準,極力推廣具有專利保護的 Slot 1 插座,以及首次采用 Slot 1 插座標準的奔騰 II。
前面說到,即便是 AMD 自行研制的處理器,也要與 Intel 平臺兼容才得以生存。與 Intel 平臺兼容的辦法正是通過開放的 Socket 插座標準。
為了消滅掉其他廠商兼容的可能,Intel 可謂兵行險招。Slot 1 與 Socket 7 不兼容,消費者如果想要升級 CPU 到奔騰 II,就必須將主機板換掉。
AMD 認為 Socket 7 的效能仍足以負荷各項需求,而且成本低廉,不必花費高額金錢去升級至 Slot 1 插座,因此抓住機會在 Socket 7 插座標準上推出 K6 微架構產品,與 Intel 正面對抗。
K6 微架構的產品在 1997 年上市,性能接近當時的對手奔騰和奔騰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體擴展)。此后一年,AMD 又多次迭代,在 K6-2 中加入了 3DNow! SIMD 指令集。
K6-2 雖然和奔騰 II 還有不少差距,但勝在價格便宜,取得極大成功,為 AMD 提供了市場基礎和財政穩(wěn)定性,也為日后反超 Intel 做好準備。
1999 年,基于 K7 微架構的第一款速龍(Athlon)CPU面世,綜合性能超越同頻的奔騰 III,讓不少 DIY 用戶為之震驚。這是 AMD 第一次在產品上超越 Intel,讓當時全世界 PC 用戶都重新認識了 AMD。2000 年 3 月,AMD 又搶先 Intel 發(fā)布了第一款 1GHz 的 CPU——速龍 1000。
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Intel 于 1999 年上半年推出取代 Slot 1 的插座標準 Socket 370,向下兼容 Socket 7。新的奔騰 III 也隨之而來,憑借內置全速 256KB 二級緩存,重新奪回性能寶座。
AMD 此時已經有了和 Intel 叫板的實力,推出了基于 K7 架構、代號為雷鳥(Thunderbird)的速龍(Athlon)應戰(zhàn)。在頻率相近時,雷鳥和奔騰 III 性能基本相同互有勝負,但前者價格只有后者的 1/2 到 2/3。高性價比的雷鳥為 AMD 贏得了大量用戶。
接連受到沖擊的 Intel 終于忍無可忍,于 2000 年底祭出了采用 NetBurst 微架構的第一代奔騰 4。當時,1GHz 還是市場主流頻率,奔騰 4 上來就是 1.4GHz 和 1.5 GHz,和 AMD 大大拉開了差距。但消費者很快就發(fā)現,奔騰 4 空有高頻率,性能甚至比不上前代奔騰 III,而且發(fā)熱量巨大。
原因出在 NetBurst 微架構身上。NetBurst 是 Intel 「唯高主頻論」的產物,采用了 20 級流水線技術,而之前的速龍和奔騰 III 都是 10 級流水線。長流水線的好處是容易把頻率做高,但代價是性能低。
面對 Intel 的高頻戰(zhàn),AMD 沒有盲目跟隨,而是將 130nm 技術應用在新產品速龍 XP 上,老老實實提高性能降低發(fā)熱量,然后通過性價比抵御 Intel 的猛烈攻擊。
雙方打得焦灼之時,AMD 在 2003 年放出了一個大招:基于 K8 微架構的 64 位處理器速龍 64。而 Intel 應對的方法是使用 31 級流水線的奔騰 4,主頻高達 3.8GHz,性能卻沒改進多少,發(fā)熱量則繼續(xù)增大。
AMD 在這次對戰(zhàn)中取得了領先,不但獲得了商業(yè)上的成功,售價不斷刷新高,還擠進了服務器和高性能計算市場。2004 年,Intel 不得不著手開發(fā)速龍 64 的競爭品。
2005 年 5 月,Intel 將兩顆奔騰 4 核心放在了一個 CPU 里面,搶先 AMD 發(fā)布了第一款雙核 CPU——奔騰 D,但其性能和發(fā)熱控制仍不敢恭維,被戲稱為「膠水雙核」。大約 1 周后,AMD 發(fā)布了自己的雙核產品速龍 64 X2。這款 CPU 在綜合性能和功耗上都強于奔騰 D,可以說是 AMD 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
Intel 在 NetBurst 走的彎路給了 AMD 反超的機會,使 2004 年-2006 年成了 AMD 最輝煌的兩年。
AMD 失落十年,銳龍 Ryzen 7 成翻身之作?
然而,誰也沒想到,AMD 剛登到頂峰馬上就墜落了。
2006 年 7 月,財力越發(fā)強大的 AMD 以 54 億美元收購當時全球第二大的 GPU 巨頭 ATI,獲得了顯卡芯片設計制造能力。傳聞,瀕臨破產的 Nvidia 也曾尋求 AMD 的收購,連對 AMD CPU 支持的優(yōu)化都做好了,最后因黃仁勛堅持要做新公司 CEO 而擱淺。
AMD 未曾想到,收購 ATI 的副作用如此之大。收購 ATi 之前,AMD 自有現金只有 30 億美元,并不足以用 54 億美元全額并購 ATI,于是又向摩根士丹利借款 25 億美元,這無形中使得 AMD 背負了一定債務。而且,AMD 自身產品線拉長,與 Intel 的價格戰(zhàn)還將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結果,AMD 在 2007、2008 年錄得重大虧損,CEO 魯毅智無奈卸任。直到 2009 年,AMD 才慢慢從財務困境中走出來。
?。▓D片來自雪球)
屋漏偏逢連夜雨,同樣是 2006 年 7 月,放棄了「唯高主頻論」、痛定思痛的 Intel 發(fā)布了新一代處理器 Core 2。Core 2 采用 65nm 制程工藝,在主頻不到 2GHz 情況下,實現了 40% 效能的增長,同時減少 40% 的功耗,讓 AMD 的 Athlon 64 X2 優(yōu)勢全無,也讓 Intel 重新站在了高性能處理器的制高點。
這也是「Tick-Tock」戰(zhàn)略的第一款產品。Core 2 發(fā)布前一年,Intel 制定了「Tick-Tock」(鐘擺戰(zhàn)略),「Tick」代表著 2 年一次的工藝制程進步,「Tock」代表著相同制程前提下微架構的革新。嚴格執(zhí)行「Tick-Tock」戰(zhàn)略的 Intel 啟動了歷史上最為頻繁的產品更迭計劃,2006 年曾「在 150 天內創(chuàng)記錄地推出了 40 多款處理器」。
內憂外困之下,AMD 一直沒能拿出太有競爭力的產品,代號為巴塞羅那的四核 Opteron 不僅已在推遲發(fā)布,還出現嚴重缺陷。2006 年-2008 年,AMD 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2009 年后,元氣稍有恢復的 AMD 多次向 Intel 發(fā)起沖擊:「開核」、A 系列 APU、推土機、打樁機、壓路機、挖掘機等等。但 Intel 在 CPU 領域的霸主地位巋然不動,i3、i5、i7 牢牢把握住低中高端市場,AMD 翻身之日似乎遙遙無期。
直至 2017 年銳龍 Ryzen 7 亮相,很多人才想起 AMD 也曾有實力與 Intel 拼個你死我活。此時距離 2006 年 Core 2 橫空出世已經整整 10 年。AMD 對外公布的資料顯示,銳龍 Ryzen 7 的 Zen 架構的研發(fā)花了整整四年,相比前一代架構的性能提升大大超越 Intel 的「擠牙膏」升級。除了銳龍 Ryzen 7,AMD 還設計了銳龍 Ryzen 5、銳龍 Ryzen 3,直接對標 Intel 的 i7、i5、i3,但價格更低。
反觀 Intel,最近幾年已經從一家芯片公司變成了數據公司,涉及物聯網、VR/AR、人工智能、云計算多個領域,但最核心的芯片業(yè)務卻越來越不給力。制程升級周期越來越長,從最初的 23 個月延長到 27 個月,28 個月,30 個月。而從 14 nm 升級到 10 nm,Intel 用了整整 36 個月,還沒有推出正式的產品。以至于 Intel 每一次 CPU 升級,都被戲稱為「擠牙膏」。
銳龍 Ryzen 系列最終能對 Intel 產生多大沖擊還不好說,但重現活力的 AMD 至少能讓 Intel 緊張起來。對消費者來說,兩強相爭總比寡頭統治更有利。
非常好我支持^.^
(1) 10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講一講Apple Macintosh處理器過渡的故事 2023-10-24
- [制造/封裝] 今日看點丨正面對決英特爾,傳英偉達研發(fā)Arm架構PC芯片;郭明錤預估蘋果明年 2023-10-24
- [電子說] 臺積電7nm以下工藝漲價6%,漲價已計劃通知客戶 2023-10-23
- [電子說] AMD推出銳龍 Threadripper 7000系列處理器 2023-10-23
- [電子說] 英特爾與百度攜手向前,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2023-10-21
- [電子說] 用芯連接,渠道共創(chuàng) | 2023英特爾中國區(qū)數據中心渠道客戶會高能集錦 2023-10-21
- [電子說] 英特爾? DSA 助力云軸科技網絡性能提升,海量數據傳輸游刃有余 2023-10-21
- [電子說] 英特爾發(fā)布面向發(fā)燒友的英特爾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 2023-10-21
( 發(fā)表人:st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