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阻負載的BJT反相器,其動態性能不理想。因而,在保持邏輯功能不變的前提下,可以另外加若干元器件以改善其動態性能,如減少由于BJT基區電荷存儲效應和負載電容所引起的時延。這需改變反相器輸入電路和輸出電路的結構,以形成TTL反相器的基本電路。
圖2表示TTL反相器的基本電路,該電路由三部分組成,即BJTT1組成電路的輸入級,T3、T4和二極管D組成輸出級,以及由T2組成的中間級作為輸出級的驅動電路,將T2的單端輸入信號V12轉換為互補的雙端輸出信號。以驅動T3和T4。
圖2 ?TTL反相器的基本電路
1.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1)當輸入為高電平,如vI=3.6V時,電源VCC通過Rb1和T1的集電結向T2、T3提供基極電流,使T2、T3飽和,輸出為低電平,vo=0.2V。此時
VB1=VBC1+VBE2+VBE3=(0.7+0.7+0.7)V=2.1V
顯然,這時T1的發射結處于反向偏置,而集電結處于正向偏置。所以T1處于發射結和集電結倒置使用的放大狀態。由于T2和T3飽和,輸出VC3=0.2V,同時可估算出VC2的值:
VC2=VCES2+VB3=(0.2+0.7)V=0.9V
此時,VB4=VC2=0.9V。作用于T4的發射結和二極管D的串聯支路的電壓為VC2-VO=(0.9-0.2)V=0.7V,顯然,T4和D均截止,實現了反相器的邏輯關系:輸入為高電平時,輸出為低電平。
(2)當輸入為低電平,vI=0.2V時,T1的發射結導通,其基極電壓等于輸入低電壓加上發射結正向壓降,即
VB1=(0.2+0.7)V=0.9V
此時VB1作用于T1的集點結和T2、T3的發射結上,所以T2、T3都截止,輸出為高電平。
由于T2截止,VCC通過RC2向T4提供基極電流,致使T4和D導通,其電流流入負載。輸出電壓為
vO≈VCC-VBE4-VD=(5-0.7-0.7)V=3.6V
顯然:輸入為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
2.采用輸入級以提高工作速度
當TTL反相器輸入電壓由高(3.6V)變低(0.2V)的瞬間,VB1=(0.2+0.7)V=0.9V。但由于T2、T3原來是飽和的,它們的基區存儲電荷還來不及消散,在此瞬間,T2、T3的發射結仍處于正向偏置,T1的集電極電壓為
VC1=VBE2+VBE3=(0.7+0.7)V=1.4V
此時,T1的集電結為反向偏置,因輸入為低電平時,T1的發射結為正向偏置,于是T1工作在放大區,這時產生基極電流iB1,其射極電流β1iB1流入低電平的輸入端。集電極電流iC2≈β1iB1的方向是從T2的基極流向T1的集電極,它很快地從T2的基區抽走多余的存儲電荷,使T2迅速地脫離飽和而進入截止狀態。T2的迅速截止導致T4立刻導通,相當于T3的負載是個很小的電阻,使T3的集電極電流加大,多余的存儲電荷迅速從集電極消散而達到截止,從而加速了狀態轉換。
3.采用推拉式輸出級以提高開關速度和帶負載能力
圖2采用了由T3、T4組成推拉式輸出級。其中T4組成電壓跟隨器,T3為共射極電路,作為T4的射極負載。這種輸出級的優點是,既能提高開關速度,又能提高帶負載能力。
TTL反相器的基本電路(一)
TTL與非門電路
圖2所示的基本TTL反相器不難改變成為多輸入端的與非門。它的主要特點是在電路的輸入端采用了多發射極的BJT。器件中的每一個發射極能各自獨立地形成正向偏置的發射結,并可促使BJT進入放大或飽和區。兩個或多個發射極可以并聯地構成一大面積的組合發射極。
圖3(a)說明采用多發射極BJT用作3輸入端TTL與非門的輸入器件。當任一輸入端為低電平時,T1的發射結將正向偏置而導通,T2將截止。結果將導致輸出為高電平。只有當全部輸入端為高電平時,T1將轉入倒置放大狀態,T2和T3均飽和,輸出為低電平。
圖3(b)為3輸入端TLL與非門的邏輯符號。
圖3 具有多發射級BJT的3輸入端與非門電路(a)電路圖(b)邏輯符號
評論
查看更多