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尚無真正物聯網企業 產業最早2015萌芽
或許是互聯網已經太久沒有熱鬧,“物聯網”概念一出,即令業界上下激動,資本市場亦為此掀起百千浪。
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以及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相繼在多個場合力捧物聯網概念,稱“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之后最重大的科技創新。更有甚者,它將對現有產業格局形成顛覆性的沖擊。
當然,這些高層對這個概念的附和,更多是因為政策方面的明示:從8月份提出“感知中國”理念,到最近明確將傳感網、物聯網納入新興戰略產業范圍,在短短幾個月內,國務院總理***先后三次對物聯網的發展做出指示。
地方群起響應。無錫、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南京、廣州等地,紛紛開始規劃自己的物聯網城市藍圖,爭相將物聯網作為各地城市“標簽”。
一場顛覆性的產業革命似乎明天就要發生,但事實上,物聯網產業尚處初創階段,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還遠沒有成熟。“中國的物聯網到2015至2020年會出現產業萌芽。”中科院泛在與傳感網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壯是冷靜的。
中國搶布局
“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2009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在江蘇無錫調研時,提出了把傳感網絡中心設在無錫、輻射全國的想法。隨后,11月底,也就是僅僅三個多月后,無錫市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中國傳感信息中心)就已經正式獲得國家批準。
之所以有如此速度,緣于在計算機以及互聯網前兩次信息革命浪潮中,中國并未拔得頭籌,如今,物聯網似乎給了中國在第三次信息浪潮中領先的機會。“與計算機、互聯網不同,在物聯網相關產業的發展上,中國幾乎與世界同步,物聯網涵蓋的寬帶無線通信網絡、傳感網、編碼中的一些問題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已有相關部署,有些問題也有望納入“十二五”規劃。”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舒英華告訴記者。
但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全球都在趕搶第三次信息浪潮的頭啖湯。與 “感知中國”相對應的是,美國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日本和韓國則提出“U-japan”和“U-Korea”戰略。
中國傳感網標準工作組組長劉海濤因此認為,傳感網將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標志,并引發國際信息產業重新洗牌的機遇。
物聯網,對于中國來說,就像汽車行業的電動車,令全球國家站在基本一致的起跑線上。因此,中國希望在物聯網領域取得話語權的決心在以后事件中被反復強調。
11月3日,***更首次明確,將信息網絡納入新興產業范圍,指出,信息網絡產業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
12月初, 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籌備工作組在京召開會議,計劃明年初正式成立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將為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實現標準制定、技術快速進步和產業跨越發展的整體突破,形成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物聯網產業鏈集群。
產業何時爆發
嗅覺敏銳的市場對物聯網概念的追捧一波接連一波。
受目前市場炙手可熱的“物聯網”概念影響,海虹控股、高鴻股份、新大陸、廈門信達、東信和平等幾家公司股價活躍,“物聯網”概念多次成為A股市場的新興奮點。
12月2日,易觀國際發布《中國物聯網白皮書》,分析指出,“無線傳感器網絡已經成為政府推進的首要著力點”,此白皮書相關數據顯示,無線傳感器網絡產業規模在未來兩年內將增長15倍,達到40億元,并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以超過20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在2015年達到200億元人民幣市場規模。
一位參與白皮書編寫的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未來兩年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爆發期,之后會趨于平緩,“政府政策導引是主要因素,對于物聯網的政策性投資會在未來兩年集中投放”。
國聯證券也發布報告,樂觀地認為,未來物聯網市場前景廣闊。國內PC使用量在1億的數量級,而物聯網終端需求量遠大于此:10億量級的信息設備、30億量級的智能電子設備、5000億級的微處理器和萬億以上傳感器需求。僅從終端潛在需求的角度即可看出,物聯網市場空間遠遠大于互聯網。
資本市場或分析師更偏向于對未來朦朧美的追求,而在物聯網領域的企業人士卻相對更為務實。
中國移動技術部的一位工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物聯網未來規模無疑是巨大的,但現階段產業還處于成長期,企業業績不會出現大幅增長。
IBM的一位工程師更對記者表示,現在的物聯網技術和十年前的3G技術一樣,都是論證階段,下一步是標準提出,然后是產品研發,第四步才是產品上市并投入廣泛應用。
歐盟網絡企業和RFID司物聯網總監彼得福賴斯(Peter Friess)預計,物聯網會在2015年到2020年間開始落地,但短期內很難明顯看到對經濟的刺激效果。
國內物聯網剛剛起步
在日前舉辦的物聯網高峰會議上,一位與會專家指出,物聯網發展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信息匯聚,第二個階段是信息處理,未來的物聯網將采用多種傳感技術聚合處理信息,最后一個階段是泛在聚合階段,這也是物聯網最終的目標。
目前,中國物聯網產業鏈正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廠商只是實現了小范圍的應用,比如浦東機場的防入侵系統,停車收費系統,及世博會相關的一些應用。
事實上,目前國內A股上市的許多企業從事的頂多是電子讀碼技術,但資本市場追逐的就是一個概念,但凡與解碼沾邊的——譬如地鐵的交通卡、電視遙控器等都被納入了物聯網范疇。
國務院發展中心技術產業部王忠宏也明確表示,“物聯網商業模式目前暫不能大規模商用。”
他認為,首先,物聯網在體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資源共享;其次,技術上傳感器、芯片、關鍵設備制造、國內智能交通高端市場70%以上被國外企業搶占;第三,物聯網技術標準缺乏統一;第四,商業模式仍處于初級階段,成本較高,不能大規模商用;第五,安全和隱私不能得到保障;第六,地址資源嚴重缺失。
對于中國在物聯網領域的技術與其他國家相比究竟處于何種位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信專家向記者表示,雖然大家的愿景十分美好,但事實上,中國在物聯網的技術和標準上已經落后一拍。在RFID(射頻)技術上,美國一家獨大,其專利申請超過歐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等多個區域專利申請總量的總和,高達53%。而日本、歐洲則在傳感器技術上擁有巨大優勢。而中國自主RFID標準遲遲不能出臺。這就存在一個隱憂,即使中國本土標準出臺,并且形成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也無法在這一領域超越西方,扭轉受制于人的局面。
上述電信專家稱,“物聯網是一個未探明儲量的‘金礦’,國家應有統一的戰略規劃,并明確該產業的發展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讓每一個‘隊員’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路線,才能跑好這場‘接力賽’。”
王忠宏建議,應該組建包括政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金融、行業協會等在內的產業產略聯盟,在共性及關鍵技術的領域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和品牌。
城市博弈:無錫雖搶先機 潛力卻在北京
在新能源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無錫,在物聯網博弈中,無疑又一次搶占了先機。
2009 年11月底,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同意,支持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國家傳感信息中心)。此前,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無錫設立機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也先后“登陸”,與無錫市政府簽約開展傳感網應用技術研究合作,傳感網各類資源要素已聚集無錫。
2009年12月1日,無錫市出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領軍城市的決定》,《決定》規定到2012年無錫將完成傳感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同時建成集引領中國傳感網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示范應用三大優勢的中國傳感網研究發展中心。這是中國首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
事實上,與尚德電力落戶無錫、最終創造資本市場神話的傳奇經歷相似的是,中科院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落戶無錫背后也有許多故事。
現擔任中科院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主任的劉海濤還有一個頭銜,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在和無錫新區結緣前,曾在太湖國際科技園負責招商的馬曉東在拿到劉海濤辦公室的電話號碼后,連續打了半個月電話才找到了很少回辦公室的劉海濤,劉也因為馬曉東的敬業精神和無錫市政府的服務意識大為感動。
“無錫能再一次成為一個新興產業的領軍城市值得深思,”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李華芳表示:“無錫確實是一個產業基礎不錯的城市,但無錫的周邊城市競爭力也很強,為什么尚德電力、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沒有落戶上海、蘇州、南京、杭州、寧波等其他長三角城市,而選擇在無錫?這說明無錫市政府的服務意識非常強,在長三角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了。”
除了無錫外,希望把物聯網打造成支柱產業的還包括武漢、深圳等城市,但后勁最足、最有潛力的城市無疑是北京。
“發展物聯網這樣的高科技產業,沒有一個城市像北京這樣擁有這么多資源的,北京是中國首都,中央政府就在北京,這是政治優勢;中關村已是中國最大的創新經濟產業區,這是產業優勢;加上中科院、清華、北大、北郵等幾十所重點院校的科技優勢,北京最有希望在競爭中勝出。”李華芳表示。
事實上,盡管行動步伐比無錫落后,但中關村也開始了行動。11月1日,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清華同方科技廣場召開。
據了解,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以打造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為目標,以應用為導向、以產業為主線、以技術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作為聯盟宗旨,力爭通過3年努力,推動建設10—12項標志性示范應用工程,培育8—10家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國家或行業標準5項以上,使北京中關村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
規模應用階段遠未到來
盡管物聯網概念早已被資本市場熟知,但物聯網系統化應用的案例仍不多。
2005年開始,中科院計算所和故宮博物院合作實施了傳感器網絡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主要做法就是利用傳感器節點獲取文物展陳列處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數據,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無線傳輸實現監控。
但專家認為,故宮博物院的案例并不代表傳感器網絡可大規模應用,因為故宮博物院只涉及幾十個傳感器節點,而在許多場合真正要用到的可能是上千個。
“物聯網要大規模應用,還是需要攻克不少技術難題的。”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傳感器網絡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崔莉表示。
據記者了解,除了博物院之外,目前物聯網應用主要集中在機場、監獄等對安全較高的場所及智能交通領域。
無錫物聯網研究院銷售部張俊林告訴記者,目前研究院主要有這樣幾套系統能夠實現銷售。“一套叫傳感網圍界防入侵報警系統,這套系統主要用于安保要求很高的重點設施,如機場、核電站、監獄等等,這套系統可以監控外來攀爬、翻越入侵甚至從地下進入等等。目前浦東國際機場正在應用這套系統。”
另外一個應用是智能傳感網車輛管理系統,主要用于交通控制,目前已在浙江嘉興試點,“目前交通紅綠燈切換時,都是設定一個時間,我們的智能系統上去后,就可以根據交通狀況和流量,將紅綠燈時間作一自動更改。”張俊林表示。
此外,高速數據圖像傳輸系統也是該研究院推出的重點產品,“該系統主要用于大型安保活動和重大外事活動,比如某國領導人要來上海,對他出行到各地的各種情況、和他在陸上行駛時,通過圖像等方式監控,以確保安全。”張俊林說。
資本博弈:播種物聯網 期冀未來
“現在物聯網概念很熱,但是真正做物聯網的企業并不多,說得難聽點,不要說成型的企業,現在連找個像樣的創業團隊都難。”
11月底,國內頂級PE、VC機構的資深合伙人濟濟一堂,召開閉門會議,在蘇州的金雞湖畔的一家五星級酒店里討論投資物聯網事宜。
“現在物聯網概念很熱,但是真正做物聯網的企業并不多,說得難聽點,不要說成型的企業,現在連找個像樣的創業團隊都難。”一位與會的資深合伙人表示,“從嚴格意義來說,二級市場目前炒作的物聯網概念股,和真正意義上的物聯網差距還挺大的,有些A股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只是物聯網產業鏈中的一個小環節。”
這位合伙人表示,“和光伏產業相比,物聯網產業比較麻煩的是還沒產生一個像尚德電力這樣的龍頭企業,目前國內許多光伏企業是從尚德電力出來的。”事實上,正如這位合伙人所言,物聯網人才在國內十分稀缺,成形的創業團隊更是罕見。以無錫物聯網創業家梅玉海為例,他是今年無錫市通過“530”計劃引進的海外歸國領軍型創業人才,他創立的無錫納曼傳感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產陀螺(轉角度)陀螺傳感器為主,產品應用范圍廣泛,可用于智能交通、消費者電子產品、能源、醫藥、環境監控等多個領域,產品已完成研發。但即使是這樣一個初創期企業,也早已被PE、VC盯上,“最近幾個月里,找到我想合作的PE、VC非常多。”梅玉海表示。
紀明資本主管合伙人秦邦云最近大半年里一直十分關注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最近3個月里,我在北京、無錫、上海、南京和深圳5個城市看的物聯網企業不下50家,但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的企業還沒有,但是這50家企業我投了4家,屬于種子期投資,沒有一家企業的投資金額是超過100萬美元的。”秦邦云表示,目前他投資的企業的主營業務都只是物聯網產業鏈中的一環,“目前還沒有在中國看到物聯網大規模運用或工程化的企業。”
今年11月,浙江杭州也有一例物聯網VC投資,但金額也不過是200萬元。杭州中芯微電子是一家專業從事微功耗遠距離射頻識別(RFID)產品研發、產銷的企業。該公司開發的安全警戒系統,主要應用于監獄管理。這個企業拿到了浙江一家本土VC的200萬元投資。
事實上,倒是在物聯網概念興起前,有一批本土VC企業抓住了物聯網企業的機會。以中小板上市公司、A股市場物聯網概念企業龍頭遠望谷為例,在上市前,該企業就有3家VC企業布局,其中深創投是第三大股東,擁有582.972萬股,上海聯創永宣和上海仕博投資是其股東,分別持有192.4萬股和96.2萬股。
“物聯網企業一定是要投的,哪怕國內沒有成熟的企業,我想沒辦法就直接從硅谷找留學生團隊回國干。”秦邦云表示。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